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与一位下岗女工呼嗑,她说:为了救活企业,富余职工下岗分流势在必行,这是我能理解的。但下岗后由于缺乏实用性技能,一时找不到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生存的压力,心里实在焦虑不安。如果单位能够把再就业技能培训做在职工下岗之前,那可就太好了!这位下岗女工的一番话,不仅说出了她个人的心愿,也代表了下岗职工的心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深化、科技不断进步,不仅现在有大批职工下岗,而且今后也不断会有富余职工下岗。如何在职工下岗前就对他们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做到“先挖渠、后放水”,关系到再就业工程…  相似文献   

2.
提倡“内部消化”的精神河南张晶明厦门卷烟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坚持做到“不让一个职工流落社会”。这一做法很值得称道。国有企业“减人增效”,必然有一部分富余人员下岗。如何对待这部分富余人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所谓按“政策规定”,把他们推向社会后...  相似文献   

3.
来稿摘登     
下岗党员要做再就业的“领头羊”南京铁路分局丹阳车务段善政晖:对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下岗分流工作的大局,必须充分重视,教育引导下岗党员做再就业的“领头羊”。首先要对下岗党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保证组织关系不因分流而失控,管理不断档,教育不断线。比如,有的单位对下岗分流的党员建立专门的管理卡,经常了解其思想、工作和家庭状况,定期过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党员形象,做到管理到位。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思想教育。针对下岗党员的实际,除开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外…  相似文献   

4.
下岗职工的“自我再造”,是指从国有企业岗位上退下来的职工,为谋出路重新自我奋起,为实现人生价值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重塑自我的行为.这里,笔者就如何对待下岗职工“自我再造”现象浅谈几点看法.一、企业应互视下岗职工“自我再造”在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绝大多数职工下岗是企业为深化改革作出的有计划安排,他们中间很多是生产能手,甚至是先进工作(生产)者、科技工作者,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应看到,他们下岗不仅是大局的需要,更是对深化改革的理解,对国家困难的体谅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下岗后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八年的夏天,除了世界杯足球赛外,最火爆热门的话题恐怕就数下岗再就业了。“下岗牌包子”、“下岗工人服务队”,…··成了大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关注。我们要道一声:“下岗工友,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大批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下岗?应怎样择业?如何再就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振作奋起,有入困惑悲观,有人怨天尤人。需要指出的是,职工下岗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共生性,这是价值规律、竞争…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铁饭碗”为特征的旧用工制度打破,大批下岗分流人员进入市场寻求再就业机会。如何加强对这批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其技能并通过再就业工程安排他们到不同的岗位上去从事对口工作,使之再次成为宝贵的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了一个日益紧迫的社会问题摆到了各级政府面前。因此,加强对再就业培训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具有现实意义。二、浅析职工下岗原因及再就业不尽如人意的主要表现(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九五”期间劳动力年龄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十五大以后,各地对下岗分流、减人增效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经过宣传教育,广大职工也能较正确地认识到,搞市场经济,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部分职工下岗甚至失业,是正常的、必然的。但…  相似文献   

