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浅析农村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法治保障,表现在立法不完善、执法有缺陷、监督不到位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相当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乡环境面貌反差较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严峻的形势,突出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垃圾、污水、饮用水安全等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创新力度不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缓慢等。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和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治理机制;抓住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问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4.
当下农村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全面小康建设。其污染和破坏原因呈现多元。治理农村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走协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统计执法要贯彻统计法治的根本要求。统计法治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树立统计权威的现实路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课题。目前,我国统计执法宣传教育实效明显提高,执法力度显著加强,执法基础得到夯实,但也存在着统计法治意识淡薄,统计执法受到外部力量干预,行政执法存在随意性以及统计执法力量不足等现实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仍显不足、统计执法主体职业素养有待加强、统计体制弊端仍然存在、统计法律仍需完善等。要通过完善统计执法机制、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素质、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开展统计执法巡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措施实现统计法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陕西省的治理实践来看,我国农村仍存在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从总体看,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展不平衡、长效机制不健全、推进速度有待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不足,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生产生活习惯改进难,资金投入不足,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根据陕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善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是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与根本保障。面对城镇化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社区推行“微治理”这一治理实践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把广大社区居民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与国家“自上而下”相耦合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提高城市社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共同发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治理体系。目前,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体系尚存在着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监管责任没能有效履行、企业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公众环境保护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多元共治,需采取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乡村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巩固党的领导、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和公共性的流变对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的乡村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和环境,乡村自治、乡村德治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局面显示出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政治维度、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三方面强化乡村法治建设,更好地实现"三治"融合,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13.
培育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坚实基础,对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农村婚姻家庭领域不断涌现新变化、新问题,婚姻家庭观念和婚姻家庭关系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到了巨大挑战,因而以海南农村婚姻家庭情况为切入点,实证分析农村婚姻家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海南农村婚姻家庭法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 ,已经作为治国方略且在宪法中确立其法律地位。不过更为重要的是 ,依法治国是一种实践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实现法治 ,就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理性文化应是主要方面 ,它蕴含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政治市场观念、思想市场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网络平台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参政议政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法治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挑战,依托互联网法治进行法治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文章从法治乡村概述入手,分析互联网法治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梳理应用现状,探究建设路径,以期使互联网法治更好地融入法治乡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殷切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布局,明确"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民族团结进步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齐心协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创建"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开展好"美丽幸福家园""提升人居环境"活动,实施好"兴边富民""边疆美丽乡村示范"等行动计划。云南各地涌现出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和谐发展典型示范,彰显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农村法律服务对于农村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的实践出发,分析农村法律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域外基层法律服务的有益经验,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的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政府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政府竞争力的保证。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一是公务员牢固确立法治观念,建立健全政府法规规章体系;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真诚服务;三是提高政府执法队伍素质与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四是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五是构建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六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政务公开与透明;七是坚持诚实守信,做到权责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缅边境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聚合的地缘地区,通常被认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中缅边境地区治理不仅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与丰富内涵,而且在国家治理中逐步从末梢向前沿转变。从中缅边境云南段“跨境民族”概况及其族群互动切入,在历史维度中审视中缅边境地区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梳理中缅边境地区内生型乡村治理的资源及模式,从资源汲取治理智慧,探讨乡村振兴下中缅边境地区内生型乡村治理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是突发疫情防控的实施者,地方治理奉法,疫情防控治理效能就显著。疫情的突发应急性要求地方治理打破常规治理思维,甚至采取超常规治理措施,而这些措施一旦使用不当,公民人权保障和国家法治秩序就会面临威胁,鉴于此,有立法权限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须加强属地疫情防控的预防性立法;地方政府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强化疫情防控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地方各级司法机关严惩涉疫情犯罪须坚持主客观统一原则,警惕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强化疫情防控公众守法意识的培育,以两个区分提升公众知法能力,以良善社会政策促进公众守法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