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近年来,跨境犯罪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区际间法律制度存在的差异致使不法分子实施跨境犯罪以期逃避刑罚;反跨境犯罪体系不完备,打击不力,助长了跨境犯罪的进一步蔓延;区际间交往活跃,流动性增强,为跨境犯罪敞开了方便之门;内地与港澳经济水平的差异是跨境犯罪的重要诱因;内地与港澳各有特色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实施跨境犯罪;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三地犯罪分子易于纠合。  相似文献   

2.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通信、跨境投资的蓬勃发展,跨境有组织犯罪形势在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日趋严峻,并出现大量以投资为名的跨境犯罪。有效治理跨境犯罪性投资,需培育打击跨境犯罪性投资的专门机构和技术能力,提升刑事治理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注重市场监督主体、市场经营主体和公众参与,将跨境犯罪性投资防控机制有效建立在基层预防、行政合作、司法协作之上。  相似文献   

3.
内地和港澳之间的跨境网络犯罪主要包括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非跨境犯罪、传统跨境犯罪以及新型经济犯罪。这些网络犯罪主要以牟利为主,数额巨大;犯罪形式多样,有组织化;犯罪成本小,打击难度大。为了惩治跨境网络犯罪,内地和港澳警方采取了一系列合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地和港澳三地在法律、技术和协作程序方面存在缺陷,三地警务合作仍然面临挑战。深化三地警务合作必须缩小各方的立法差距,增强对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技术能力,建立跨境网络犯罪的协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控制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相关对策: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对策;二是金融机构的相应对策;三是刑事执法对策。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续上期)  相似文献   

5.
两岸跨境犯罪新情势、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1011"与"0810"项目,以及2011年的"0310"项目行动,让人们见识到跨境电话诈骗之猖獗。事实上,打击跨境犯罪的困境,体现在"跨境"的字义上。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跨境犯罪的实施,便意味着增加了执法机关追诉的困难并降低了犯罪人被捕的风险。另外,在此信息社会下,两岸跨境犯罪呈现组织化、科技化、隐蔽化、严重化及被害普及化之新趋势,传统跨境治理体系已无法处理日益复杂化的全球跨境犯罪问题。如何避免全球治理缺口,即"管辖权的缺口"、"参与性的缺口"、"诱因性的缺口"及"功能性的缺口",成为当前防治跨境犯罪急需注意的课题。所以,未来两岸为了有效防治跨境犯罪,应以全球化治理的观点来检视两岸跨境犯罪问题,以强调"网络"、"互赖"及"规制"的特质(低政治、高功能),建立一个永续合作的发展模式,共创两岸人民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跨境犯罪背景下的警务合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跨境犯罪的发展态势日益严重,其特点也日趋多样,在治理跨境犯罪警务合作上,面临政治体制不同、法域各方法律制度差异、各部门和警种协作等困境。一方面应借鉴国际社会打击跨境犯罪警务合作经验,发挥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金融管理和边境管理,完善地区及国际间司法协作制度;另一方面加强警务合作,防止将打击犯罪问题政治化,在法律制度上互相沟通学习,在司法合作上优化和互补,资源共享。唯此,才能有效打击跨境犯罪,促进各法域的良性互动,维护各法域人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建立与完善打击跨境犯罪警务合作机制是有效打击跨境犯罪的必要手段,也是契合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跨境犯罪的形式主要有毒品犯罪、电信欺诈、网络犯罪、洗钱犯罪、走私犯罪、恐怖袭击等形式,案件发生具有跨法域性、犯罪主体的组织性、利益追求的非法性、犯罪手段的现代性、侦查主体的复合性、危害结果的巨大性等特点。只有构建跨境直接联系制度、跨境追逃协助制度、涉案财产追缴协助制度、跨境犯罪的"控制下交付"制度、定期的互访交流制度、警务合作的专业团队、犯罪信息查询共享机制等警务合作机制,才能有效打击跨境犯罪。  相似文献   

