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快乐主义幸福观和德性论幸福观的理论背景下,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思辨是最高的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以外在的善为补充,贯彻中道原则,以及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统一起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提出了其旨在实现人的价值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的幸福观。本文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理想三个维度对其幸福观进行解读,并总结出其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幸福的视域应囊括精神快乐及生态文明程度,幸福的生活是"绿色地创造"以及幸福的社会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希腊化时期,哲学家们由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个人幸福的追寻,认为实现幸福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心灵的宁静和无纷扰.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斯多葛学派的德性、怀疑主义的悬置判断是三大哲学流派的幸福观.这些幸福观表面上看起来内涵有差异,但仔细推敲却是殊途同归.它们体现了晚期希腊哲学的伦理化转向,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和高校德育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诞生的历史情境,马克思恩格斯把解放全人类和为劳动人民谋取幸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及生产关系状况的基础上,认为造成人的不幸福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指出只有在人类解放获得自由发展的时候,才会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和以往历史上曾出现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和追求幸福的科学幸福观,它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植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活动规律之上,把幸福的实现路径具体化、历史化。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创造幸福需要实践活动、以集体主义为着眼点、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劳动是幸福实现的源泉、消除异化劳动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实现幸福要对旧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具有区别于其它幸福观的显著特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索取享受与奉献创造的统一,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当代人们理解和追求幸福提供正确指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理论支撑,为当代幸福中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君子观”。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德行高尚的人,同时也是真正幸福的人,君子的幸福正是源于其德行本身。由此可见,孔子幸福观的实质是一种“德福一致”的德性主义幸福观,这种幸福观对当下追求幸福或者感觉不到幸福的人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人的正确幸福观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国民幸福指数,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哲学永恒的话题之一,也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幸福观植根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中,建立在对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基督教幸福观的继承与批判之上。马克思幸福观认为幸福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幸福,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不仅为人类幸福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且为实现幸福提供了具体路径。要理解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必须厘清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并从这个角度得到马克思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层面的东西,被不同时代的人诠释其深刻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至善。康德认为幸福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感受到幸福,就是感受到了愉快和福分。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幸福,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明确马克思的幸福观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康德的幸福观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住幸福观的真谛,对培育幸福观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劳动幸福论。他认为唯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源泉。幸福是社会整体良好状态的体现,是人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异化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痛苦。另外,马克思的幸福论也是一种全人类的幸福观,也就是幸福并不仅仅指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幸福观"体系,主张幸福是最高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德性伦理视野下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