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和社会的本性中都包含着腐败的因子。人和社会腐败的根源,在于人和社会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人的腐败在本质上是人在追求消费性快乐过程中的精神和行为堕落,社会的腐败在本质上是社会制度的新陈代谢机能的衰退和丧失。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4.
大可 《党课》2010,(3):73-75
在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中,官员个人的腐败往往与家族腐败紧密联结在一起。在腐败官员背后,几乎很难找出一个完全清白的家庭或家族。更为关键的是,家庭或家族极容易成为最坚实的腐败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5):70-71
“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7.48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绝大多数是5年到15年之间。”2012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带病提拔”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的新闻令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变形或隐藏已经成为高压反腐后的一种"新常态",甚至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腐败模式",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本文正是聚焦在这一问题上,对腐败的变形进行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腐败进行文化和制度上的反思。研究得出:并不是我们没有制约腐败的方式,而是我们没有有效落实。同时,群众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故而腐败才在有些官员中屡禁不绝。要注重群众网络举报的参与性,以此来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腐败动机、腐败机会和腐败实施的统一体。腐败动机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回答的是想不想腐败的问题;腐败机会是腐败动机向腐败行为转化的媒介,回答的是能不能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6):72-73
由于腐败行为本身具有极高的隐秘性和繁杂的表现形式,因此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腐败程度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10年,在对腐败的跨国研究过程中已经发展出了三种测度腐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的两个重要机制。要在坚持严惩腐败的同时,更加重视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把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放在预防腐败上,不断创新预防腐败工作的思路,深化预防腐败工作的内容,拓宽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童中贤 《探索》2002,(4):56-59
腐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它是一种规范丈化颓变的产物。腐败亚文化是对廉政文化的群体拒斥,在文化转型期,腐败一般呈多发、高发态势。加强规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不断加强规范意志的磨炼和规范文化精神的培养,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腐败文化的存在是腐败之风蔓延的深层次原因,所以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渗透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因而需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营造防治腐败的舆论氛围;紧扣廉政文化的核心任务,筑牢防治腐败的思想防线;创新廉政文化的形式载体,形成防治腐败的有效依托。  相似文献   

12.
刘冬舒 《廉政瞭望》2014,(11):46-46
地方官员可以轻易以“执行行政命令”作为其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借口,借此掩饰其腐败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腐败行为无疑更为隐蔽和难以证实,因此从整体上遏制腐败的难度自然更大。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是各国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突出表现为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窝案”不断等。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许多防范和遏制腐败的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4.
黄少平  王明高 《唯实》2009,(10):25-28
腐败行为的主体是人,腐败的主体是社会制度,腐败的最终后果是对法律制度维系的现存社会秩序的颠覆。人性假设是制度设计的前提。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决定人的行为的规范性。因此,“人-制度-社会”的分析模式是探寻腐败源头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隐性腐败”是相对于显性腐败而言的。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力度的逐年加大,一些贪官已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随着官员腐败行为渐渐从“地上”转为“地下”、由直接转为间接、由“现货”转为“期权”,“隐性腐败”便成为时下腐败行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中国反腐败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有三种:寻租腐败论、现代化腐败论和马克思 主义反腐败理论。前二者具有独到的解释功能,但是,寻租腐败论混淆了我国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区别、社 会主义条件下的政府人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人的区别,亨廷顿的腐败根源论不科学、其"腐败有益论"对我 国反腐研究更没有解释力,因而,寻租腐败论与现代化腐败论都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只有马克 思主义,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官本位思想是腐败产生的源头之一,对权力的向往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的形成,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腐败更加重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官本位思想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反腐败必须消除官本位思想。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二是限制官员权力;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8.
从人们对于权力腐败的关注度、国际社会对我国权力腐败的评估及我国惩治和打击权力腐败的实际情况认为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危险”。而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思想根源在于忽视了人性恶或是官性恶;制度根源在于受人伦束缚下的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体制机制根源则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治理权力腐败应严于律己,通过廉政教育取信于民;推进制度改革,实现制度面前无特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孙洁 《实践》2011,(11):23-23
大家知道,我们党对消极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消极腐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消极腐败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问题一直是党的事业的最大危害,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有力地惩治腐败,有效地遏制腐败的前提是对当前腐败的特征有准确的把握.关键是根据其特征和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