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2月底,呼和浩特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因为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河北省衡水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3.
贪污的钱如何处置,这一定是贪官们的一个大难题。因为这些钱既不能存银行,又不能搞投资,更不敢大肆挥霍,所以通常的做法是藏在家里。近日参加警示教育大会,获知某罪犯居然在家里藏了一千多万元。一千多万是多么大的体积呢?要在家里藏这么多钱.真是令人犯愁。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8,(24):40-41
现在的贪官捞起钱来,动不动就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确是让人震惊。而事后,贪官们也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把钱藏好——这藏钱的活很是辛苦。但是,无论贪官们如何藏钱,最终也只能是给自己掘了坟墓。  相似文献   

5.
正不管贪官如何挖空心思,藏匿方式如何变化,但赃款永远是赃款,藏到哪里都会被追缴,同样罪责难逃。自古人们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怎么吃进去的就要怎么吐出来。不少人看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都被"小官巨贪"赵德汉在家中藏匿2亿多现金的景象深深震撼。在古代,货币更多为金银锭、金银条,贪官们的藏钱之道和赵德汉们相比又如何?藏钱藏出谋反罪钱多得无处藏,藏钱甚至藏出谋反罪,更是奇葩。梁朝开国皇帝萧衍有个  相似文献   

6.
虎食人卣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4,(12):63-63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唐代永州人(一作长沙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当了和尚。虽习佛事,却酷爱书法,故“经禅之暇,颇好笔翰”。通过勤学苦练,怀素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8,(10):83-83
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国会议员威廉门·杰佛生,在FBI(联邦调查局)设下的诱饵下上钩了:私吞了化装成商人的FBI便表给他的10万美元,杰佛生知道这钱不能立即存入银行,便将其中的9万美元藏在了自家的冰箱里。那些钱的号码早已被登了记,当FBI从杰佛生家中搜到时,号码果然都一一对上了。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7,(5):58-58
何某,男,中共党员,某街道财政所出纳,在向拆迂安置户徐某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费时少发了5000元。当天下班前,何某在扎账时发现余款多出5000元后,便将这笔钱存入其私人账户。次日上午,徐某发现少领了5000元,便找到何某要求补发,但何某矢口否认。当天下午,何某再次核对账目,证实余款确实多出5000元,便将这笔钱从银行取出来藏于家中。在接受调查期间,何某承认了上述事实,并将这笔钱交给办案人员。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是党校重要的理论阵地和信息源,我校累计十一万多册的汉文图书又是图书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去馆舍小,图书跨越年代长,长时间未及时清点。搬迁新馆后,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图书馆藏非常混乱,乱架、死架现象多,已无法掌握馆藏的实际情况。因此清点图书、整理库容是强化我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一个贪官手上都有赃钱,每一个贪官又都知道赃钱烫手。于是,许多贪官为了把赃钱藏好藏安全,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又花样翻新,令人大跌眼镜。最随意:藏抱枕里海南省万宁市原副市长林礼深,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林礼深被查纯属意外。他的妻子在家中被害,警察在查案时意外地发现床上的抱枕里藏有大量存单、存折,共计百万余元。然后又在林礼深家的垃圾桶底层发现一个布袋,装着整整10万元现金。于是,林礼深案发。  相似文献   

11.
柴福花 《党课》2011,(24):97-100
一文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朝代不同,约等于的钱数也不同。汉代的两文钱约等于现在的一元,一文钱也就相当于五毛钱。在通货膨胀的今天,一两元似乎都不值一提,就更别提几毛钱了。现如今,一元钱对于一名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于高官来说就更不在话下了。那么连一文钱都不愿意白白占有的官员,又该是何等的廉洁、何等的自律!与那些贪得上亿甚至几亿元资金的人相比,又是多么大的反差啊!  相似文献   

