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溺死是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及肺泡,阻碍气体交换,致使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生的窒息死亡[1]。水中尸体大多数属意外,少数属自杀,也有他杀后移尸入水而伪装自溺者。因此,对于水中尸体进行溺死诊断需十分谨慎。对水中早期(新鲜)尸体,根据溺死尸体征象,如蕈样泡沫、鸡皮样皮肤、水性肺气肿、肺肋骨压痕等诊断溺死并不困难,而高度腐败尸体因溺死征象遭到破坏,常难以判断。  相似文献   

2.
在溺死案件中,判断水中尸体属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作者曾遇到一全身被捆绑的高度腐败尸体,利用扫描电镜检测肺脏异物颗粒结合尸检结果和硅藻检验,最终为案件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6年某9时许,有人在某河边发现有一具尸体,尸体  相似文献   

3.
交通涉水事故多指水上交通工具或陆上交通工具入水或遇洪水所造成的事故,而事故致人落水溺死较少见,特别是死者在离事故现场1公里外发现溺死,尚未见报道。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硅藻检验用于他杀案件、意外死亡事件等几例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为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硅藻检验的结果,能够为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溺死的特殊征象对判断溺死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死亡方式的定性上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溺死都具备其特殊征象,笔者曾遇一例,无明显特殊征象,而通过案件的侦破来证实了其特殊的致死方式。一、案情资料2006年9月12日在某护场河南段的河道上发现漂浮着一具尸体,尸体背面朝上,呈俯卧状浮于河道中,该河段长2300米,上宽7米,下宽4米呈 V 字形。现场勘查该段河冲及河冲两岸均未发现任何异常迹象,该河段打捞也未发现任何可疑物证。  相似文献   

6.
溺死尸体打捞工作一直是困扰死者家属,公安部门的难题.可通过设计寻找水下尸体及物证的"水下搜寻器"Ⅰ型、Ⅱ型及搬运漂浮尸体的"充气式尸体承载器",帮助相关组织和部门更好地进行打捞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1项目来源"多联真空抽滤富集硅藻装置的研发及法医学应用"(项目编号:2012GABJC011)项目是2012年度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专项立项项目,由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2013年9月通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组织的验收。2研究背景及意义水中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一直是法医学领域中最大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我国每年水中尸体数以万计,仅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水中尸体就近3千多具。对于新鲜的水中尸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广州市刑事科学研究所近十年来法医尸检溺水案113例,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探讨,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文收集广州市刑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刑科所)1980~1987年8年间经系统尸体解剖证实为溺死的113例溺水案件,其中男性58例,女性55例,0~20岁31例,21~50岁60例,61岁以上22例。结果1.时间:113例入水时间月份各不相同,2~4月份29例,5~7月份41例,8~10月份28例,11~1月份21例。2.性别、年龄分布及性质:113例中,他杀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宜兴市2012年全年水中尸体的统计分析,结合水中尸体的特点,对水中尸体的处置与检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中浮尸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难点之一。目前,硅藻检验被认为是溺死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硅藻检验是采用强酸消化检材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形态学上对硅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识别,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PCR扩增检验硅藻DNA条形码,可解决硅藻的形态学检验产生次生污染问题,并能有效排除检材中腐败菌的干扰,可望发展为新型硅藻检验方法。本文论述了基于硅藻DNA条形码进行硅藻检验的分子检测技术,并探讨其在溺死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唐某,女,44岁,2007年12月21日被人发现死在自家厕所粪池内。经过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确认唐某为他杀。通过对提取送检的阴道试纸进行检验发现有精斑,镜下可见较多精子。经过DNA检验,侦查人员调查摸排划定的八名重点嫌疑  相似文献   

12.
在涉枪案件的现场勘查中 ,常常要提取枪支上遗留的手印 ,以供判断案件的性质 ,区分他杀与自杀 ,以及应用指纹认定嫌疑人。   1 案情简介2 0 0 1年 7月 4日 ,驻湛某部队一士兵中枪死亡 ,在尸体旁边遗留一支“五六式”冲锋枪 ,在枪机匣外表面上发现一枚微弱减层油污指纹。   2 该油污指纹的形成枪支在使用、擦拭、保养过程中 ,由于枪油的沾染而形成一薄层油污 ,当用枪者接触枪支时 ,手印乳突纹线将油污粘走 ,从而形成减层油污手印。   3 此类手印的提取技术难点3 1 理化显现方法方面虽然手印形成过程中乳突纹线粘走了一部分油污 ,但…  相似文献   

