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捣纱老人     
三十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捶击声惊醒。有人在河边捣衣?嘭,嘭,嘭……声音缓慢而沉闷,在黎明前的寒夜中单调地重复着,牵扯着人的心。捶击声时断时续至天明。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哪天起,手机成了乡村的一个流行词。不时有消息传出,“村里谁谁买手机了”,“谁谁的电话费一个月多少钱”。我认为,手机是个消费品,是城里人才有的专利。天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手机就是为人服务的通信工具。所以有一天,他花了两百块钱买了一个二手的诺基亚手机,一脸讪笑着给我卖弄,我翻着白眼骂他败家。天明笑我土,说:“你也不看啥时候了,手机肯定会在乡村流行起来的,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连这个都看不明白!”  相似文献   

3.
王景 《廉政瞭望》2013,(9):76-76
今夜无眠 生命与死亡展开决战 军民奋力战死神 拯救同胞脱危难 人性支撑天地  相似文献   

4.
周虹 《党员文摘》2007,(8):24-24
维也纳人天生就喜欢跳舞.他们就连走路都有舞步的优雅,不到金色大厅(维也纳最知名的舞厅之一),一样要舞到天明。每个维也纳人都是艺术家.只要有地方、有音乐,理所当然要拉上异性伙伴转上两圈华尔兹,就算是个小啤酒厂的工人,也能把舞步跳得潇洒迷人。  相似文献   

5.
从黑夜一直唱到天明──记“天明歌咏团”成立的经过和活动概况杨鸣皋自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后,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成都一些满怀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影响和支持下,为了鼓动抗日救亡与团结更多的进步热血...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3,(5):63-64
"火线"上的监督芦山地震中的感动瞬间安置点上的女书记办公室主任累晕在后方"孤岛"中的奋战守护雅安,督察组在行动竹培仁一家的震后生活今夜无眠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1,(7)
简介:为纪念建党80周年,曾创作过《公仆心》、《五星红旗》、《祖国你好》的词作家天明,又和作曲家印青(《走进新时代》的曲作者)合作,精心创作完成了这首歌曲。词曲作者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叙事方式,回忆党的历史,从而激发人们对党的热爱。用天明的话讲,这也是词曲作者对祖国、对党的感情积累的又一次爆发。新世纪 新希望——庆祝建党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夜已深,人亦静,吾独无眠,孤灯下,孑然于虚拟间,点点思绪传于指键间,一杯清茶解忧愁,书香阵阵沁心扉。多年渐渐养成熬夜之习惯,每每夜深难以入眠,或一杯清茶读于书,或一缕青烟绕笔端。城市中灯火是喧闹的,人们更多的是在灯红酒绿中放松自己的身体,可更多的时候却在嬉闹之后品尝更多的孤独和寂寞。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开国前夜,周恩来与毛泽东等开国元勋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积极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殚精竭虑,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无眠。在新政协会议召开前的忙碌1949年春,中国大地两种力量的决战已见分晓,国民党败局已定。中国共产党人其实早有预见: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提出政治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  相似文献   

10.
正“我随意拍下的这些人,其实不过是在拍我自己。”林帝浣说,摁下快门的瞬间是源于自己的内心,照片藏着拍摄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18日,适逢二十四节气里的雨水。林帝浣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慨叹:江湖夜雨,一灯如豆。分明不是离愁,却点滴到天明。此刻,他正身处“好雨知时节”的成都。展墙上,挂着他那组“二十四节气”画2月  相似文献   

11.
冉立 《当代党员》2014,(10):42-42
2014年8月14日。彭水县桐楼乡桐木村。 天明时分,村民王荣清像往常一样,开始巡视自己的蔬菜基地。 豇豆、白菜、萝卜等蔬菜,在阳光照耀下生长饱满。 一个小时后,王荣清又来到自己的养殖场。  相似文献   

12.
汽车在黑暗的山路上盘桓了几十里,近午夜时分,我们到达了西柏坡迎宾馆。虽然大家到达革命圣地的激动心情在一片静寂的夜色中难以平息,但也须耐心地等待天明。第二天一大早,采访团的全体同志便在淡淡的晨霭中开始了西柏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0,(7):55-55
<正>"自然风光系列"二等奖作品"云遮雾绕"赏析2009年6月下旬,有机会独自一人去梵净山拍摄。到达山顶当晚,一直在下雨,直至天明才停歇。一早,我带上器材登上山顶守候云开。云开后,能见度极好,在光影效果最好的时候进行了连续抓拍。照片导出后选出这一幅作为参赛作品。  相似文献   

14.
正楚国是先秦时期的重要邦国,其先世出于祝融。据《国语·郑语》记载:"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所谓火正,即是司火之官。在远古时代,火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甚至将火视为人类文明起源的象征。因此,司火之官一方面执掌天文,一方面也管理民间的生产活动。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名曰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  相似文献   

15.
1992年7月29日,当武昌——太原的294次列车带着我进入河南省新乡站时,已是灯光闪闪了。为了亲自目睹和了解闻名于海内外的中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河南新乡七里营乡的刘庄,我不顾连日来不停奔波的疲劳,毅然跳出车门,朝着出站口方向走去。不料,新乡市的公共汽车早已完成任务都回家休息去了,无奈,我只好在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家通宵营业的街头露天茶水摊旁等待天明。次日天还不亮我便匆匆跑向汽车站售票口,幸好人不多,上班时间一到,我便买上了去刘庄的车票。7时汽车启动,旋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24日一早,读初中的儿子就嚷着要过圣诞节。口味很细:一要制作圣诞树,青枝绿叶的杉树上缠绕彩灯,披挂缎带,最好吊上几样玩具。二要赠送圣诞礼物。让我夜里穿上红袍,伴成圣诞老人,偷偷给他袜子里装50元钱,随他自己去买。三要过平安夜。当晚一家人陪他打扑克,玩电子游戏到天明。  相似文献   

17.
甜美的歌唱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大红的绸带舞起来。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让全省的老百姓“今夜无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咱唠唠家常/谁家他都有那高兴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邻居节节歌《唠唠家常》,唱出了人们期盼邻里一家亲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20):53+55
清晨住在南部山区一农家小院,一觉睡到了天明,这种深度睡眠在城里是难得的,春季的乡间宁静安然,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大早村庄里格外热闹,各种声响合奏出村庄之美。女主人小禹起得很早,天刚亮就在院落里忙碌起来了:扫院落,极有耐性地一扫帚一扫帚地扫,动作不紧不慢,似乎与某种音乐寻找着契合点,符和音乐节点一起一落,一张一弛,把自  相似文献   

19.
周迅 《学习导报》2013,(10):60-61
儿时,我在家乡看过的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至今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对革命家乡的眷恋,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追求理想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武力统一、暴力革命的出现而出现的是被称为“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它在夏、商、周时期萌芽,并初步形成。这可从《尚书》中颇具民本特色的言论中得以印证,如《皋陶漠》中关于为政治国的看法有:“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