12.
有的贪官由于心理压力大,往往用怪异的行为满足自己。河北省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在短短20多个月内受贿4700多万元人民币,但舍不得花。每次他进入藏钱的小屋,就把一摞摞现金铺在地上“静静地欣赏”,当时的心理就是:“我满足了,我现在终于有钱了”。  相似文献   

13.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赵永涛有民谣俚语曰:“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墙里藏,若能冲出这堵墙,能作君子能为王。”钱时这东西实在不简单,它的神通究竟有多大,人们自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我国西晋时期有个叫鲁褒的人写了篇《钱神论》,称外圆内方的钱币为“孔方兄”,说它具有天圆...  相似文献   

14.
钱这劳什子中国人历来鄙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乃咱们的国粹。爱吃红烧肉的毛泽东据说一辈子从来没有摸过钱。如今这年头,“春风吹拂今又是,换了脑筋”。唯义是求的君子恐怕不多了,有人想钱都想得发疯了。见面就问“发了没有?”出门就谈“赚了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藏着一个小秘密。1997年岁末,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工作之余,许多人都忙着邮寄和收阅信件。因为那里面装着诚挚的新年祝福,盛满浓浓的亲情或友情。那几天,来自山东省费县郝家村乡中心小学、泗水县泗张乡西卜小学、泗水县张庆乡小学的信件,大...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是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魏鹏远家中发现上亿现金,重1.15吨。盘点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贪官,可以发现在家里藏现金的不在少数。为了把钱藏好,官员们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出五花八门的现金藏匿手法。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藏法一:放身边】一些  相似文献   

17.
狱一位老翁善于钓鱼,问其经验,答曰:“要钓鱼,先要问鱼爱吃什么 !”初听疑惑,细思顿悟。想那鱼藏水中,犹恐其不深,常常总要藏水底穴窟下,要钓之确实不易。但若设身处地从鱼的需要嗜好出发,想到“鱼爱吃什么 ?”制饵诱之,馋嘴的鱼儿就没有不吞钩被钓的。   从钓鱼想到钓人。不难发现,致人被钓亦因诸多诱饵。   常怀私利心,金钱是诱饵。人有自身,存有私欲,欲望过极,“黑眼珠里尽是白花花的银子”,只能惟钱是求。为了金钱,就什么也可以不顾,什么也可以去干,甚至不惜掉脑袋,铤而走险,杀人放火,贪赃枉法。   肠胃有…  相似文献   

18.
不可取的运算方法康泽民加减乘除在数学中本是简单的运算方法,但是运用到人的工作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加减有些人一牵涉到个人利益就用加法。一事当前,总是先替自己打算,房子、票子、孩子,只要能沾上从不放弃,不惜损公肥私。“不怕钱咬手”,能捞就捞,捞不上也要...  相似文献   

19.
“清廉公仆”钱财多   1999年 5月的一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南京市白下区政府大院传了开来:区人防办主任吴绪家里被搜出 106万元人民币。   据前往搜查的办案人员介绍,吴绪家中角角落落都藏钱,就连厨房里装绿豆的纸盒子里竟也藏了钞票……更令人惊讶的是,房门口随意堆砌的尚未清理的装潢垃圾内竟也翻出了十几摞散发出霉味的百元大钞。所有搜出的钞票均未拆封,有的还装在银行的纸袋里。   对吴绪,白下区的不少人对其都比较了解,他是市级劳动模范,平时又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生活俭朴,不跳舞、不打麻将,从没…  相似文献   

20.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又有了靠钱吃钱的。被称为“造币专家”的南京造币总厂原副厂长俞伍权,财迷心窍,造钱贪钱,虽然无法拿走厂里生产出来的钱,却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捞钱。“造币专家”成了“捞币高手”,结果把自己“捞”进了监狱。家藏百万非假造“俞伍权被检察院立案审查了,且家中搜出了上百万元的现钞。”当这一消息在位于秦淮河畔的南京造币总厂传开时,上下无不震惊。经常强调廉政的副厂长怎么成了贪官? 一贯艰苦朴素的人家中哪来这么多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