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翟秋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1月,仅24岁的瞿秋白回到了祖国,不久即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他努力"应用革命理论于革命实践",对中国革命的理论作出了开拓性、创造性、奠基性的贡献.而特别突出的是表现在他对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根本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是他最早也是最完整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可以说翟秋白是我们党运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论理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给瞿秋白强加上“叛徒”等罪名,企图把他的名字从中国革命历  相似文献   

3.
<正>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著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肩负过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与毛泽东默契配合,投身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  相似文献   

4.
孙东河 《唯实》2002,(12):48-51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 ,除了从事大量的革命实践外 ,还留下了 50 0多万字的著作和译文 ,为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瞿秋白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宣传 ,同时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的论文集《自序》的第一句话就是 :“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前的今天,瞿秋白烈士在我省长汀县英勇地就义了。现在,我们在长汀县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并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揭碑,缅怀和追悼他的不朽的英名和巨大的革命功绩。此时此刻,我们向瞿秋白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翟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不久,又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是最早向中国人民真实地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情况  相似文献   

6.
青年瞿秋白曾经受到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存在思想交集,这为瞿秋白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到达俄罗斯之后,瞿秋白发现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调和不可能,最终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转变。之后,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主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从阶级本质看,民粹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式的革命主义";从思想特征看,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俄罗斯民粹派的革命实践,瞿秋白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析,认为民粹主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没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失败是必然的。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分析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着眼于中国也是农民国度这一国情,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教训,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党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瞿秋白同志,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迄今整整半个世纪了。我们怀着崇敬之情,景仰和怀念为寻求中国革命的真理,为开创中国革命的大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心血以至整个生命的瞿秋白烈士。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他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瞿秋白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21
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认识是逐步明确与加深的。邓中夏、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923年1月18日,蔡和森撰文,认为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新势力”,“是解救全中国人民之革命的真势力”。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确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生前曾几次到过哈尔滨,最早的一次,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50余天)来哈尔滨,是1920年10月16日,以新闻记者身份,赴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考察,探索俄国革命经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长汀县城一隅有一座高墙小院。小院里,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桂树郁郁葱葱,掩映着两间小屋,屋内潮湿而阴暗。革命先驱瞿秋白就义前就被囚禁在这里。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四大、五大、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过卓越贡献。在他的努力推进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以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他较早提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这一重要命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1899~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对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做了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在探讨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的同时,研究了党的建设问题。20年代初,瞿秋白为谋中国的新生之路,应《晨报》之邀,毅然踏上"俄乡"。在这片赤潮澎湃的土地上,耳闻目睹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革命胜利和人民幸福抛头洒血战胜内外敌人的壮举,称赞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他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劳苦大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它要求自己的党员必  相似文献   

14.
满地铺红心始甘,为君何法治民癌; 慷慨赴死原属易,从容就义亦何难. 1935年6月18口上午10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和理论家瞿秋白就是高吟着自己创作的这首诗歌,昂然走向国民党反动派刑场的.牺牲时,年仅36岁.瞿秋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艰难创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牺牲,他的崇高献身精神和在红土地上创建的重大革命功绩,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深受人民的景仰和怀念.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而且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作家和翻译家。早在“五四”时期,他就表示要成为一个人类新文化的胚胎,为文化革命贡献自己的一切。他由于担负了繁重的党的领导工作和思想理论工作,未能从事文学活动,但他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1931年,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表明,凡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总是在一旦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后,就遵循着它的基本原理,在为党为国为民的革命奋斗中百折不挠,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瞿秋白身上,这种革命精神表现得特别鲜明。从青年时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为止,他从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刻苦不懈的学习、探索,使他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瞿秋白的青少年时…  相似文献   

17.
出长汀城西门约一里许,在公路右侧可以看到一个不甚高峻的山岗,名为罗汉岭,山南向阳处斜坡上,挺立着一座高约三十米的纪念碑。这里,就是一代豪杰、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烈士殉难的地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一八九九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五四运动以后,以记者身份赴苏联采访。他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向中国人民介绍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当选为中共第三至  相似文献   

18.
1 1920年,瞿秋白作为《晨报》的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斯科。当时的苏联正值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经济十分困难。在苏维埃政府号召捐献时,瞿秋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金壳怀表献了出来,而政府为表达对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中国同志的革命友情,又回赠给他一块钢壳怀表。从此,它一直伴随着瞿秋白。  相似文献   

19.
四、对发展无产阶级诗歌的殷切期望瞿秋白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大目光,充分理解文学艺术对党的事业、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因此,他对创建和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在内)抱有满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和瞿景白、瞿坚白瞿秋白(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母亲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后改名为“秋白“。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