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初中辍学生研究——个案调查与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辍学的国内外定义进行了疏理和比较,探讨了上海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原因。本研究发现青少年辍学是一段历程,期间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青少年辍学行为的发生。本文还发现上海存在"隐性辍学"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文化因素 ,放任子女辍学是农民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3.
辍学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病理现象之一,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尤其是城市地区出现由非经济原因引起的辍学现象。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此类现象,并已形成较系统的学生"不登校"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对日本的不登校研究和我国的城市辍学研究做了比较和分析,并从概念、理论、实践和理念四个角度,探讨了日本"不登校"研究对我国城市辍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份出人意料的问卷调查结果:●当前导致农村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贫困,而是厌学●不少农村家长接受的教育观念只是城市的而不是科学的●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 我国有80%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农村,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决定着我国少年儿童总体发展水平。当前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河北省妇联联合课题组进行的“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亟待治理,农村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偏差。厌学导致辍学 …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少年愈演愈烈的辍学现象,本文从农民流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大规模的持续的农民流动带来了村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结构的深刻变迁,这对农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在城市的农村流动儿童所遭遇的生活和教育障碍使得农村青少年在文凭竞争中本有的不利地位愈加恶化。所有这些因素连同日益泛滥的功利价值现,致使很多孩子在学业受阻之后很快转向打工挣钱而非继续学业。  相似文献   

6.
尹志超 《学理论》2010,(13):80-81,84
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一直为社会关注,通过对东部一非贫困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在悄然发生变化:辍学阶段、辍学本质、辍学学生构成等三方面显现出新的问题。首先,客观辍学中,农村初中的高"届辍学率"转变为农村高中的高"届辍学率",即辍学阶段的转变;其次,农村初中的客观显性辍学转变为主观隐形辍学,即辍学本质的转变;再次,农村高中客观辍学群体中由"差生"辍学转变为中等生辍学,即辍学生构成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农村儿童辍学一直是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免费政策的实施对儿童辍学的影响并不明显。利用来自西部3省9县儿童和家长的数据,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年龄越大,辍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少数民族相对汉族儿童更容易辍学。母亲受教育年限、兄弟姐妹个数、学习用品数量对儿童辍学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学业成绩是影响儿童辍学最为主要的因素,家庭经济可能是影响儿童辍学的重要潜在变量,上学距离对儿童辍学的影响并不明显,过早寄宿会增加儿童辍学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厌学是目前技校生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技校生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面对技校生厌学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去探讨其形成的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的原因,并试图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来自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00万小学生辍学! 这个数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和不安。于是,以培养教育青少年为己任的共青团等四个部门联合发起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活动。一项以“希望工程”命名的构想正在实施。希望之火,唤起了千万人的良知和热情。  相似文献   

10.
郜家店镇属铁岭市经济欠发达的西丰县,这几年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去年11月,镇政府到西丰县法院申请,要求对辍学家长强制实行经济处罚。副镇长郑贵秋与西丰县法院行政庭庭长李虹向记者证实,这次被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辍学处罚的共有27位学生家长。李虹还说,自2000年以来,郜家店镇政府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的辍学罚款事件67起,涉及67户农民。此后镇里的辍学事件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2)
"性善说"是孟子对"仁"、"义"、"礼"、"智"的道德回答,对当今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网络犯罪、浏览和传播色情资源、放纵言行和深陷数字化迷宫等问题。以"仁"的思想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义"的思想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礼"的思想引导青少年约束言行、以"智"的思想引导青少年科学使用网络,是基于"性善说"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观点总结。  相似文献   

12.
"精酿啤酒"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形成了以中产阶层都市青年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借助布尔迪厄的"社会空间"和"区分"理论,考察都市青年消费者精酿啤酒的消费行为,分析精酿啤酒商品的设计、生产、消费特性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针对都市青年这一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趣味,区分出知识型消费者、品质型消费者和炫耀型消费者三种类型,以揭示当下社会分层中文化资本占优势的中产阶层的"趣味"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视角,探讨"闲散"青少年社会生态资产对其抗逆力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市444位"闲散"青少年的有效问卷调查,发现青少年家庭、朋辈和社区生态子系统的社会生态资产与青少年的抗逆力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发现,社会生态资产对青少年的抗逆力的"个人能力"和"接纳自我和生活"两个维度都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对"闲散"青少年的服务,除了针对其个人因素开展干预以外,还应设计出针对青少年社会生态资产的服务来促进"闲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90后"一代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90后"青少年总体发展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水平居中,学校生活方面发展水平较低。年龄、学校类型和城乡差异是影响"90后"青少年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时下对"90后"青少年的"标签化"论断,本文认为,应该将青少年研究视角从"问题"取向转为"发展"取向,将青少年看作有待开发的积极个体。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当今中国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当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到来时,一些原来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一夜之间变成了都市,以前的"农民"也一下子转换成"市民"。然而,身份的改变,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欣喜,倒是失去土地使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都市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山东省烟台市幸福二村就是这样一个"都市村庄"。经过多年探索,他们走出一条靠第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成功之路,其发展模式无疑会给其他村庄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严煤  占传忠 《团结》2007,(5):35-35
近年来,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人数出现增长趋势,显性及隐性辍学率平均超过30%,这一现象非常反常。按理说,随着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国各地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危房"改  相似文献   

17.
个体、家庭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编制影响青少年重新犯罪的"现实社会处遇"问卷,结合对青少年犯罪测量常用的"低自我控制力"和"家庭功能"量表,对在押的49名重新犯罪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低自我控制力""现实社会处遇"两个因素对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影响作用显著,"家庭功能"因素对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现实社会处遇"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改变"现实社会处遇"的情况,可影响到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同志曾将青少年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青少年加强包括毛泽东廉政思想在内的廉洁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强化廉洁意识、倡导廉洁行为、培养廉洁品格、引领廉洁风尚,不仅事关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一、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一)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廉尚洁,廉洁被视为"人之宝"、"仕之本"和"德之令"。"廉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6)
我国乡镇青少年中有一部分处于"闲散"的状态,他们大都具有厌学心理,进而造成不肯就学,拒绝就业的现状。本文通过对8名河南省S乡镇的"闲散"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基于查尔斯·扎斯特罗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对乡镇"闲散"青少年的厌学成因进行分析。之后,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指导,结合乡镇"闲散"青少年的厌学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改善乡镇青少年的这种"闲散"状态。  相似文献   

20.
<正>受国际都市研究、社会理论空间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城市理论影响,以及国内城市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激发,都市马克思主义受到国内相关领域的重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基础性的学术和理论问题,例如,如何理解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和意义,如何展开都市马克思主义研究。本文试图提出一种主张:地方性空间生产知识乃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标和表现形态。在我看来,"都市马克思主义"这个术语既不是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