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3年4月9日,鞍钢发展史上记下了这个日子:鞍钢“十五”技改重点大项目,新一号高炉点火开炉.巍巍高炉直插云霄,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3200立方米高炉,欢快地吐出流光溢彩的第一炉铁水。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6,(3)
随着鞍钢新区烧结、高炉、炼钢、连铸、2150热连轧以及9号3.5万立制氧机等配套设施相继竣工投产,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鞍钢500万吨现代化新区已基本建成。目前,新区从炼铁到热轧的生产主线实现全线贯通。鞍钢新区500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建设项目是鞍钢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重点成套工程。2004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鞍钢新区建设和老厂改造规划,此举对于鞍钢实现“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以及长远发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东北地区钢铁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  相似文献   

3.
1995年鞍钢炼钢能力850万吨,其中500万吨是平炉钢。平炉炼钢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工艺,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全部淘汰了。在1995、1996年的时候,我国还有2000多万吨平炉钢,其中鞍钢占40%。平炉炼钢一是污染严重,当时,人们在沈大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鞍钢红烟滚滚,主要是平炉炼钢造成的。二是成本很高,每吨平炉钢成本比转炉高出100元,500万吨平炉钢一年就是5亿元。  相似文献   

4.
1978年9月18日,是鞍钢炼铁厂原厂长夏云志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邓小平同志第五次来鞍钢视察工作。鞍钢作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一直备受邓小平的关怀与支持,他曾先后于1955年11月、1958年9月、1964年7月、1975年和1978年来鞍钢视察。1978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便来到鞍钢视察工作,对恢复鞍山钢铁公司原有建制,使鞍钢重新获得正常的生产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事已经淡忘。但是,鞍钢人永远不会忘记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鞍钢的殷切期望,对鞍钢工人阶级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周总理四次亲临鞍钢视察的情景,仍珍藏在鞍钢人的心间,总理慈祥的笑容仍在眼前浮现,总理亲切的声音回响在耳边。  相似文献   

6.
正孟泰(1898—196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孟泰纪念馆始建于1991年,是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弘扬孟泰精神,使其在鞍钢炼铁总厂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传承,2007年8月,鞍钢炼铁总厂党委投资115万元对纪念馆异地重建,2008年开始接待参观者。新建的孟泰纪念馆位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机关大楼南50米,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中旬,鞍钢出台了《关于西大沟工业废水减排并达标排放的有关决定》,根据这个《决定》,鞍钢将以目前全国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鞍钢西部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完善,实现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鞍山钢铁公司是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鞍钢既有遭受挫折的教训,更有走出困境的初步经验。1994年11月、12月,鞍钢出现严重困难,钢材大量积压,货款严重拖欠,被迫停开两座高炉,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经营亏损。面对市场的挑战,鞍钢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摆脱了被动局面。1995—1996年,在消化巨额外部减利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97年,又在消化21.87亿元减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22日,在纪念"鞍钢宪法"发表50周年暨"感动鞍钢——创新功勋人物"颁奖大会领奖台上,有一位拄着双拐的获奖者显得格外特殊,这位获奖者就是鞍钢信息化管理部软件开发中心主任蒋东明。  相似文献   

10.
早晨好,鞍钢     
1948年成立的鞍山钢铁公司创造过巨大的辉煌,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却显出了“老态”。2003年,共和国总理来到鞍钢,带来了国家的殷切希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挑战与机遇并存,鞍钢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强调:引进外资要迈更大步伐本刊记者杜梅萍胡鞍钢: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教授。胡鞍钢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被海外称之为中国新一代经济学家。自1989年起,胡鞍钢...  相似文献   

12.
正王崇伦,1927年出生,辽宁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从1948年到1978年的30年,王崇伦把自己的青春、才智、激情倾力投入火热的鞍钢建设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8月,王崇伦经亲属介绍入鞍钢轧辊厂当刨工。时年22岁的王崇伦,亲身经历从旧社会  相似文献   

13.
1 1952年9月,朱总司令首次到鞍钢视察。在市委书记韩天石、鞍钢公司副总经理华明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朱总司令首先视察了已经恢复生产的各厂。在立山薄板厂,朱老总指着原料板坯问工人:“这就是生产军锹的原料吗!”工人们回答说:“是”。束总司令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生产的军锹,满足了前线的急需,为抗美援朝作出了很大贡献,谢谢你们了!’在汤岗子温泉疗养院,朱总司令接见了孟泰、武玉兰、宋学文、王进忠、黄德茂等著名鞍钢劳动模范,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朱总司令还勉励全体劳模要更好地发挥骨干、桥梁和带头作用,在鞍钢的生产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中秋佳节之前,朱总司令到鞍钢东山宾馆慰问帮助建设鞍钢的苏联专家及其家属,并邀请公司领导和职工代表与苏联专家联欢。  相似文献   

14.
春天,总是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和期冀。对于50余万鞍钢人来讲,今年的春天格外令人欣然。 继去年鞍钢全面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实现了3.3亿元利润,上缴税金实现当年不欠后,今年首季生产经营质量效益明显提高,钢材质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单纯从数据上看,还称不上辉煌,但这成绩却是鞍钢人在永生难忘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下,通过前所未有的拼搏而奋争得来的。  相似文献   

15.
《党建》1997,(12)
振兴鞍钢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调查组改革开放以来,鞍山钢铁公司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既有遭受挫折的教训,更有走出困境的初步经验。1994年年底,鞍钢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经营亏损。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  相似文献   

16.
廖轩  党效  柯苑 《求是》1997,(16)
这是一篇抓住要害、深入研究,很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党的十四大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鞍钢靠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新的业绩,初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作为一个典型的特大型国有老企业,鞍钢的经验和鞍钢人的精神十分宝贵。像鞍钢这样的企业可以搞好,充分证明我国国有企业是能够搞好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曾这样评价胡鞍钢:第一为中央说话,第二为贫民说话。为中央说话,是指胡鞍钢的研究总是站在决策层的高度,并屡屡被决策层所采纳。为贫民说话,是指他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利益得失,并义无反顾地充当起他们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笔者前几年曾受组织委托,与当年见过周总理的老领导谷正荣、张羽等老同志了解情况、收集史料,参与撰写鞍钢1948年—1985年史志.在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面对壮阔.巍峨的鞍钢雄姿,缅怀周总理对鞍钢的殷切期望,对鞍钢工人阶级的亲切关怀,不由心潮起伏,深夜难寐,赶写此文.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初夏,国民党部队与我军在太子河两岸对峙。其时,被我军收复的鞍钢,部分工厂已陆续投产,搞军用产品。7月16日拂晓,敌人占领辽阳,鞍钢闻讯组织连夜撤退。作者时任小型轧钢厂厂长,后在鞍钢任厂长、党委书记等职。本文记叙的就是紧急转移这件事。——编者  相似文献   

20.
正孟泰(1898-1967),中共党员,生前系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副厂长、工会副主席。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前,鞍钢遭到严重破坏。为迅速恢复生产,孟泰带领工友们夜以继日地搜寻器材。同时,他建立起了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将收集到的器材及时分类整理,为鞍钢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组织了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