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葆中 《当代贵州》2012,(14):62-63
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自1999年8月28日举办第一届开始,一年一届,其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被气势恢宏的芦笙队伍、激烈狂放的斗牛、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活泼健美的民族舞蹈、激越深沉的声声铜鼓等所吸引。由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沉淀,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凯里国际芦笙节,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芦笙的起源在凯里市舟溪镇有一个叫"甘囊香  相似文献   

2.
<正>"2010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3月3日至5日在凯里市成功举办。浓郁的民族风情、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媒体、来宾前来采访观看,与53万凯里人民共庆节日。此次芦笙节是凯里市自1999年来成功举办的第十届芦笙节,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地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滚大村成立了滚大村芦笙党小组,组建芦笙农民专业合作社、芦笙展览博物馆,吸纳贫困户、工艺芦笙师,壮大工艺芦笙制作产业,把培利打造成享誉全国的"芦笙第一寨"。滚大村芦笙产业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实现了人人有业就,个个有收入,2018年顺利实现省标出列,摘下贫困帽。该村的芦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轻盈而高亢的芦笙曲调,榕江县水尾水族乡中心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一天的文化活动。每个星期四下午,学校给学生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教材,在校园推广‘水族歌曲’‘水族文字’‘水族传承工艺’‘水族芦笙’项目,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2):64-6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628 类别:传统音乐 编号:Ⅱ-129 项目名称:芦笙音乐(侗族芦笙、苗族芒筒芦笙)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丹寨苗族自治县 简介:芦笙是一种有神性的竹管乐器,在苗、侗等民族中盛行.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06,(8):34
"五·一"黄金周将至,请到凯里来--凯里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节日主要有苗年节、吃新节、芦笙节、六月六、牯藏节等135个.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融为一体,被国家旅游局评价为"宝贵的旅游胜地,具有国际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臻  康刘飞 《当代贵州》2009,(10):65-66
情牵"朝霞工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蒋行远为拍摄反映民俗文化的照片,就跑遍了六盘水的山山水水.多年的探索、追寻,让蒋行远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盘县彝族长约1米5的大筒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要手脚并用才能演奏的乐器;围着一口大锅跳苗族芦笙舞的张文友,上世纪60年代进京汇报演出时还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相似文献   

8.
贵州平坝县马场乡关口寨是个人多地少、偏僻贫困、文化落后的村寨.村民不知做过多少次发财致富的梦.都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一天,山寨农民张言雄从报纸上获得一条信息: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芦笙舞和安顺地戏在外国很受欢迎.他心头一动,想到关口寨的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歌舞等,如果把寨子开设成苗族风情旅游点,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吸引外国游人,一定能摆贫困.……很快他们根据外国游人的喜好,推出了芦笙  相似文献   

9.
正月初五,每年一次的"四印苗族年场祭祖"节,在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龙窝的鸡坝田上举行。当地上万名苗胞举行了隆重的放鞭炮、跳芦笙等活动。"苗族年场祭祖"是当地苗胞纪念先祖,悼念过世的老人,祈福丰收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何远竹 《当代贵州》2016,(14):49-49
悠扬的芦笙响起来,欢快的芦笙舞跳起来……开始一场隆重的苗家盛会,一场独特的民族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1.
正每逢佳节唤乡音,浓浓乡情迎面来。1月21日,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长滩村处处欢声笑语。在简易的戏台前,村民们齐聚一堂,吹奏芦笙、唱着侗歌、踩起歌堂、翩翩起舞。"今天的活动除了迎新春,还为了慰问我们村的优秀战士杨光辉。"长滩村党支部书记杨保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介绍,为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营造良好的军民鱼水氛  相似文献   

12.
唐益萍 《当代贵州》2013,(14):45-45
长衫龙芦笙舞向世界各国展示了苗族芦笙舞蹈艺术及服饰文化,被学者誉为"东方探戈"。"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保佑人兴旺,六畜五谷丰"。据说,早在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建立宾化县(今贵定县)时,用"长衫龙"为庆典舞;到北宋时期,贵州苗族首领黑蛮龙绝食身亡,贵定区域的苗族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元史》记载:"(元朝)至元中,大平伐长  相似文献   

13.
正卡拉村位于丹寨县龙泉镇东部,距县城4公里,紧临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有"中国鸟笼之乡"的美称,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卡拉村拥有苗族特有的民居建筑,有优美的巷道和小道,独特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精美的鸟笼建筑装饰,苍老的古树,幽深的水井,碧绿的池塘。卡拉村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耍龙、跳芦笙舞、斗牛、赛马、斗鸟等活动。  相似文献   

14.
“多亏了园区的关心,我们企业终于如期投入试运营了。”2月1日,看着各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有序运转,一派新气象,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明深有感触。2个月前,吴建明还在为设备不到位的问题发愁。地处长江上游的泸州市江阳区,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把该区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亿强区”。目前,民营经济GDP占比超过55%,撑起全区经济“半壁江山”。为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江阳区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着力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国唯一仍在传承祭尤节的苗族地区,今年底丹寨将举办2012中国贵州丹寨祭尤文化节,文化节包括大型公祭蚩尤、万人铜鼓芒筒芦笙舞等活动。丹寨县政协主席、县苗学会会长李永胜介绍,丹寨县是苗族多个支系迁徙线路中重要的途经地和居留地,在古代被称为"方尤",即"尤人居住的地方",全县有许多以"尤"命名的地方,并且是全国唯一仍在传承祭尤节的苗族地区,丹寨县申报的"苗族祭尤节"2005年被贵州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中,尤以木鼓舞、铜鼓舞、花鼓舞、芦笙舞最为动人,而上述四种舞蹈都离不开木鼓、铜鼓、皮鼓与芦笙。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凯里市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云谷田园"便是一个成功典范。"云谷田园"现代生态农业园坐落在凯里市芦笙之乡——舟溪镇新光、平中村之间,占地面积2500亩,融合台湾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度假、农业文化休闲等多种发展元素,形成了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新业态。先  相似文献   

18.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1):I0001-I0001
<正>美丽善良的苗家姑娘,一弯羊角酒,诚敬四方宾朋;勤劳勇敢的彝族小伙,献上水拌酒,致谢八方客商。聪明的苗家人,巧手绘就农民画.;芦笙舞,"跳"出国门;羊场青年,木叶飞歌;布依盘歌,位列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期间,雅安市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的"一帮一"帮扶活动.据统计,共有5523名党员干部投身于帮扶活动,与6316名农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资金1058.98万元,引导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今年,又将农村"一帮一"帮扶活动延伸到城市,将920个机关党支部、1.7万名机关党员纳入"一帮一"帮扶活动,加大对下岗职工和社区困难居民的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20.
芦笙、刺绣、蜡染、银饰……在黔东南,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下,流传至今,享誉世界. 苗族姑娘欧阳珍珍就是这样一位民族文化传承者. 欧阳珍珍1984年出生在黔东南州农村,从小就学会了苗族的手工活. 19岁那年,欧阳珍珍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一次从家里带了几件自己小时候制作的手工艺品,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喜爱.她开始想,既然这么受欢迎,完全可以在学校周边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