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亲不了情     
我是1986年认识《党员之友》的。当时我在厂党委组织部工作,因《党员之友》特别受全厂党员和群众的欢迎,那一年我们厂订了260册,我专程到杂志社送了订刊款。 后来工作发生了变动,我到车间当党支部书记,更是把《党员之友》当作政治上的好朋友,她成为我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2.
岁月匆匆,《党员之友》复刊已度过了25个春秋,而我从《党员之友》离休也有12个年头了。《党员之友》是我工作经历中较长的一段,也是我革命生涯最后的一站。这段陈年往事,尤其是复刊时的境况还记忆犹新。 25年前,即是1978年,我在省电子局秘书处工作。8月中旬一天,我到省委办公厅查阅一份文件,顺  相似文献   

3.
7月18日,我作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党员之友》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世辰向我约稿,嘱我写两度在《党员之友》工作的情况,推辞不掉,只好从命。  相似文献   

4.
历经50年风风雨雨,《党员之友》迎来了50华诞,作为一名20年来一直关心和喜爱《党员之友》的读者和作者,我由衷地祝她生日快乐! 22年前,当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因工作需要而拿到手上的第一本杂志就是《党员之友》,初读之,细品之,深思之,一种钟爱之情油然而生,从此,我便成了她的忠实读者。20多年来,因工作需要,我从乡镇政府到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们办公室订阅了十余种报刊杂志,《党员之友》就是其中之一。在整个单位里,我们这个部门是自费订阅的“冠军”。与许多人一样,每天阅读报纸杂志是我工作之余的必需,而每期的《党员之友》我更是需要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6.
缘分     
我和《党员之友》从相识到相知,这其中的不解之缘,还得从1987年说起。 当时,由于工作需要,我从野外队调到机关工作,有幸接触到《党员之友》杂志。从此她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同时也成了我工作上的良师益友。《党员之友》封面设计新颖,创意新。不仅版面活,内容多,而且知识性强,特别是热点报道多,如新视点、时代先锋、警钟常鸣、国企党建、七彩人生、今日吉林、积极分子园地等栏目,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对于每篇文章,我都看上几遍,越看越觉得适合我们党务工作者口味,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来,始终唱响党的建设工作主旋律的前沿媒体——《党员之友》,以她独有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独特的风格、品质,为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开辟和铺就了一条充满无限光明的道路。我作为一名从事党的建设工作二十余年的党务工作者,作为与《党员之友》朝夕相伴的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党建简讯     
珲春市经贸委学刊用刊成果显著 6年来,珲春市经贸委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每人都有一个《党员之友》答题簿,这是经贸委党委从1990年开始在所属25个基层党(总)支部中开展的《党员之友》学刊用刊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每当新一期《党员之友》杂志发到基层,党委就组织基层各支部根据每期的主要内容和党委的工作实际轮流出题,全系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解答,答卷均装订在每人的答题簿上,各党支部集  相似文献   

9.
每月最初的几天,我都盼望白山市委组织部送党刊的汽车能快点来到临江,好让我先睹为快地阅读新出版的《党员之友》,因为它是指导帮助我增长才干、做好本职工作的良师益友。 1995年,我从学校调入临江市委老干部局。在老干部阅览室里,我看到一本《党员之友》,怀着对党的崇敬与向往,我一口气把它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页     
我1994年退休前是宁津县农业局副局长、县能源办主任、局机关党支部书记,一直组织党员订阅《党员干部之友》。由于重视了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德州地区先进党支部。退休后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之友》良师益友的作用,我每周一次,到26户离退休干部家中“送新换旧”。  相似文献   

11.
历史翻开了一页,我们和全省广大党员、党的积极分子一起迎来了1995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顾1994年,她不是《党员之友》辉煌的标志,但她是《党员之友》创刊史上的一个成熟的转折点……她证明“党员之友”能够战胜征途上的任何困难。 1994年伊始,迎接《党员之友》的是一张严峻的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刊物林立,以往“皇帝女儿不愁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委党员之友杂志社学刊用刊工作会议于5月24日已召开。来自全省市、州、县(区)委的代表共60人,欢聚一堂,畅谈学刊用刊的经验,大家一致表示,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党员之友》和《党务工作者手册》的工作。 这次会议省委有关领导极为重视,指示要高标准地开好这次会。 会上,与会同志认真交流学刊用刊的经验,给《党员  相似文献   

13.
7月18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党刊改革与发展暨纪念《党员之友》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长春松苑宾馆隆重举行。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省委副书记全哲洙,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唐宪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凯,原省级老领导张岳琦、谷长春等为《党员之友》创刊50周年题词。座谈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甫轶主持,省委党员之友  相似文献   

14.
由省委主办的《党员之友》杂志已经创刊50周年了。50年来,《党员之友》从创业到发展,从探索到成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发行数量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全省广大党员中具有良好的声誉。50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之友》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我省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杂志社全体同志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曾在  相似文献   

15.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事政工工作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党员干部之友》也整整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2000年初我从矿山的供电管理站被抽调到枣矿集团联鑫公司政工科,成为了一名宣传干事。此时我初识《党员干部之友》,并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对于一个从事供电管理具体工作,刚刚转行到文字写作,编发企业政令文件新闻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企业的宣传工作枯燥无味,少有新鲜感,茫然、乏味时常萦绕在心头。失去了往日东奔西走、走家串户的忙碌与欢欣,取而代之的是听报告、开会、编发企业新闻,"爬格子"写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在《党员之友》的读者群中, 我是稚嫩的小苗一株。 与你结缘两载, 我从心底感谢慈祥的支书。 刚来到新的工作岗位, 只有干劲却经验不足, 受到小小的挫折, 就躲到角落里抹泪珠。  相似文献   

17.
我与《党员之友》相识较早。那还是我1981年在通榆县乡下刚参加工作当老师的时候,偶然的一天,我在校党支部见到了一本刊物,拿起一看,是吉林省委主办的《支部生活》,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刊物的装帧很朴实,但内容很丰富,而且与我们关系很近。我读了其中关于入党的一些基本知识,觉得很受启发和教育。 后来我发现,这本并不很厚的刊物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影响面很广 于是我开始研究《支部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95年8月,’95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评选活动在哈尔滨揭晓,有20种期刊榜上有名。他们是: 辽宁省:《辽宁青年》、《共产党员》、《当代工人》、《当代作家评论》、《海燕》、《老同志之友》、《辽宁教育》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作家》、《社会科学战线》、《东西南北》、《天池》(朝鲜文)、《党员之友》 黑龙江省:《党的生活》、《家庭生活指南》、《奋斗》、《妇女之友》、《学习与探索》、《新青年》、《章回小说》 现将这项活动及其获奖期刊评析如下: 1、意义 (1)是一次检阅——是对三省社科期刊整体质量的检测,也是对三省期刊管理工作水平的评定。 (2)是一个开端——这项活动为东北三省期刊业发  相似文献   

19.
征程漫漫,果实累累。在半个世纪的奋斗进取中,根植于关东黑土地的吉林《党员之友》,就像那巍巍的长白山,傲然挺立;又像那滔滔的松花江,奔流不息。《党员之友》杂志以其坚强的党性原则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受到基层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页     
我对《党员干部之友》改版后的看法和建议从《党员干部之友》创刊号开始,我就是他的“热心读者”。几年来,她已成为我离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新千年的第一期《之友》,我是1月21日晚饭前收到的。当晚,我阅读到深夜。第二天就通读完了这本“旧貌换新颜”的刊物。尽管才看了第一期,我已感到,《之友》的改版是成功的、有效的。首先,改版后,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