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50年代前期,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定历史阶段。关于这一时期党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认识演变,学术界作过许多探讨,且多集中于研究毛泽东、刘少奇的有关论述,或比较他们观点的异同。对周恩来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则研究较少。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何时以及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和独特见解,为丰富中国共产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也作出了不应忽视的贡献。一、“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以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划线,在其以前,主要是1925——1927年,为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在其以后,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思想逐渐成熟阶段。本文仅就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思想作些粗浅探讨。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毛泽东早就注意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一些农民问题,对农民运动开始关注;“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认真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绝的主要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问题上,特别是在农民问题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有过一些令人难忘的亲切交往,凝结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成为党内早期历史上鲜有的一对良知益友。在瞿秋白诞辰100周年之际,特别叙述我党这两位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事迹,缅怀先烈,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4.
储天虎 《党史纵览》2013,(10):40-43
大革命爆发后,工农运动空前高涨,工农武装问题日渐被提上党的议事日程。如何正确看待和领导工农武装的问题,直接关系着革命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接触和认识工农武装问题,开始于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对于这一问题在认识上虽有某些偏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事业当前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分复杂,面临的现实问题更为棘手,这就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具备积极应对的智慧与能力。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各个时期取得重要成就的传家宝。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形成了重要的调研思想体系。陈云是开展N~_r-作卓有成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通过实例探究陈云调研思想,对于正视现今领导干部在调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领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接班人理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党的三代领导人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基本理论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宝库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在新世纪做好培养造就千百万接班人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科学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质、气质和素质,这就是所谓领导特质。一般来说,具备领导特质的人更容易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追随。一代伟人毛泽东就具有两个鲜明的领导气质,一是"虎气",二是"猴气"。这两个气质充分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革命斗争和成功的领导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8.
代际领导转换思想———邓小平对执政党领导理论的新贡献巩小军邓小平晚年面对着执政党领导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如何顺利实现由第二代领导人向第三代领导人的转换。鉴于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晚年主观上力求处理好代际领导转换,而实际上并没有处理好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朱荣兰 《世纪桥》2013,(14):14-15,83
游击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之一。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关于游击战争的大量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其他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中中央苏区时期是陈毅游击战争理论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旨在陈毅在中央苏区时期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因其对理论的孜孜探索和民主型领导方式,被称赞为学者型领袖。他的理论思想大多来源于1925年至1931年旅苏学习工作期间。旅苏期间的复杂党内外斗争环境锻炼了他的革命意志和立场,也使他认清了党内派别斗争的危害性。另外,张闻天在旅苏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苏联革命经验、中国革命前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回国后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丰富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第二,从上层建筑的视角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拓宽了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理论视野;第三,从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0,(10):50-50
1927年“八一”南丹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无产阶级第一支武装部队。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这些叱咤风云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回顾中国革命走过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艰难历程时,谁也不会忘记这务道路及其理论的主要开创者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这条道路开创之初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做出的独特贡献,以及其他所有老一代革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农武暮割据"理论又可分为早期阐述和系统论证两个阶段,瞿秋白是早期阐述的主要代表者,因此应该认为他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党内早期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1925—1927年的大革命中,随着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革命所及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瞿秋白发表一系列文章予以鼓励和支持。遗憾的是,革命形势在1927年4月骤转低潮,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明显体现,农民运动严重受挫。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农民运动的策略做出了深刻反思,并结合历史背景和革命现实对农民运动做出了进一步认识,为党开展土地革命和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瞿秋白作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十分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峥 《党的建设》2011,(3):62-62
顾顺章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早年在南洋烟草公司当工头,因为敢打敢杀,被当时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中共领导看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发展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和社会和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三代领导人在发展观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孙慧 《世纪桥》2012,(11):18-1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出发点,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三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动力理论进行分析,并指出它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6,(5):23-31
正王荷波于1922年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思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为他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打下了思想基础。随后,王荷波参加了中共三大、共产国际五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及八七会议,当选为党的领导人,与其他领导人一起为党的事业发展制定了多项正确决策。与此同时,王荷波也领导了党的地方工作,如担任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参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丰富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第二,从上层建筑的视角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拓宽了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理论视野。第三,从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