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2006,(6):37-38
近年来,公安县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抓手, 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公安县被认定为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2004 年公安被列为全省首批技术创新示范县;2005年,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被列为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区。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现结合全区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就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开始,余姚市在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机、水利等农技推广机构中,建立了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4.
着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行》2012,(8):13-13
一、建立科学的农业标准体系 1、农业标准体系。主要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农药残留及其有毒有害物质卫生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龙头企业标准体系等 2、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立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2,(8):19-19
处于农村一线的农技推广机构和直接面向农民的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神经末梢’,如果没有他们,即使省市一级的农业科研实力再强也难以将科技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因此,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对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炜菁 《群众》2012,(4):82-8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植入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制度安排,通常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具体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是以公共部门的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组成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多元化推广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但是,农业科技创新在促  相似文献   

8.
省市短讯     
《今日浙江》2006,(17):60-61
省情□浙江“三项措施”深化和推广农技体系改制创新。一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资金。二是着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科技进步。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是重视新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主体培育与示范。□浙江“四大农村水利工程”顺利推进。一是“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经过疏浚治理、堤防加固后,农村河道泄洪、蓄水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提高了河道两岸的防洪排涝标准和抗旱能力。二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近年来,浙江实施了481个面向农村的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规模145万吨/日。三是“千库保安工程”。上半年,…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3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认为:“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根本出路在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关键环节是推广;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体系,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一、我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问题在我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退出了乡镇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08,(24):25-25
科技创新,只争朝夕。 50年来,广西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挥汗如雨,奋勇前行。 农业科技亮点频出,支撑着我区农业发展。50年来,引进、培育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了一批区域特色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科学技术。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快、更好地将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到农民手中,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每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九三学社漯河农业支社社员围绕“当前农民最需要什么”这一主题,与其他农业科技人员一起,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改革服务方式,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开展了“百日百村”科技下乡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活动,为农民排忧解难,在科技兴农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开通“农技110”热线电话,及时为农民服务在警用“110”电话的启示下,漯河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的九…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1,(3):18-19
<正>我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种植、畜牧、林业、水产、农机五个行业的市、区、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技推广服务职能逐步从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组织健全、学科齐全、设施配套、能独立开展工作的业务实体,具备了执法、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综合服务功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现有的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当前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一些弊端 ,探索农技推广工作新途径 ,江西省丰城市农技推广部门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 ,通过与农民签订有偿承包协议 ,开展有偿技术服务 ,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激发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也提高了广大农民应用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们的成功实践 ,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必须转变观念 ,把科技作为农业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来抓 ;必须放宽政策 ,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必须夯实基础 ,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广西农业实现良好开局,据统计,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47.3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增长15.1%。广西农业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在2012年2月15日的全区农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一语中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科技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余新华  刘红峰 《求索》2012,(6):24-26
本文试图论证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特征,作为脱胎于传统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在概念上、价值上具有生态环境与自然自然资源的要素性。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纳入创新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多元与协调性、风险与高效性、公共与外部性等特征,为以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科学地融摄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由此,可进一步为建立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构模型,描述要素因子的内容构成、空间结构与动力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14,(6):56-56
福建省最近出台《2014年农业改革实施方案》。今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400万亩,占全省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26%;建设2000家规范化农民合作社,评选15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100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全面完成全省87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招聘500名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改革,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40家,培育土地托管合作社40家;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20家;对粮食产能区内土地经营权连片流转100亩以上种植水稻的经营主体,每亩给予100元奖励。开展土地确权登记,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今年在9个设区市各选择2个乡镇、平潭综合实验区选择1个乡镇、76个涉农县(市)各选择2个建制村开展试点。力争今年完成农村土地航拍调查工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组织全省4000家以上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创建活动,公布省级合作社规范社名录2000家,从中择定省、市、县三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00家。鼓励农户、农民合作社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作价入股农业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省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达到400家以上,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出台认定管理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制订《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市、县农业部门做好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和管理工作,认定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00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今年选送1.2万名村主干、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种养大户和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三年涉农专业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安排1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25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每个试点县认定100名。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完成87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招聘500名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各农业县遴选和认定2-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每个建制村遴选和培育3-5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示范辐射带动周边10-20个农户。开展涉农问题的专项治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执行村级组织“零接待”制度。重点监管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及搭车收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窦华富 《世纪行》2011,(9):22-22
一、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1、服务模式运行平稳,创建了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9.
黄佑安 《世纪行》2011,(2):43-43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乡镇农技推广部门是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保障粮食(农产品)安全的基石,承担着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与信息服务、对确定摊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11,(12):1-1
李文英是枝江市农业局退休高级农艺师,长期在农业科技第一线工作,曾成功培育出棉花抗病新品种,为提高棉花亩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退休21年来,她个人出资10万元用于农业调研和农技推广,常年下乡开展农技指导,先后义务推广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药、新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