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企业家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清  王征兵 《求索》2011,(11):1-4,40
农民企业家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通过影响农村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参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其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企业作为资源聚集平衡器对农村经济的调节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上。农民企业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对农村资源的聚集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平衡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乘数杠杆效应等三个方面,称之为“农民企业家资源聚集杠杆原理”;农民企业家主要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降低交易费用和增进公共福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农民企业家创业过程体现了资源配置纳什均衡向帕累托最优的演变。应该采取措施发挥农民企业家参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避免消极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好农民企业家带富效能,是繁荣发展乡村经济、增强农民群体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民企业家带富效能的实现需要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外溢带富效能;支持发展富民产业,提升辐射带富效能;强化社会工作参与,提升组织带富效能;培养带头致富意愿,提升公益带富效能。  相似文献   

5.
他,是农民,却有着一般农民所没有的那份精明;他,是企业家,却没有一般企业家所特有的那种派头。他属于极少数有幸跻身于企业家行列的新一代优秀农民,同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优秀企业家。他,刘凡生,娄底市万宝水泥厂的厂长。改革大潮奔涌,使成千上万象刘凡生这样潮弄搏浪的农民企业家脱颖而出,才使富饶的三湘大地更加生机勃勃,溢彩流金。 从农民到企业家——不平凡的轨迹 1985年7月,当了多年生产队长、大队长的刘凡  相似文献   

6.
在苏南农村,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关键在农民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企业家的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乡镇企业就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农村现代化就能进入到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铜山县的经济快速发展,被誉为淮北“领头羊”。这与我们着力壮大青年企业家队伍密不可分。目前,我县已有100多人获得市级以上企业家称号,380多名村支书成为农民企业家,有3人分别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我们在建设青年企业家队伍这篇文章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孟津县农民企业家自费到国外考察孟津县工商联会员、平乐镇农民企业家王松、郭万有、吕连升、王庆镇四人,最近自费到北欧丹麦、瑞典、芬"二三国进行考察.这是该县农民企业家首次ylJ国外开眼界、开展72贸活动。四位农民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中靠办企业致富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9.
这一串连环案的当事者双方。一是农民企业家,一是农民企业家的手下,一连串彼此相互关联的民事、行政案件在两者之间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32)
正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企业家,10月25日逝于杭州。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创业四十八载砥砺不懈;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偶像",铸就企业家精神丰碑。"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接不到那突如其来的鲁冠球的电话。"知名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世纪行》2013,(8):26-26
保康县工商联近日建议并提名选派10名优秀非公企业家担任10个贫困村的“名誉村主任”.其中涉及工商界政协委员有8人。8名政协委员企业家纷纷表示将通过项目扶持、安置就业等方式实现“企业、农村有发展,企业家、村干部受教育,员工、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做到与党委政府同心同行。目前,8名企业家政协委员已全部到担任“名誉村主任”的村进行了对接,并同所在村班子成员一起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2.
多渠道汇聚人才为乡村振兴发挥关键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是撬动成功的杠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有一批能带领农民走出振兴之路的具有企业家般有魄力的实干人才,需要有一批能帮助农民用好科技的巨手找到适合农村发展的技术推广带头人,还需要有深耕土地、甘心在农村创业打拼的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工业企业为例考察农民企业家人员管理规模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工业企业中农民企业家人员管理的最佳规模,并就农民企业家实现其最佳人员管理规模提出对策。目前我国农民企业家经营的工业企业中总人数的适宜规模为30至60人;企业投资最好由一位大股东占80%以上股份,或由4—6位主要股东占80%以上股份;企业中存在一些工作量少、工作事务无足轻重、创造较少价值或根本不创造价值但领取相对较高工资的清闲人员,他们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称之为1/10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童大林最近在分析改革难以逆转的原因时指出,有以下四种因素较为重要:一、农民是坚持改革的重要力量。十年改革,使中国农民得到了实惠,尽管目前农民又遇到许多困难,但若有谁让农民重新回到人民公社去,他们是不答应的。任何英雄豪杰,都不可忽视农村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二、崛起了一大批企业家。这批迅速崛起的企业家,将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因为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是企业界创造的,要企业家不改革,显然办不到。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涌现出无数的乡镇企业,造就了一批新农民的代表人物——乡镇企业家,他们正为重新装点江山而呕心沥血.……王周龙,这位笃实敦厚的农民儿子,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近几年来,随着他为发展乡村经济进行的艰苦努力,他的名声已越来越大.他投身兴办的德阳市钢铁厂,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新近又再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汤宏 《现代领导》2014,(1):40-41
实施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双回归”.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转换村级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湖北省郧西县拥有13万“打工大军”,大量青壮年外出,导致村“两委”班子结构老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在看到制约班子建设和发展等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13万“打工大军”这个培育党员和企业家人才的摇篮也是“双回归”工程的巨大优势。如何让“能人”回村、“能人”治村、“能人”富村?如何让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企业家划分为三个类型,或者说三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家。第一代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这里面也有人是靠倒买倒卖成万元户的。第二代是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出身的企业家,出现在1988年之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下海潮形成的企业家。如果把我算企业家的话,我就是第二代。第三代是海归派和高科技出身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他,出身农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农民企业家,在全国引起关注;他,25岁开始当厂长.企业从未出现亏损.20多年企业资产增长了35000多倍.创造了连续28年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奇迹:他。是一个企业家,却心系社会、情系民生,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援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有一则报道,说的是一家县级国有企业连年亏损,快要破产倒闭了,几年间换了十几任厂长也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县里请了一位农民企业家全权经营这家即将倒闭的工厂。于是奇迹发生了:一年之后,该厂扭亏为盈。人们纷纷向这位农民企业家讨教其治厂秘诀。该农民企业家回答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他上任后发现企业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规章制度,觉得内容很好,便将各项现成的规章制度一一落实到位,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族》2011,(2):28-30
38岁的李海彦是一名白族农民企业家,多年来他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使周边群众迅速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