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万源市委组织部报到那天。在走廊里,看到“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等6个条幅,我突然感觉找到了李林森精神的源头。每读一篇关于他的通讯报道。我都泪流满面,深深地沉浸在他无限深远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任何赞扬都苍白无力,任何荣耀都无关观瞻。人们谈论他,怀念他,追思他的人格人品、科学贡献、精神魅力,更多的是因为在喧嚣的尘世中,在向善的追求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榜样,在其人格精神的烛照中,看到了这种精神在当今弥足珍贵,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因而引起内心的震撼。钟扬,朴实而伟大的灵魂,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3.
谭继东 《新视野》2002,(1):54-55
毛泽东的平民观是他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摸索而总结出的一种认识,也是他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关键环节。研究他的平民观,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他是怎样从信奉精神个人主义转而相信人民,这对我们理解他的人民主体思想的起源是很有帮助的。一、由重精神价值向重物质价值转变五四运动以前的毛泽东比较重视精神作用,夸大精神的力量,甚至认为人类只有精神生活而无肉体的生活。因此只有从精神入手,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他认为正确的方法应当是通过改造哲学、伦理学,以改变国人的思想。一旦哲学…  相似文献   

4.
焦裕禄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时代精神,什么是我们的精神追求,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品质。学习焦裕禄,要以焦裕禄为榜样,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5.
也许,时间会带走所有的记忆,但有一种精神将会在世间永存;或许,岁月会淡化所有的往事,但人民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曾使千百万人为之动容。他,就是陈建教。农民出身的陈建教现任石门县新关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任,湖南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走进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记者就看到有一排高高的书柜.约四、五米长。  相似文献   

6.
陆勇强 《当代党员》2006,(11):23-23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开着面包车搞营运。 有一天,朋友的车翻了,损失惨重。 看望他的时候,他恨恨地说:“哪个缺德的,在路上放了一块石头。”我问他为什么没有看到,他说看到了,但车速太快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7.
“还是穿旧的好”每当人们走进杨家岭毛泽东的旧居,就会看到墙壁上悬挂着的毛泽东身穿打了大块补丁的棉衣棉裤,结抗大学员讲课的照片,见了这幅照片,有的人也许很难理解,身为一党领袖的毛泽东,连一件象样点的衣服都没有吗?穿得如此朴素是不是太寒酸?其实,要穿得好一点并非不可能,但是毛泽东自觉实践他亲自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党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陕北时,仅有三件衬衣,穿破了,他舍不得丢,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上身了,他让人把三件补成两件,继续穿。警卫员见此情形,曾多次提…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4,(8):49-49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其文     
孙郁 《前线》2013,(4):93-93
我做记者的时候,看到刘震云写的短篇小说《新闻》,颇为惊讶,好似写的就是记者圈子里的故事,只不过真名被隐去罢了。那时候我还没有见到过他,对其风采了解甚少。有一次召开王蒙小说的研讨会,他来了,出语惊人,对人、对文,了如指掌,话语也恰到好处。那时候就觉得,他是一个颇能解析人的心态的人。文学常常要涉及人性的隐秘,小说家在自己的世界里谈龙画虎,有一种尺度的,虽然每个人都不一样。刘震云写小说,以故事的平凡引人人胜。他在曲折与缠绕里写复杂的世间,用的是写实的笔法,气质里有古典的精神在。他的小说,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常能看到智性之光对世俗的照耀,使其有了一种哲学的力量。小说家读人要深,他们能够在作品里天马行空,必有智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一个作家,什么是他的立身之本?毫无疑问,是作品。正是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中,写作者独一无二的声音被听到,他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令人赞叹、折服,我们由此看到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可能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优秀的作品通向深微的人心,传达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梦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精神,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5):105-106
【求助记录】我是一名还在哺乳期的孩妈妈,每当看到怀中宝宝露出笑脸,一种为人母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可是,当孩子啼哭或倦怠时,我便担心不已:孩子哪里不舒服吗?是不是生病了?做妈妈的对孩子的牵挂是难以言表的。现在最让我不放心的是孩子的健康,他那么小,还不会表达,只能通过观察来判断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请“三T公司”的专家告诉我,孩子患病有什么预警信号吗?  相似文献   

12.
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之际,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黄克诚传》正式出版发行。此前,我有幸具体组织并参与了这部传记的编写工作,这是我退出领导岗位后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我接触到了黄克诚在许多会议上的讲话和发言材料,以及他起草的大量文电;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等老革命家对他品格和工作的评价;倾听了他的老战友、老部下以及他的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对他的追忆……从而全面了解了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他的卓越功勋和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坚持真理、刚直不阿、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编写组的全体同志。他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尤其令人敬仰。怎样做人?怎样做官?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是一面镜子。这里,我仅将黄克诚在执政理念和党风建设方面的若干史实概要记述出来,以志其怀。  相似文献   

13.
在兵团三建十一农场农三队,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位精神矍铄,忙忙碌碌的老人。他就是农三队“首富”,退休工人石寿山同志。  相似文献   

14.
一、艰苦奋斗精神是党的政治本色,是代表中国共产党特色的“东方魔力”,是执政党强基固本的传家宝1936年,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到革命圣地延安采访时,看到毛主席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是砖垒的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他见微知著,发现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中蕴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作“东方魔力”。事实上,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着这种魔力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艰苦奋斗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健康的道德文化中,融汇着中华民族的灿烂精华。艰苦…  相似文献   

15.
《思考与运用》2006,(7):1-1
6月28日,汪洋书记到梁平、垫江调研。其间,他给当地干部讲了他最近看到的一个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06,(12):81-82
他.如一滴水.无色无味;他.如一团火.又红又烈。人说水火不容.但人们在他的身上.却看到了水火交融的和谐与智慧的光芒。他所到之处都传播着诚信的精神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给这个美好的世界留下了一份创造的激情。他.就是现任沧州美好家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全国房地产协会会员、原中国银行青县支行信贷部经理刘振发。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位员工,在各类项目改造现场,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高空作业管架上可以看到他矫健的身姿,在设备维修焊接时,可以看到他与火花共舞,他就是扎根在天伟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厂(以下简称“天伟化工厂”)的工匠达人魏汉祥。人送外号蓝领“小鲁班”。  相似文献   

18.
许星 《湘潮》2011,(4):16-18
伴随电视剧《亮剑》热播,谁是“李云龙”成为许多人的猜想。穿过时空隧道,一位叫做钟伟的平江少将走入了大众的视线。在他身上不但能看到“李云龙”的影子,还能看到他那对上敢于说“不”的个性。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他却敢抗命,两次“指挥”林彪打胜仗,  相似文献   

19.
窗外风 《党课》2011,(16):71-71
那天跟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煲电话粥,聊着聊着,她平静地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看到某某了,就在路上。他看着我,我装作没看到他,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了。原本以为我心里会重新翻腾起巨大的仇恨,可谁知道,内心一点波澜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李自成》五卷大书,作为建国50周年献礼的长篇小说,近日出齐了。真是令人欣喜而又感慨良多。作家姚雪垠,经历半个世纪的奋斗,耗尽了毕生心血,写成这部长篇巨著,特别是他在晚年,将最后的全部精神和心力都倾注在《李自成》身上,只可惜他没有亲自看到第四、五卷与前三卷一起出齐,就不幸病逝了。姚雪垠早在青年时代就研究过明史,对农民起义战争颇有兴趣,解放前后10年间他又认真研读明、清两代历史资料,进行创作前的准备。一开始,他就有着大计划、大抱负,决定将《李自成》写成五卷。因为,它所概括的内容是“反映在17世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