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一、犯罪学历史性的发展犯罪是人类共同生活所造成的必然现象。如果说人类生存竞争难以避免,那末犯罪则是件随人类生存竞争的一种现象,它是达种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于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任其发生。不过,我们的人类文化,不允许这种事态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在犯罪的另一方面,必然要产生"文化"事业,它不允许这种事态漫无边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科的调整与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影响中世纪大学学科安排的因素主要是学者的兴趣和源于希腊哲学的学术探究的欲望。在大学近代化过程中对大学学科的调整与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是科学革命所引起的科学发展与学科分化。影响现代大学学科调整与发展的因素日益复杂,其中许多来自于科学知识体系与大学的外部,诸如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变动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大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主要的指导与影响作用。"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政府指导与影响大学学科调整和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获得"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大学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集群组合、领域构建和生态布局成为学科调整与发展的一些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独特的大学精神是大学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校训、校风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在品牌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认为传播是校训与校风的联系,而在大学精神传播中,校风与校训存在差异:校训起定位大学精神作用,校风则起识别大学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对"生生互动"的强调,使其成为兼顾学生情感发展与学业提高的有效教学策略.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为特征的"合作一协同"学习是合作学习理想的班级情境和生成机制.合作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贯彻,既有助于"不断学习与探求真理"、"兼容并包与合作共生"的大学精神的传承,更是挖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强化时代精神,尤其是在打造创新团队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精神、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和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警院精神是新时期公安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人民内部矛盾突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公安院校必须用专业和趋势规划未来,更要有战略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在崇尚科学文化与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校园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大学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探讨警院精神的价值追求正是对公安高等学府校园文化建设和新时期公安精神的深层关注。警院精神有着对警察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内在价值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一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探究"创新",有人将其称为企业成长的灵魂,有人将其视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并非一次偶然的创意。身处同质化的业内竞争环境,安防的创新需要不断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追求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性思维方式。这种有效性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实现,也导致宏观层面的教育功利主义,大学精神是一种崇尚真理的文化,当代大学精神唯有超越工具理性,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才能完成当代社会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我们绝对可以、而且应该紧贴香港的发展步伐,在高端法律服务领域与外国律所看齐,打造香港人的本地大型律所。我们是时候走出香港,面向全世界。所以我们决定要在内地寻找一家合适的律所联营,以壮大实力。经过一年多的寻觅和协商,我们很高兴找到对于法律行业发展与我们拥有共同理念和愿景的中豪律师集团。"  相似文献   

10.
大学制度具有内生性,它是按照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定在。蔡元培不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制者和践行者。他的尝试为中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自由、民主精神浸透大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外部环境的创设上,蔡元培力图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育的独立与大学自治,通过平民学校、劳动大学之制,力倡教育之平等;在内部通过教授治校、研究所制等,确保大学的民主治理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本质。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就以可贵的科学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科学精神历来是我们所崇尚的主题,不仅在西方科学家身上,也同样在我国科学家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本文从求真求实、怀疑、宽容、奉献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徐光启科学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以及它对于我们当今文化发展、建设和普及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阎玮 《法制与社会》2012,(33):266-267
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在公务员制度中得到有效体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依法管理的法律精神。二是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并重的法律精神。三是公平与正义的法律精神。然而,真正实现公务员法所体现的法治精神,就必须走公务员管理法治化之路,实现公务员法律精神更重要地是需要观念转型。即树立"法律优先"的观念、"平等"的法律观念、"人权"观念、权责一致观念。  相似文献   

13.
初到剑桥大学的骆梅英发现,这里不仅精神养料富足,连带肚子生计也不用发愁,有何秘笈呢?作为芝加哥学派传人的艰难险阻可非常人所能想像,不信看看"断翅之鸽"的"存活法则"吧!竟日泡在校图书馆的斯伟江,"心得"可不少,比如:马克思看来也是在家里没法看书,所以才跑到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是教育如其所是的高质量发展。"祛教育化"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外在功用对内在价值的挤压,绩效主义的竞争和教育精神之疲乏。所谓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教育在发展逻辑和发展价值上的优先性,系统考虑教育的内在规范、主体满意度和自身特性。高质量发展教育,需要做到:正确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之目的,坚守教育的初心和底线,还教育和学术应有的自由与尊严,辩证处理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关系。以此,教育高质量发展即教育对其本真的回归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李响 《法制与社会》2010,(5):226-227
冯庸大学是由冯庸毁家纾难,凭个人力量兴办的一所私立大学,校史仅六年。冯庸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把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渗透在工业救国、体育教育和军事教育之中。在国难时刻,冯庸大学学生投笔从戎,驰赴国难,义无反顾,成为青年学生武装抗战的先驱,唤起全民觉醒,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犬市场的形成,我们进入这个开放的市场并参与竞争便成为历史的必然。国际间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人才、智力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上,还需要培养大批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特别是一批能为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律师、会计师及其它经济管理人才。不久前成立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自治不仅仅是大学的一种权利,更是大学的责任担当。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下,将对大学自治诉求的回应上升到制度环境供给的层面,需要通过对管理与自治间衡平机制的探索,从理念、职能和法律上的衡平以及大学内部的衡平,将有限的"大学发展资源"得以公平、有效地配置,从而真正回应大学在新时期渴望新发展的自治诉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是提高学校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不足表现在精神文化上的实用化、行为文化上的庸俗化、制度文化上的行政化和环境文化上的趋同化等趋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不断凝练大学精神;以创新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大学文化的制度建设;以崇尚学术为宗旨,避免大学发展的功利化行为;以办学特色为主线,不断提升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制度是架设在知识与财产或者智慧与财富 之间的一座桥梁,其是以法律规定将知识转化为财产或将智慧转化为财富。关于此种转化的正当性,至少有"精神道德论"、"经济激励论"、"增强竞争论"和"利益补偿论"等基本理论作支撑。这些理论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支撑着不同体系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历经五百多年的发展,现已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相似文献   

20.
石慧 《公共行政评论》2013,(2):135-156,181,182
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竞争是公共预算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处理竞争更是预算政治中的关键主题,但预算过程与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竞争"本身却长期被研究者们所忽视。公共预算领域和政治经济学领域分别对支出竞争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过于集中在西方国家的国防与社会福利支出关系之上,对其他支出间竞争关系以及对中国预算竞争的研究非常少。而且,各领域的支出竞争研究成果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以至于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支出竞争理论"体系。所以,从支出竞争研究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该理论当前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出发,对支出竞争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理论构建,以及对中国支出竞争事实的定量分析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