8.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毒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云南打击跨境洗钱犯罪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刑事执法中的问题;三是金融控制方面的问题;四是地理区位和民族文化的问题和其他特殊问题。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跨境犯罪越发猖獗。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通过网络交友来诱导投资赌博类诈骗犯罪。该类犯罪呈现跨境犯罪的趋势,犯罪周期长、组织性强,以社交软件为犯罪载体,精准筛选犯罪对象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目前针对该犯罪的侦查,在跨境侦查,跨境取证,破案时机选定,赃款追缴的问题上存在难点。针对特点和难点,进行对策的探究梳理,应加强全球协作,应用科技打击犯罪,运用大数据进行证据保全以及强化对犯罪产业链的打击,以推动对该类犯罪的侦查和打击。  相似文献   

10.
跨境、跨国犯罪在我国主要有 :毒品犯罪、走私犯罪、贩卖人口、诈骗犯罪、偷越国边境犯罪、劫持航空的犯罪、黑社会势力暴力犯罪、计算机犯罪、海盗等。  相似文献   

11.
跨境犯罪直接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造成危害.根据港澳回归后跨境犯罪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增强合作意识,树立联手防治的战略思想;完善协调机制,提高各方协同作战的能力;严格边境管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合作,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开辟新的合作途径,实施司法资源共享制度;制定区际司法协助法,协调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当前,跨境赌博形势 日趋严峻,不法分子针对中国公民招赌吸赌,致使巨额资金因跨境赌博外流,导致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大量优质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在国内外共同打击跨境赌博犯罪的大环境下,跨境赌博犯罪呈现出手段多样化、平台虚拟化、组织专业化等态势,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探索科学的应对之策,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跨境犯罪愈演愈烈,使得国家原来的边界防范处于虚置状态。Martin、Romano、Lupsha、Chin等学者的跨境犯罪理论为怎样应对组织化、规模化的跨境犯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跨境犯罪的理解,使得有关防治对策难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寻求科学证据支持的前提下,与时代环境的意识形态相结合,以有效应对各国所共同面临的跨境犯罪的现实威胁。  相似文献   

14.
港澳回归后跨境犯罪的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犯罪直接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造成危害。根据港澳回归后跨境犯罪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增强合作意识,树立联手防治的战略思想;完善协调机制,提高各方协同作战的能力,严格边境管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合作,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开辟新的合作途径,实施司法资源共享制度;制定区际司法协助法,协调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在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其迅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跨境犯罪凸现也就成了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之一。面对跨境犯罪向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在分析跨境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应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探求规制跨境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际侦查协作是打击跨境、跨区域犯罪司法协作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跨境、跨区域犯罪侦查协作存在的问题,建立区际侦查协作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应梳理区际侦查协作的原则,提出构建区际侦查协作的设想,共同构筑打击跨境、跨区域犯罪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洗钱行为是罪犯“漂白”其不法所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衍生出各类型的犯罪。有效打击洗钱犯罪,将可斩断犯罪组织存续的命脉,进而提高犯罪成本与风险,降低犯罪率。由于洗钱常跨国跨地区,而台湾、澳门与大陆同文,其防制洗钱的法律规范设计是否完备,刑事处罚与行政预防规定是否足以遏阻跨境洗钱活动,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我国重要的西南门户和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各种跨境犯罪也与日俱增。洗钱犯罪作为多种经济犯罪的下游犯罪,在云南边疆地区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且多以跨境形式出现。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对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及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毒品犯罪存在流动性大,取证困难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传统的打击毒品犯罪的方法和手段很难将犯罪链条一网打尽.因此,控制下交付成为各国在打击跨境毒品犯罪中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外控制下交付的先进经验,从完善法律程序,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灵活选择控制下交付类型,建立健全相关证据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缅双方跨境边民在打击刑事犯罪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对外开放政策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促进边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