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观: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要深刻理解这一点,需要考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最主要之点上对这三者的关系作一个极为简明的分析。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三位一体有人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更接近马克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这三条都有来自马克思,而邓小平则对这三条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作出了修正。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的人民观张昌平一邓小平的人民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目标、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且从社会...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脱首创同志在《论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的来稿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第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时期,还要不要讲政治?什么是政治,怎样讲政治?邓小平都作了明确的回答和深刻的论述,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政治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鲜明的结构和特点。它包括国体观、政体观、统战观、廉政观、治乱观人才观人权观、国格观、政治领导观、政治教育观、政治纪律观、政治体制改革观、政治发展观、国际战略观等内容。今天学习邓小平的政治现,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观的论述吴秉元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许多新论述.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列宁政治观的发展彭纳揆列宁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使社会主义根基稳固,列宁在理论上“翻来复去”地论述“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在实践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建设的政治”方略。读《邓小平文选》,深深地感到,虽然邓小平同志直接涉及政治的概...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邓小平的实践观张洪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其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体现新的时代精神。邓小平同志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0.
民族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民族观,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学习他的民族观,是我们理解运用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做好民族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思想基础。一、邓小平民族观的基本内容由邓小平同志创立,包含了我们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关于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早已形成了平等、团结的新关系的观点;关于我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初探刘土尧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是以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政治保证理论为基本内容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上,既继承了...  相似文献   

12.
浅谈邓小平的稳定观张月泉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邓小平关于稳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如何保持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张。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同...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科学内涵聂月岩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研究邓小平特色理论的论著很多,但民主方面较之经济等方面相比尚显薄弱。因此,学习和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  相似文献   

14.
刘道衔 《前沿》2008,(8):23-26
邓小平的领导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现在领导工作中的体现。邓小平的领导现有丰富的内容,领导的作用——向导、引导、组织和率领;领导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的目的——强国富民;领导的基本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领导的态度——勇于创新;领导要讲艺术等。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领导观,对于全面深刻地把握邓小平的领导理论,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领导观,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廉政建设,实践党的宗旨,成功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邓小平的矛盾观卢昌健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并使之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试图从“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稳定压倒一切”、“共同富裕’等著名命题中,探讨邓小平矛盾观的动力论、协调...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比较观彭镁张爱军一、比较的范围和方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比较观从范围上讲,既包括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比较,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民主的比较;既包括社会主义民主与发达国家民主的比较,也包括与发展中国家民主的比较;既包括民主...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民主观韩明德邓小平的民主观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民主思想,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邓小平民主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41年他撰写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在该文中他不仅...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稳定观初探张月泉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邓小平关于稳定的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张。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稳定观的精神实质,对于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干部红专统一观探析张春礼,管爱琴,张伟平一、邓小平干部级专统一观的形成及其科学内涵邓小平的红专统一观,是他从60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干部进行红专辩证教育基本观点的总称。其科学内涵是:红专结合,又红又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有真才实学;专...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观即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政策原则,是处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民族观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就其几个基本观点作粗浅的论述。一、祖国统一观邓小平祖国统一观有两个要点:一是维护祖国统一,一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两个要点相辅相承,构成邓小平祖国统一观的全部内涵。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早在50年代,邓小平就充分肯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对祖国的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