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与劳动者签订有某种协议,但名称并不是劳动合同,也不完全具备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在劳动纠纷发生时,该类协议能否被认定为劳动合同成为关键问题。文章在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各项必备条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不存在绝对影响劳动合同成立的必备条款,这些条款或隐含,或可事后协商,或由法律补缺,因此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各种协议便可认定为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成立。  相似文献   

2.
浅谈遗赠扶养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是“养老育幼”精神在我国继承法中的体现。从这一条文的规定中,呵以看出遗赠扶养协议具有如下特点。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它是扶养人和受扶养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便发生法律效力。双方都按协议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根据这个协议,受扶养人在世时,扶养人就首先对他承担扶养帮助的义务;在受扶养人死亡后,扶养人就可以接受遗赠。这就使之与一般的遗赠和附有义务的遗赠区别开来。一般的遗赠和附有义务的遗赠,都是单方的法律行为,都是在立遗嘱人死亡后才发生法律效力。而附义务  相似文献   

3.
在签订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之后,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为补充完善或修改原合同的具体约定而另行订立的《补充协议》、《还款协议》等,仍然是原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并非双方签订的与原合同无关的独立的新协议,因此,仍应当受原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约束。这既是对于合同当事人签约时真实意思表示的合理判断,也是有效解决当事人经济纠纷、避免当事人诉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所谓技术引进合同,就是我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获得技术,双方当事人依法所签订的一种协议。过去我们在签订技术引进合同时,有的由于双方在适用法律上的分歧,致使一些合同本来可以达成的协议而没有达成;有的由于我们不懂得适用法律的重要性,随便同意适用对方或第三国的法律,其结果为我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在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了,根据规定精神,谈谈技术引进合同适用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裁判摘要】一、股权的挂靠或代持行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法人股隐名持有。法人股隐名持有存在实际出资人和挂名持有人,双方应签订相应的协议以确定双方的关系,从而否定挂名股东的股东权利。对于一方原本就是法人股的所有人,对方则是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取得法人股的所有权,双方所签订的是法人股转让协议,协议中确定了转让对价以及所有权的转移问题的,不属于股权的代持或挂靠,可以认定双方是通过出售方式转移法人股的所有权,即使受让方没有支付过任何对价,出让方也已丧失了对系争法人股的所有权,而只能根据转让协议主张相应的债权。  相似文献   

6.
企业     
正海康威视与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刊讯】5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与海康威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会上,双方就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无人机管控等智慧公安项目合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双方本着风险共担,合作共  相似文献   

7.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对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法学分析的文章不少,但是,对于尚处于劳动合同订立阶段的双方当事人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承担什么样的义务话题相对较少,能否比照合同法之一般原理,即要约与承诺理论来诠释双方当事人劳动合同签订前之权利义务关系问题值得法学界关注。目前,我国每年400万大学毕业生,不少人签订了就业协议,这样的协议其性质如何,权利义务如何配置,本文借鉴台湾地区"雇佣内定"概念及其他国家劳动合同签订前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理论,对我国劳动合同签订前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进行法学分析,并对实践中之就业协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8.
隐名投资协议公证.就是公证机构根据隐名投资者和显名股东的申请,对双方签订的隐名投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依法作出证明。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商场日前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协议期内发生纠纷时,双方应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时提请有关仲裁部门或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请问这样的约定效力如何?能否算买卖双方明确约  相似文献   

10.
李珩 《法制与社会》2011,(34):59-61
劳动派遣双方的责任关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也直接导致了以劳动派遣方式用工的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带来一些争议。究竟在劳动派遣用工方式情况下,哪些员工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签订的双方应该是用人单位还是派遣单位。竞业限制协议的补偿金是否约定和给予对该协议的有效性是否有影响,各地的规定有何不同。本文借英国A.B.C.特选食品有限公司诉于女士侵犯商业秘密一案将以上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07,(9):58-59
我国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遗赠扶养协议可以解除。在解除遗赠扶养协议时,已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由双方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一鸣 《政府法制》2005,(24):24-25
新闻前缀哈市一对夫妻复婚后签订一纸协议,双方约定如果一方不忠, 则要赔偿另一方30万元等条件。近日,妻子通过调查公司拿到丈夫出轨的证据后,一纸诉状将丈夫告上法庭,要求履行协议。时下,为保护感情不出轨,夫妻双方签订此类“忠诚协议”现象开始潜流涌动,甚至某些“忠诚协议”还登堂入室,履行了公证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居民住房条件日益改善,房屋交易日渐增多,通过房地产经纪公司买卖二手房是购房者通常选择的方式,而作为房地产经纪公司与购房者签订的往往是格式化的买卖合同,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双方在把握公平、互利、诚信原则的基础之上,达成内容明晰的一致协议.否则不仅交易未成,亦会带来信用缺失的不良后果。前不久,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审结一起购房者起诉房地产经纪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因双方签订的系格式合同,法院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判定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判令房地产经纪公司返还购房者所交纳的定金。  相似文献   

14.
陈辉萍 《时代法学》2012,10(3):43-49
两岸正在磋商谈判投资协议,但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该投资协议存在一些不同于一般国际投资协议的问题,如协议的名称、目标、内容、争端解决以及协议与两岸法律的配套等,需要双方和两岸学者拿出智慧和勇气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法制与经济》2000,(2):33-33
我商场日前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协议期内发生纠纷时,双方应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时提请有关仲裁部门或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请问这样的约定效力如何?能否算买卖双方明确约定了起诉的具体法院?  相似文献   

16.
借款人与贷款银行在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之外,另行签订债权转让及资产委托管理协议,约定借款人受让贷款银行的债权并支付一定金额的债权转让费用,但不获取任何利益的,应认定该债权转让及资产委托管理协议系以变相收取借款利息等为目的。双方签订该债权转让及资产委托管理协议的行为系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依法应认定为无效;该行为所隐藏的收取利息的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7.
日前,金寨县青山人民法庭审结一起互换承包土地协议纠纷案。法院判令被告黄某继续履行与原告陈某签订的“换田协议”,并停止侵害原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1996年,土地二轮承包后,金寨县天堂寨镇叶畈村的陈某和黄某协商,将自己承包的6亩水田和黄某承包的4亩水田互换。1999年9月,双方签订了一份“换田协议”。在协议中,将互换水田的产量(双方互换的水田亩数不同)、位置均约定清楚,同时,两人还持协议向发包方叶畈村委会备案。发包方也在协议上签字同意。此后,双方在互换的水田耕种了4年,并按更换过的水田亩数缴纳税费。随着农村粮补政策实行,黄某…  相似文献   

18.
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李娟(化名),在2004年4月与北京一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很快,这家网络公司就为李娟办理了相关的进京落户审批、户口迁移、档案转移等就业报到手续,并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2004年12月,李娟与网络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协议约定:李娟因自身原因提出辞职,经双方协商,即日起网络公司同意与其提前解除劳动关系,且双方均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以下简称工资协议)的行为,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田小青 《检察风云》2013,(17):64-65
夫妻离婚时,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男方自再婚之日起给予女方一定的生活补助直至女方再婚为止。可男方再婚后,却单方毁约,那么女方能够凭手中的协议如愿得到协议中约定的生活保障吗?2013年5月5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合同纠纷作出了终审判决。有协议在手的女方,本以为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