8.
李志恒 《学理论》2009,(27):1-1
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栗战书与哈尔滨市委常委班子集体谈话精神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盖如垠到道外区调研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要强化“自己出题自己答”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己出题自己答”,既是加快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开关”;既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要坚持“自己出题自己答”这一思想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激荡”“碰撞”中确保社会观念“多样化”条件下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与精神激励原则并重;突出三个重要群体;与时俱进,向创新要效益;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教育、道德养成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发挥整合威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减员增效,职工中反映比较普遍的是“一优三怕”,干部中尤其是基层的领导者反映的是“一忧三难”。职工中的“一忧三怕”是:担忧自己下岗,特别是窗口单位职工,担当的是服务性工作,下岗系数较技术性强的单位要大,因而忧心忡忡。一伯领导感情用事,有远近亲疏之分,让谁下岗谁就得下。二怕老实人吃亏,总是好哭的孩子喂奶多,往往工作吊儿郎当、表现不咋样的下不去,老老实实工作的同志反倒下岗了。三是怕一旦下了岗就很难再上岗,更回不到原来的岗位了,收入大大减少,后顾之忧很重。基层领导的“一优三难”是:担忧单位下岗指标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转机建制步伐的加快,职工下岗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工作也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据有关方面测算,到目前,全国企业下岗职工已达l100万人,而且今后三年职工下岗的趋势还要有所增长,仅国有企业就将有800万至1000万职工需要下岗分流。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而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工会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12.
下岗分流,是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朱基总理一再强调,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关系国企改革的“积极决策”。宏观上看,职工下岗不下岗,是~种组织行为,不是职工个人所能选择、左右的。也正因为职工下岗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企业改革的一种贡献,所以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才需要对下岗职工负起责任,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积极组织再就业。可是,最近常在一些新闻媒介或文章中见到这样的说法:“谁砸企业的牌子,就叫准下岗”、“庸人就得下岗”、“让不廉洁的干部下岗”等等。对“下岗”一词的这种用法,等于宣布…  相似文献   

13.
做好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就铁路系统来说,相当部分职工下岗、转岗分流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企业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好职工下岗转岗分流工作,确保改革的深入顺利进行。如何处理好这件头等大事,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首先是领导的认识要到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事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千百万职工、家属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一句话,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江…  相似文献   

14.
<正>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奔涌向前,伟大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无惧风雨,勇毅前行,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2020年将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偏远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成为家庭主要形式,养老更是面临着经费不足、精神关怀不够、医疗没有保障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保障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一要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承担起基本养老责任,同时,鼓励农民个人积极参保;二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农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三要多次层发展农村养老机构和设施,高标准建立养老院,同时,大力提倡和发展社区养老。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两个“首先做到”,说出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使各级领导看到了自己的责任。领导就是表率,领导就是航标。只要各级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那么无论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就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转变。 但“说到”易,“做到”难,尤其是要“首先做到”,就更是难上加难。 一是难在自己。一些人当了官,立马就觉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7.
笔者针对下岗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和国情,就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闲题,提出则下六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真一,采用“分解法”无分担责任、分解压力.再就业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集由全社会的对员形成强大合力求共同完成.温眈会涉及到责任分担和压力9解回回,使政匾、企业、社会和职工个人g目真钻井冈分担再就业的压力和责任:()下岗人员要目正确认识、g于面对现实、转变眈业现急.下岗是币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神正常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社会进坊和经折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们,所以对待下岗要后强Ic理承受刀,转变就业现急。(2)政…  相似文献   

18.
在减员分流、下岗再就业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做好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有两个:一要充分肯定分流下岗职工的双重贡献c所谓双重贡献,一方面是指这些职工曾经在岗位上以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有的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是指分流下岗职工承担了一部分改革的成本。许多人分流下岗不是由于个人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有问题,而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转制的需要,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正在开展的“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深圳人面对挑战的积极思考,也是深圳在迈向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前瞻性举措,是从积极的方面进行思想与观念的整合。重铸深圳精神,首先是重铸领导干部的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深圳精神很大程度上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的最直接、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也是重铸深圳精神的关键江总书记指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0.
减员增效是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减下来的人员如何重寻出路呢?我认为,下岗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再造优势,才能为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找准自己的下岗原因是再造优势的前提。美国哲学家哈特讲:“我偶然观察激流,发现水穿过和包围障碍的自然过程,总是从寻找最弱的障碍开始的。”遇到逆境要先从自身找原因。你下岗是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不高,还是体力状况不适应?是业务知识不精,还是客观条件不够?是工作能力不强,还是人际关系不佳?这样,只有找准自己的最大优势和致命弱点,才能确立自己下岗后的对策。其次,学好本领是再造优势的关键。从社会商品交换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