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市民社会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何文 《法制与社会》2012,(21):140-141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我们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客观地存在于当今社会中。如何维护司法公正就成了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件大事,而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与标志,更是司法公正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全社会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监督机制的加强与完善已成为我国司法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我国市场经济的法治现状却令人堪忧。近年来,人们已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不少关于经济法治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对策,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经济法治乏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即相当部分企业并不能以完全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和法律身份进行经济活动,核心问题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资源交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基础是竞争性市场机制,没有健全市场体系和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建立,就不可能使社会经济活动符合经济发展的合理有效原则,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现代化意识的政府,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就不可能使社会经济活动纳入符合大经济观念要求的法治轨道,实现由统制经济转向以市场价格机制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准则要求是法治,没有利益机制和法治原则的确立,就不可能形成市场活动的利益动机和市场秩序的规则制度,实现依法约束和保障市场主体达成经济目标的方式的自由选择。这些共同经验表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经过的历史轨迹一样,也必将是一个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关系法律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进程。  相似文献   

5.
单凭国家立法展开的法治实践对社会秩序化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克服的天然局限性,主要包括国家立法在内容上的限度和调整机制的滞后两大方面。因此国家立法不能否定和完全替代社会自我生成秩序的能力。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秩序化的现实践行者,它在自我内部追求理性行动和组织秩序,同时在外部为国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提供良性且有效的机制,进而缔造出健康而非压制的社会秩序。中国法治成长的真正本土资源来自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经济交往活动和社会组织的自治行动,其最直接的资源载体就是由各类社会组织缔造的非正式制度。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自我秩序化功能,是法治秩序实现的有效路径,也是弥补我国政府推进型法治的动力单一性缺陷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表现为法律形式的人民意志来治理国家.民主政治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内容、前提和依据;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体现和保障,只有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法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权力定位和对权利的保护.故法治又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保证.市场经济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经济基础,法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市场经济不仅为法治的建立和实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又决定着法制的性质和内容.当然法治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是现代化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最近又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既有赖于市场的持续发展,政府的引导,也离不开具体的、公正合理的规则建设,尤其是行政法制的建设。本刊特就行政法与市场经济、行政法和政府行为规范、我国行政法制的现状及目前中国如何完善行政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等相关问题造访我国行政法专家、北京大学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姜明安教授(以下简称姜),以期进一步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理想状态,建设法治社会是人类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化方式,法治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为基础。简言之,市场经济是法治国家形成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法治国家形成的政治基础,而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法治的实现,亟待科学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在推进我国经济法治的过程中,至今仍有许多错误的法治观念正在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法治的深入发展。加入WTO之后,为了顺利推进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实现我国经济法治的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政府公务员、广大市场主体走出下列妨害经济法治的观念误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中,理论界有法治的本土化与现代化两种说法,其着眼点都在于造就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社会,只是二者关于法治社会构建的路径不同。笔者认为,就中国的法治而言,本土化与现代化并非两个相对的概念,本土化指的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把意志形成法还是意志服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治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客观上要求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为了实现这一过渡 ,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应对法制因素予以抑制 ,发扬法治精神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属于初级阶段的实际 ,法制因素在目前仍有重要作用 ,但需要经过一个过程逐步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核是主体的平等自由,理性主义和权利本位观、商品经济孕育了意思自治原则的精神。该原则的成长与法治社会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税。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保障人权,实现经济民主成为其应有的以向。意思自治原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必将加快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尺度,法律是实现法治的基础,而法律信仰是法律之治的灵魂,塑造全民的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东北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更需要法治的精神意蕴,有了法治也就有发展经济的保障,有了法治意蕴也就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航道。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政治和现代市场经济。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如果我们囿于这样的思维认识法治,将导致法律万能论。而本文试图从其产生的条件和土壤──社会中,来把握和认识法治。一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国家。国家是一个产生于社会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国家的产生孕育着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相互分离。然而,这种分离乃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专制政体下,社会依附于国家、受制于国家,市民社会完全淹没在政治国家之中;在专制社会里,一切唯权力至上,社会及其…  相似文献   

15.
张典 《法制与社会》2011,(23):271-272
提要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法治的真正实现的过程,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文化历史变迁演进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把握规律,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不能无所作为。同时也应当认识到,真正实现法治社会,必须有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在这一认识前提下,基于我国近代以来政治变迁和文化演进的考察,研究我国当前实施社会主义法治的瓶颈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有着重要的原因。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法治政府的建设是现代政府行政权力新特性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型、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法制》2008,(6):29-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整个社会始终处于深刻转型和快速发展之中,不仅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而且逐步实现了政府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卫生法制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三十年。卫生法制建设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法的实施是法律的生命,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司法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关键。上海市的司法运行状况目前是国内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城市法治化水平较高,但上海也面临着传统诉讼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上海市司法机关在促进法治社会形成过程中要重视简易程序对法治社会形成的独特价值,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宗法社会到公民社会——法治建设的逻辑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法社会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人治的土壤。现代公民社会则是法治的必然结果。公民社会成熟的程度体现了法治实现的程度;反之,公民社会的成熟又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法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维护司法公正必备的法治意识 ,虽有诸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 ,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维护司法公正必备的法治意识研究得尚不够深入。如何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国情需要 ,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治意识 ,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司法公正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试作一些初步的理论探讨。法治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成的 ,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步完善的。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可能生成并造就完善的法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就是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