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现行羁押制度的弊端(一)难以有效监督讯问过程,易诱发非法讯问行为由于讯问往往都是秘密进行,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以下简称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完全处于一种严格控制且与外界隔绝的状态,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无法与之联系,律师难以参与,检察机关也难以介入,因而整过讯问过程完全处于侦查人员的控制之下。所以,当讯问过程中发生侦查人员实施刑讯逼供行为,或运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获取口供时,外界根本无法知道。(二)难以实现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目标看守所由公安机关统一负责管理,看守所的羁押管理工作也往往是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年11月1日发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决定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进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所谓"同步录音录像",是指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有关人员对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整个过程用录音或录像予以记录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任启栋 《法制与社会》2011,(26):271-272
成本收益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本文从犯罪疑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在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的,通过这个分析过程进一步为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提升讯问效率提供经济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何家弘 《人民检察》2011,(24):43-43
在一起受贿案中,犯罪嫌疑人是个很有水平也很有口才的官员。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他总是以“实事求是”做挡箭牌。侦查人员见他反复强调“要事实求是”,就说:“我们都知道要实事求是,不用你讲。这样吧,你把它写在纸上,就不用一遍遍重复了。行吧?”嫌疑人点了点头,在侦查人员拿来的白纸上写下“要实事求是”。侦查人员结束讯问之后,拿着这张纸找到该嫌疑人的妻子,  相似文献   

5.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综合科学,其技能的运用多种多样,肢体语言就是诸多讯问技巧中的一点。所谓的肢体语言是指人通过喜、怒、哀、乐、举手、投足等等肢体动作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在肢体上的外在表现。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讯问双方的心理变化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我们侦查人员在进行讯问的时候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我们的讯问工作服务。本文就肢体语言在讯问过程中的运用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调查取证、查实犯罪事实主要的侦查方式,因为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其如实的供违内容体现犯罪全过程,基于此侦查人员都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讯问方式,从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取信息,进而扩太取证范围,来查清犯罪事实,因此,在侦查过程中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必不可少的。从实践角度上讲,讯问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工作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但在实际办案过程中,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侦查人员不在讯问笔录上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有二:一是对签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笔录已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无误并签名或盖章,讯问人自己是否签名...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问题与侦查讯问是紧密相关的,沉默权制度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行为策略的实施和利益的分配。传统上关于沉默权问题的探讨过于抽象和意识形态化,无法使人得出对沉默权的理性认识。以经济学的市场商品理论来理解沉默权,从该视角审视这一制度,帮助研究者们全面、理性地认识沉默权,并借此分析侦查讯问的互动状态,得出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护无辜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所谓供述动机,是指在侦查讯问过程中,促使犯罪嫌疑人形成供述决意和如实供述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嫌疑人供述行为中的动力因素。掌握供述动机产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促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供述动机,是侦查人员在讯问时的必备素质和工作重点。在侦查讯问研究中,供述动机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下文将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中,分析普遍存在的供述动机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用来指导侦查讯问实践。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问题与侦查讯问是紧密相关的,沉默权制度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行为策略的实施和利益的分配。传统上关于沉默权问题的探讨过于抽象和意识形态化,无法使人得出对沉默权的理性认识。以经济学的市场商品理论来理解沉默权,从崭新的视角审视这一制度,帮助研究者们全面、理性地认识沉默权,并借此分析侦查讯问的互动状态,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护无辜者。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制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侦查讯问制度是以侦查讯问活动为调整对象的.由于侦查讯问活动只是获得犯罪嫌疑人陈述的手段,侦查讯问制度实质上是过程价值与结果价值冲突与平衡的产物.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侦查讯问制度是以承认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因此,尽管各国仍十分重视犯罪嫌疑人陈述的积极价值,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却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陈述的自愿性为核心的.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配置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因而,对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改革完善应着眼于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性的保障,并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讯问活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讯问的技巧是侦查人员为了进一步了解案情,掌握犯罪线索和收集充分可靠证据所直接实施的讯问对策手段,是侦查部门重要的侦查手段和方法之一.本文认为侦查机关及其侦查人员应当转变执法观念,强化法治意识,增强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业务能力,努力学习侦查讯问技巧,强化讯问技巧在讯问中的运用,充分发挥讯问技巧的功能和作用,来应对案件侦查中出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刘克忠 《政法学刊》2003,20(2):68-70
在侦查讯问中,累犯、惯犯的讯问始终是侦查人员讯问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因此,研究累犯、惯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讯问策略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讯问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实流从诉讼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讯问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同方式就案件事实和与之有关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F统称为被讯问人)进行审讯的侦查活动,是直接取得被讯问人供述和辩解的一种必要的方法,是每个案件必经的诉讼程序。但是如果从讯问活动的艰巨性、复杂性着眼,特别是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充分运用讯问谋略的实践来看,把讯问视作言词方式又不免失之片面。因而不少人对讯问及其谋略运用进行了大量探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讯问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面对面的斗争,讯问人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刑事错案的曝光率上升,侦查人员非法讯问行为也几经公开,国家司法公信力遭到严重破坏.伴随人权保障理念进入大众视野,为严格规范我国侦查机关执法行为,重塑司法公正形象,录音录像被引入至侦查讯问过程中,成为期间监督手段.公安部门及检察部门先后出台《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等操作性规范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进行全面规定,但其中就侦查讯问录音录像资料保存方式的规定仍采用传统的硬件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显得十分违和,长此以往也将为侦查讯问资料的留存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科学构建侦查讯问录音录像信息管理系统是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有些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不重视犯罪嫌疑人的辩解,视之为狡辩和谎言,并不审查其中是否有真实成分,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侦查人员有法定应予回避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或由当事人申请回避。司法实践中,一些侦查人员为了迅速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往往忽视向其告知申请回避的权利。   刑诉法及司法解释对侦查人员在讯问时是否要告知犯罪嫌疑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以为,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应当履行告知其有申请回避权利的义务。   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看,申请回避权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作为司法机关有义务保证犯罪嫌疑人充分有效地行使这一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8.
侦查人员因其职务行为,无论是在案发时抓捕嫌疑犯,还是进行勘查、检验、讯问等侦查活动,均可以作为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在必要时出庭作证。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证人,就其执行职务过程中获悉的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向法庭进行说明,其作证程序应与一般证人有所区别。为保护侦查人员的安全,对于从事缉毒、反恐、打黑等特殊任务的侦查人员,在必要时可以视频屏蔽方式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9.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十分重要的文种,侦查人员要作好讯问笔录,除了事先熟悉案情,作好讯问计划外,还应了解一些特殊语言的记写方法。答话中对话的记写方法对话也称会话,常见的对话有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之分,这两种对话方式在作讯问笔录的过程中都要用到。我们在记  相似文献   

20.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侦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因此,侦查讯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制约国家公权力的不当行使。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包括:禁止先行讯问原则、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禁止刑讯逼供原则、讯问程序法定原则。我国现行的侦查讯问制度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配置严重失衡,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因而要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