13.
落水后因冷水刺激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抑制 ,心跳骤停而死 ,称为水中休克死。由于此类死亡常无法正面证明 ,鉴定时应足够慎重 ,笔者工作中遇到一例 ,供大家参考。  一、案例刘某 ,女 ,2 8岁 ,广西籍人 ,生前随其丈夫在广东省英德市含光镇打工。 2 0 0 0年 1 1月 3日下午从其住处走失 ,1 1月 5日早晨有群众在英德市西牛镇小北江河水中发现其尸体。据调查 :刘某有精神病史 ,失踪前怀孕八个月 ,与其丈夫感情较好 ,也无其它被害因素。尸体检验 :全身穿多件衣物 ,衣着整齐 ,无破损。新鲜尸体 ,死者两眼结膜未见出血点 ,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0 5…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检案实践中,水中尸体由于受到船只撞击而形成外轻内重型损伤较为常见,但落水过程中因撞击水面而形成典型外轻内重的高坠损伤比较罕见,笔者现报道一例,并对其损伤机制进行探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刑侦技术人员在勘查中要强化现场意识,多角度、关联性地挖掘现场痕迹物证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综合运用于现场分析与推定。本文通过对一例误报为他杀案现场中中心现场、关联现场的痕迹物证之间各个疑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推定案件性质,经尸体检验及调查访问,与现场勘查的分析推定一一印证的案例,阐明了现场勘查中全面细致的痕迹检验和分析对于推断案件性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5月21日,在本辖区发生一起水中死亡案件,死者女性,上身赤裸,下身仅穿粉红三角内裤,尸体俯卧于内河水草中,尸体已高度腐败,由于尸体四肢有伤,当时案件性质无法认定。1.2法医学检验尸长155cm,全身露出水面皮肤呈"烤鸭皮"化,浸入水下皮肤呈苍白色;尸僵已缓解,尸体高度腐败,表皮剥脱,头发脱落,舌脱出明显,舌下有一裂创,舌前部有一弧形牙印,牙齿较白,牙釉质磨损不明显;颈项部未见明显损伤;双侧胸肩关节处各见一  相似文献   

17.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PSP)在法医溺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溺死研究中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PSP)的改变 ,可运用合成PSP探针和制备抗PSP抗体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异定性分析 ,此法在溺死鉴定中更灵敏、更科学。  相似文献   

18.
高坠案件指人体在高空坠落至地面造成伤亡的案件。目前看高坠案件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杀性质的高坠案件;第二种是他杀性质的高坠案件;第三种是意外性质的的高坠案件。三种案件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区别高坠案件属于何种类型的案件尤为重要。在发现高坠案件时要迅速开展走访调查工作,对周围的目击者进行全面的询问,对坠落的起点落点、尸体以及尸体的周围情况开展勘查工作,从中提取有效的物证信息,尤其是要对于现场的门窗以及尸体的坠落位置进行细致的检查,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坠落的通道轨迹,从而研究坠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度腐败的水中尸体检验是法医学中的疑难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宗已侦破的交通肇事、抛尸后的高度腐败的尸体的勘查检验、分析及侦破过程回顾,反思技术人员的检验、勘查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和相关教训。  相似文献   

20.
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中毒案件。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比较复杂,有投毒谋杀、服毒自杀和误服等灾害事故.也有投毒后用其它手段杀害或伪装自杀。据我市统计,自1985年─—1995年期间,中毒死亡尸体占尸体总数的9.8%.由于中毒案件的发生数量多,影响大,后果严重。因此对中毒案件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现就150例中毒死亡案件作如下分析。一、一般资料1.案件性质150例中,自杀109例,占72.7%;他杀11例,占7.3%;意外事故30例,占20%.2.年龄,性别,各种年龄均有,但以18—35岁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