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长避短是一个使用率颇高的词语。初听觉得很在理,但细一琢磨,似乎又感到不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总是相对存在的。重视和发挥自身的优势。长处,往往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效果,从而取得工作的新突破。但如果一味强调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忽视短处或讳疾忌医,遇到问题总是绕道走,那么避来避去,短处不会自动消失,只会变得更短。“祸患常积于微”,积少成多,终有一天会因短失长,给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见短就避,实则就是知难而退,是华而不实作风的反映。“补”短和“避”短不只…  相似文献   

2.
知人善任是领导用人的核心。这里,“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只有全面容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扬长避短,用人所长,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短中见长,善用人短,却不那么容易。事实上,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绝时的长处,也没有绝对的短处,长处和短处是可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人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用人问题上,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能扬长避短,而且还能做到短中见长,庸中见智,拙中见巧,化短为长,做到适得其所,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人看来, "扬长避短"这个成语是不容置疑的.其实, "扬长避短"的科学性只具有相对意义,它远不如"扬长补短"更科学,更值得提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长处和短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做自己能够做也善于做的事情,否则,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知人与自知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做一个明白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否则就是糊涂人了。知人与自知,都要全面。这是不错的。可是从它的轻重先后来说,知人要首先看到他的长处;自知要首先看到自己的短处,然后才能取长补短,才能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  相似文献   

6.
卢波  肖强 《党政论坛》2008,(24):19-19
金融危机是一次合谋 宋鸿兵(曾从事国际金融战略分析和金融创新业务)于2007年6月出版的畅销书《货币战争》,已经预言了具有政府背景的“两房”一系列逆市操作手法将带来一场金融灾难。《货币战争》刚问世的时候,读者只是把这个预言当成一个跟罗斯柴尔德家族操控拿破仑战争胜负类似的传奇故事,没料想它转眼就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一次会议上,有位领导在谈到干部的成长与处世时语重心长地说:"处于低谷或事业成功时,要多想到自己的短处;同事之间相处或看别人成长顺利时,要记住别人的长处;群众找你办事或者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时,要体谅别人的难处。"这三句话揭示了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同志,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是领导干部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长与短 长处与短处,人人皆有,二者相反相成。古人陈无竞说:“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摘短”。正直的人往往带有傻气,敦厚的人显得有些愚笨,  相似文献   

9.
刘意 《党政论坛》2013,(23):47-48
批评和赞扬都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两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而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共同发挥作用的集合体。在目前社会里,批评和赞扬往往相互交织,“三明治”表达(即在批评前,先找出对方的长处赞美一番,然后提出批评,最后再使用一些赞扬的词句)似乎成为人们屡试不鲜的惯用手法。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个经济学概念:效用最大化,以此探索如何发挥批评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说朴     
我喜爱朴。朴是一种高尚的美。朴有两个层次。一是未经加工,呈自然状态。二是人、艺术品、或理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之后。反而显得平淡无奇,平淡之中又透着美,透着力。假如你仔细地观察别人,也反观自身,就会发现,人有时难免要有所矫饰,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突出自己的长处,就象聪明的女孩子根据自己的体型选择衣服的色彩和式样,又象理发高手巧妙地安排头发那样。有一类人本事不大,气  相似文献   

11.
人 才使用 ,当用其长处。从长处看人 ,世无无用之才 ;从短处看人 ,人人难逃平庸。就是鲁迅这般巨人 ,倘若从摔跤教练的眼里看去 ,恐怕也属平庸之辈。可见 ,“用人之长”是人才使用的一大法宝 ,这方面 ,古人有许多明智的作法值得借鉴。1、西邻五子能位匹配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 ,记录着一位西邻。此人有五子 ,但五子不同 ,“各有千秋”。长子质朴 ,次子聪明 ,三子目盲 ,四子背驼 ,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 ,这家的当家人日子难过 ,不是成了“残疾人联合会”了吗?日子怎么过?不过西邻有方 ,日子过得蛮不错哩。细一打听 ,原来他对自己的五个…  相似文献   

12.
韩福祥(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工会是党领导下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在社会转型、企业改制形势下,面对职工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会干部要把“爱管闲事”当成优良品质和荣耀,困难再大,矛盾再复杂,也要义无反顾地倡导和坚持下去。一是对侵害、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和问题敢抓敢管。职工群众参加劳动的前提是要确保自身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到1975年9月,周恩来接待来华的外国客人,包括民间人士达2890多次.他把来华的外国客人看作“送上门来的老师”,十分注意向他们求教、“取经”.周恩来说,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他每次出国访问,都密切联系国内建设的实际,留心出访国的长处,并设法“引进”.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在陈毅陪同下访问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等亚非欧14国,行程十万八千里、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活动.访问中,周恩来经常用“天涯处处有芳草”的诗句,教育中国代表团人员应该向这些亚非欧国家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4.
李中华(新化县委党校办公室):南京城管局曾经在社会评比中连续13年倒数第一,不过,在2010年的评议排序中前进了10个名次。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进步,用南京城管局长许卫宁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把群众投诉的问题,当成上级领导的批示来办,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从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工资制度,特别是国家公务员工资。无论是加薪的决策,还是涨薪的幅度(有时是GDP增幅的2倍)都缺乏制度的规范。一些吃国家财政的单位把国家利益当成唐僧肉,想法设法侵占人民利益。一些国有垄断企业高的工资高出最低工资几十倍上百倍,使人民财富大量流失到少数人手中,造成严重的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16.
权力与义务才能构成领导活动的矛盾运动─—兼与“领导与群众矛盾说”者商榷陈祖耀把领导与群众的矛盾当成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下面简称“基本矛盾说”),是领导科学界长期以来较流行的一种严重有误的观点。其之所以谬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颠倒了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10,(7):45-45
《北京日报》2010年7月5日刊登《求是》副总编辑朱铁志的文章指出,领导干部和媒体的关系,是内在利益完全一致的同志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我们的媒体从本质上说,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喉舌。不能把媒体当成自己的对立面,当成执政党的对立面,当成随时随地挑错、添乱、找麻烦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8,(10):35-35
这里的“短”,主要是指领导者能力、素质上相对的弱项和缺陷。领导者能否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科学理短,对自身形象的树立、素质的提高、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严雄 《党政论坛》2009,(12):13-13
朝鲜近日宣布将重启核计划,这让一向对核问题比较敏感的日本,再次找到了“外交发声”的机会。不过,日本针对的对象不只是朝鲜,中国竟然也被日本当成了施压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用静态的文字记载考察者的考察过程和被考察者一段时期的德、能、勤、绩。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干部考察材料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准确、全面而客观地描述其特长和缺点,有一说一,给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和上级领导选拔使用干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也有一部分干部考察材料不尽人意,或含糊其词,不知所云;或优点不优,短处不短;或只讲长处,不谈缺点,如“基本上能坚持原则”、“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廉洁自律方面没多大反映”、“不足之处是有时性格比较急躁”等等,对任何人都适用,给人一种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感觉,这样的考察材料与白纸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