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4,(4):8-8
怕送礼,怕应酬,怕攀比,怕被催婚,怕路途遥远颠簸……日前,微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过年九怕”。春节本是团圆之时,但眼下,却有一些人对回家充满了恐惧和焦虑,成为春节“恐归族”。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春节回家”潮又一次接近尾声.在重新踏上漂泊之旅时,总有一些游子的心伤痕累累.这些心伤既来自父母等至亲的伤害,也来自亲戚或邻居的打击. 来自父母的伤害大都缘于逼婚.为了应对这类伤害,有人会租“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过年.与父母的逼婚相比,来自亲戚或邻居的伤害不仅范围更广,而且危害也更深.  相似文献   

3.
有关美国“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法律有《信息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过程中的”不能成为行政机关不公开信息的理由.与此同时,美国非常注重对国家安全信息、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特别利益的保护.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要是对行政结果类信息的公开,而非“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因此,美国的相关制度对于推进我国“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正在孕育新生命的艺人林心如遭遇了一些烦心事儿.网络上惊现“林心如逼婚霍建华”、“捆绑炒作”、“滑胎”等诋毁其名誉及未出世孩子的恶毒之语.针对网络上的流言,林心如工作室委托本所进行取证并采取相关的法律措施.目前,涉嫌严重侮辱、诽谤林心如的匿名微博用户“尚思雅人”账号被新浪微博后台依法注销.  相似文献   

5.
胡杨 《法人》2006,(2):24-25
2006年元旦,北京市朝阳区某医药公司董事长赵先生度过了他“最近五年来最烦躁的一天”。大约从早上7点半开始,赵先生就接到很多祝贺新年的手机短信和电话,这些短信和电话多半来自陌生人。这一现象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普遍,人们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服务的同时, 也在不时的承受个人隐私被泄露和生活受到骚扰的苦恼。  相似文献   

6.
黄莺 《法学论坛》2002,17(5):46-51
虽然 1 0 0多年前隐私权就被提出 ,但对隐私权的理解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为了突破传统理论研究的困境 ,笔者建议从侵权行为与隐私权双向反思的角度重新界定隐私权及其侵权行为。根据这一思路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即指一切直接或间接针对与社会利益无害的个人隐私信息所实施的侵害个人独处权利的行为。而“隐私权”即为主体所享有的自主支配个人隐私信息而排除上述侵权行为以保护私生活不被侵扰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陈周 《政府法制》2013,(20):24-25
逼婚是世界性难题,“剩男剩女”更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面对逼婚,外国大龄青年们纷纷拿出或聪明或无奈或鱼死网破的方法。当无名指上没有戒指时,甚至最自信的单身女性也惧怕回家时的羞愧感,担心受到失望的家人的指责。节假日会给众多单身女性带来压力,美国的单身女性也要面对这一心头之痛,她们称之为“感恩节逼婚”。  相似文献   

8.
据3月16日《北京晨报》报道,央视一年一度的“3·15晚会”爆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垃圾短信制造内幕。这些垃圾信息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被肆意贩卖的正是手机用户的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9.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芜湖县法院从严判处逼婚强奸的罪犯”和“三名女青年因婚姻不能自主集体自杀”的两篇报导。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竟然发生这样的事件,不能不使人感到震惊和愤慨!芜湖县和秀山县人民法院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地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做好了善后工作,对逼婚、强奸犯依法给予了应得的惩处,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张雯 《中国审判》2021,(4):26-27
“就地过年,家国情怀,心在一起,就是团圆。”这是北京互联网法院“习语关情”线上共读栏目在舂节期间推出的“不一样的春节”特辑。今年春节,北京互联网法院干警们枳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干警们纷纷留京过年。“习语关情”推出特别内容,收集干警们留京过年的感想。在这个“特别”的新春佳节期间,熟悉的声音陪伴着“北互人”,传递着“北互人”的担当。听到留京干警们发自内心的真情感悟,大家纷纷点赞、转发、评论,致敬每一位选择就地过年的干警。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天津考察调研。在总理的见证下,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成为历史。总理说:“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束缚了多少人。”他感叹,为了盖这些章,老百姓不知道要跑多少腿,甚至可能还要做很多别的工作,花费很多灰色费用(9月13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2.
春节,一个凝结着中华民族千年情结的节日,它承载着游子的思乡情,寄托着儿女对家的渴望和期盼。浓浓的年味儿在岁尾蔓延开来,过年的心情也丰富而复杂。在外的奔着回去,回老家回父母身边;而在家的盼着回来,回来团聚,回家。现代人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小时候关于过年的美好记忆似乎现在都没有了。仔细想想会发现,春节这个节日变化不大,但我们时代在变,人们的心理也在变化。过年是给一家人提供全家团聚、联络感情的机会,好好休息,共享天伦之乐。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  相似文献   

13.
汪彦玲 《检察风云》2010,(11):33-33
现在很多官员对网络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的担心个人隐私被曝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也有官员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让人有口莫辩……据《人民论坛》调查显示,有70%接受调查者认为的官员对网络有恐惧,“县处级”干部最担心。  相似文献   

14.
娱乐喧嚣下的侮辱与损害 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一种生产力.成功吸引到公众的眼球,甚至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 迎合人们窥私猎奇的天性,原本只属于私密领域的个人隐私,也被公开晾晒到网络上四处流传,成为千百万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由此,网络时代,隐私权的侵害案件更多、手段更新、危害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公民与法治》2011,(22):47-48
很多民众把与大企业的官司称作“矮子和巨人的战争”。而在韩国正在上演这样一场战争。近日,韩国近“3万名民众起诉“苹果”侵犯个人隐私,要求“苹果’’赔偿每人100万韩元精神损失,但是这场官司可能会旷日持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落马贪官在悔过书中都会提到这四个字“交友不慎”。其实,很多官员的“商界朋友”之所以和他们交朋友,是冲着他们手中可以变现、寻租的权力,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可观的利益。不知道交往的时候这些官员是真分不清楚还是不愿意分清楚这些“朋友”的本质。也许.在“朋友”向他们行贿的时候他们心中一直抱着幻想和侥幸心理,直到自己被查处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7.
距离狗年春节的日子掰着手指都能数过来了,很多人又开始絮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仔细想来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群众对过年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岂能没有变化?对年味的定义又焉能没有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阳  张亮 《政府法制》2009,(2):44-44
“我的名字、车牌号都是个人隐私,如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资料查到我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对我敲诈怎么办?”山东省青岛市民王先生最近比较烦。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14个住宅小区3000多名业主的相关个人隐私信息,在经过6次层层转卖后,竟赫然出现在了个别知名网站上。个人隐私信息怎么会在知名网站上“被公示”呢?上海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在网络上非法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的案件,办案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类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背后不仅有着非法网络公关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过完年该找工作了吧”、“年龄不小了,该结婚了”、“都结婚几年了,该有孩子了吧”……这些话犹如“炸弹”,源源不断从父母、亲戚、朋友嘴里说出来。近日,有媒体随机在50名80后中展开调查,称超七成人不同程度被“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