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在抛出分裂中国的"两国论"时,声称"国与国关系"是50年来的两岸历史与法律现实.本文根据相关历史事实、法理逻辑和政治学理论,驳斥李登辉所谓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说.作者认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整继承了"中华民国"的领土主权,主权意义上的一个中国没有分裂,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只是一种政治上的分歧.两岸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以海峡双方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民族分裂主义既是边疆地区的特殊政治现象,也是危害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准确把握民族分裂主义的内在结构特征,制定更为有效的防范民族分裂主义的路径,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民族分裂势力已经沦落为"遥望"国内的外部"流寇",并由其核心成员组成空壳结构勉强运转.在未来走向上,我国的民族分裂势力随着其核心人物的相继凋零,很可能会因群龙无首而作鸟兽散.根据民族分裂势力的内在结构特征,我国应结合他们的现实状况,逐步消除他们在国内外的负面影响.在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软硬两手策略是目前中央政府打击分裂势力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相对有效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利用恰当时机阻止民族分裂势力的蔓延,阻断西方政客对其的故意拉拢,切断民族分裂势力的外部联系.  相似文献   

3.
英国自由党在20世纪初戏剧性地走向衰落,固然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有阶级基础的变化,工党崛起等因素,但是,自由党在妇女选举权问题上暴露出来的知行分裂、顽固不化和男性沙文主义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认清自由党的真面目,对自由党的衰落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也称"高饶反党联盟"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内高层首次出现的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严重斗争。长期以来,在关于"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问题、高岗"里通外国"问题、高饶"反党联盟"和"反党集团"问题以及高饶事件的揭露处理和后果影响等重要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近几年来,关于"高饶事件"的新的史料增多,在这几个重要问题上也有了新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只规定了分裂国家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两个具体罪名,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组织、领导、参加分裂国家组织、入境发展分裂国家组织成员和包庇、纵容分裂国家组织等犯罪行为就无法可依,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惩治和打击。另外,将分裂国家犯罪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也不能适应打击分裂国家犯罪活动的需要。此外,鉴于煽动分裂国家罪的社会危害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分裂国家罪要轻,因此有必要适当提高煽动分裂国家罪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6.
一、德国统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战败国德国则分裂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遗留下了德国重新统一的问题。 自从1949年两个德国相继成立以后,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反复。50年代初期,东德和苏联都曾建议举行全德性的会谈,以实现德国统一,但由于西德和美、英、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成为检验政权是否稳定的试金石。苏联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是苏联大厦崩塌的重要促因,大俄罗斯主义是其思想根源。“一种语言”的文化单一制是民族矛盾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直接触发民族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新疆民族分裂活动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国际背景.在新疆,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深入剖析民族分裂主义的丑恶本质,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旗帜鲜明地与民族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局面,确保新疆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指涉及民族生存、发展及其各种相关利益的社会矛盾。族体统一抑或分裂是当前汉族面临的最突出的民族问题,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台湾问题。环顾世界民族分离或分裂主义种种,当今社会因政治原因分裂自身民族的恐怕只有“台独”这一家。台湾问题最终还是要以“合”为归宿。民族素质是指民族共同体在其生存、发展和对外交注中所体现出的整体素养和能力。当今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在一些同胞中严重缺失。民族素质在民族尊严上的缺损是最可悲的缺损!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中,欧洲社会民主运动有过多次分裂。从表面上看,这些分裂所涉及的乃是适当的政党策略问题;而实际上,它们表明:在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解释和运用马克思理论中的阶级意识范畴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根本不同的观念差异。其中的一个主要的争议问题,即后来被称为修正主义争议的问题,表现为波兰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为通常被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辩护,反对来自德国社会主义者爱德华·伯恩斯坦的攻击。第二个争议,则发生在卢森堡与列宁之间。很显然,在卢森堡、列宁与伯恩斯坦的三重对话中,其间存在的各种基本困难和尝试性的解答,都指向阶级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犯罪学和国际法的角度分析,民族自决理论存在内在的致命缺陷.通过对这种理论的批判,能揭露出某些民族分裂势力在"人权"和"民族自决"理论的掩盖下从事国家分裂活动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2.
<反分裂国家法>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宪法性文件.它的颁布施行是实施依法治国总方略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极好体现它是中国人民统一祖国、反对分裂的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是由统治意识到社会守法、执法、司法的法治实践全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境外"藏独"集团把云南涉藏地区作为分裂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因此云南涉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境外"藏独"集团对云南涉藏地区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形势加剧、手法翻新,西方反华势力妄图插手控制我涉藏问题的图谋一直未变,加上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为妥善解决国内的民族分离问题,印度政府运用军事手段,坚决打击民族分离武装活动;坚持以打促谈,政治解决国内民族分离问题;以发展促和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行文化同化,增强国家认同;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反民族分离斗争的外部环境。印度政府的这一系列应对民族分离问题的措施,对我国开展反民族分裂斗争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当前,我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武装;发动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开展反民族分裂斗争;坚持经济发展,消除民族分裂活动滋生的土壤;加强宗教管理,深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好各项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5.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岛内不断发展与扩张,严重阻碍祖国的统一.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必须建立广泛的反"台独"爱国统一战线.本文主要研究反台独"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发展可能性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与政治分裂并存,交互发挥作用,成为政治权力运行的一大特色。在今天,分析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克服权力运行的政治分裂状态,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藏独"分裂势力也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利用其进行破坏活动.目前,网络恐怖活动频发,已经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要严密监视"藏独"分裂势力在互联网的新动向,运用各种措施遏制网络恐怖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政党内部几乎都永远存在不同的思想倾向乃至思想流派,发展党内民主必然会遭遇这些思想倾向或者流派演变为政治派别的问题.苏联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说明,党内不同的思想倾向、流派一旦演变为有组织的派别活动,党内的政治对抗将难以避免.党内政治对抗不但会削弱党的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党的分裂与毁灭.苏联共产党在1991年瓦解的直接的组织原因就是党内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政治对抗导致的党事实上的分裂.因此,在发展党内民主的过程中,防止党内有组织的派别形成,消除党内政治对抗的土壤,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组织前提.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对台问题的论述,丰富完善了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报告首次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两岸签订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两岸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等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表明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既尊重客观现实,又与时俱进,既保持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性,又在策略上更加灵活、务实,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江泽民关于解决台湾问题一系列主张的核心内容.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台湾局势下,江泽民与时俱进,使一个中国原则在理论上得到了新发展,在和平统一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新成效.在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坚持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决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