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纽约时报》3月17日报道,美国高级军事官员透露,为加强首都地区的防御力量,伊拉克已经在巴格达周围建起了比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更加强大的防空火力网。美国及其盟国地面指挥司令部空军司令官丹·利夫少将上周表示,萨达姆“已经把几乎所有重要军事资源都撤了回来,用以加强巴格达地区的防御力量。巴格达现在的防御能力就象一个大黄蜂的巢,可以说是水泼不进。”  相似文献   

2.
出人意料的“斩首” 3月20日凌晨5时30分左右,美国空军的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和来自水面舰艇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抵达了静寂的巴格达上空,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据报道,美军空袭是针对萨达姆本人的,美国军方根据“萨达姆本人可能在何处”的情报,于48小时最后通牒时限过后发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别有他顾 萨达姆大发石油财 加齐·吕盖夫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与乌代见面时的情景。那是2001年初的时候,这位俄罗斯生意人正在巴格达兴致勃勃地游览,忽然被告之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要与他商讨一笔大买卖。开始时,吕盖夫非常小心。他对乌代的残忍早有所耳闻——无情地折磨那些输球的伊拉克足球队员,随意地凌辱妇女。乌代把商讨的时间订在凌晨3点在他巴格达的府邸,这让吕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03,(9)
至少我们看见的不再是萨达姆总统了,在过去的24年,几乎每天的电视节目中都要出现他的面孔。 ——巴格达市民阿布·优素福评价4月15日英美首脑上伊拉克电视发言。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立场     
巴格达陷落了,萨达姆不可一世的雕像一个个倒掉,原先坚决反战的国家一个个发表声明,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并希望有资格参与战后重建——这是作为国家在这个现实主义世界上的现实选择。 我们也呼吁尽快停止战争,但我们更希望战争根本不要发生。这是场根本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国际秩序基本底线和人类伦理基本底线的战争。 我们的反战态度不会因为巴格达的陷落而变。  相似文献   

6.
双周·聚焦     
《南风窗》2003,(15)
乌代和库赛丧命王朝已被粉碎。如果萨达姆还活着,这可能是所能设计出来的最严历的惩罚:不仅他的儿子们,而且他的长孙(据报道乌代的儿子也被击毙)都死了。这种象征意义在《圣经》上才能找到。血脉被切断将使萨达姆被阉割和崩溃。真正的担心不仅在于他能够生存下来,而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8.
看过《围城巴格达》一文,有一些话想说。巴格达的隔离墙,是2007年4月开始修建的,全长5公里,高度是3.5米。从墙的长度来看,它显然不是一道将巴格达一分为二的墙,而是将巴格达的一个敏感社区保护起来的墙。这墙修得不那么聪明,或许根本就是个错误。  相似文献   

9.
<正>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英联军先后占领了首都巴格达等大城市,进而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被颠覆,伊拉克的萨达姆时代宣告终结。同年5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美英占领当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三个主要领域开始重建伊拉克,其中政治重建的目标是对伊拉克  相似文献   

10.
美刊《每月评论》2007年6月号发表了美国著名非主流学者诺姆.乔姆斯基题为《迫在眉睫的危机:威胁与机遇》的文章,结合对美国在全球建立和维护霸权的历史和现实的阐述,揭露了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值得参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美国和英国折磨了伊拉克人相当长的时间。两国政府都在萨达姆犯下恶劣罪行的统治期间,给了萨达姆的恐怖政权很大的支持,在其与伊朗的战争结束很久后依然如此。两伊战争后,华盛顿和伦敦继续提供军事装备给他们的朋友萨达姆,其中包括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的方法。在萨达姆实施暴行和伊朗投降后的1989年,伊拉…  相似文献   

11.
在这样一种令人绝望的危急状态下,萨达姆的床边为什么没有摆着他们的宗教典籍《古兰经》,而是摆着一本19世纪的俄国小说《罪与罚》?  相似文献   

12.
自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来,以色列一直坚决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以色列领导人以及军方人士多次在各种场合发表言论,称以色列不排除使用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以色列空军司令沙基迪少将更放言,以色列空军必须为“空袭伊朗”做好准备。这番强硬表态的背后是以色列空军“外科手术式空中打击”方面骄人的战绩。25年前,以色列正是使用这种方式一举摧毁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使萨达姆拥有核武器的梦想成为泡影。2000公里奔袭  相似文献   

13.
3月6日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在题为《攻打伊拉克,可要三思而行》的文章中一开头就说,即使是事后诸葛亮,我们还是要平心静气地回顾那场由老布什发动的波斯湾战争。结论是,当时收拾掉萨达姆的条件是那么的成熟,但我们错过了。 作为掌握全球战略的老布什,当时的考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萨达姆本来是美国大力扶植起来对付美国死敌伊朗的军人政权。两伊战争打得昏天黑地,真正的赢家是美国,一来向伊拉克出售了大量的军火,二来帮助美国抑制了伊朗反美的势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中央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营造良好国内国际舆论环境的指示精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迅速行动,组成由陈东晓院长亲自领衔的专题组,自2月1日起连续推出三份长篇英文报告:《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展与前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决战》《提振经济:中国力争打赢另一场抗"疫"保卫战》。这些报告针对性地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我抗击疫情的诸多关切,得到了国内外政府、组织、媒体的高度关注、转载或报道,有效发挥了在国际舆论场传播中国声音的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     
中国敦促美英联军勿殃及巴格达使馆设施 法新社3月25日报道,中国敦促美英联军在轰炸伊拉克时,不要殃及它在巴格达的使馆设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当天在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说,国际法对外交设施的保护条款“是毫无疑问和不容曲解的”。有消息说,中国已经将它在巴格达大使馆的地址交给美国驻华外交官,不过孔泉和美国驻华大使馆都没有证实这一消息。 事实上,中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地址在地图上十分明显,中国向美国转交使馆地址的行动更像是一种姿态。1999年,美国在轰炸南斯拉夫时“误炸”了中国驻当地的大使馆,造成三名中方记者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年八月二日,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美国公开申明希望伊拉克内部政变,推翻萨达姆。随着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陷入政治经济困境。北部什叶派和南部库尔德民族骚乱使萨达姆政权风雨飘摇。萨达姆政权在内外交困中仍能存在原因何在?本文拟就从历史心理,萨达姆个人政绩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对此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2009,(9):F0004-F0004
古小月,出生于一九六五年,毛泽东特型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著名的毛体书法家、首都毛体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全国毛体书法大赛一等奖。其作品被毛泽东纪念堂、毛泽东纪念馆和人民大会堂所收藏。古小月先生是古月老师的唯一弟子,红太阳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影视作品包括《延安保卫战》、《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18.
为墨索里尼辩护 9月11日,一贯口无遮拦的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又口出胡言,震惊欧洲舆论界。英国《旁观者》杂志发表了采访他的文章,文章中他为二战期间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进行了“辩护”。当时,记者问贝鲁斯科尼,伊拉克前独裁统治者萨达姆·侯赛因是否可以与墨索里尼相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周伊拉克暴力事件呈回潮态势,尤其是针对安全部队、政府官员和外国使团的袭击明显增加,这对总理马利基的一言堂是个讽刺。据报道,6月23日巴格达一处市场3连爆,造成21死107伤;21日伊中部  相似文献   

20.
赵义 《南风窗》2011,(14):12-12
近几周伊拉克暴力事件呈回潮态势,尤其是针对安全部队、政府官员和外国使团的袭击明显增加,这对总理马利基的一言堂是个讽刺。据报道,6月23日巴格达一处市场3连爆,造成21死107伤;21日伊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