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20,(1):42-43
河南省各级工会大力组织动员劳模先进人物开展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和先进集体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县级以上工会投入资金1.0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60.6亿元,共有2.28万名各级劳模先进人物和4248家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参与其中,帮助农村贫困户10万多家16.17万人脱贫,培育劳模产业扶贫基地(项目)1100多个,30多万人受益。201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莅临河南调研,对全省工会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攻坚克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将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3.
乌蒙大地,正开新局。云南昭通,位于乌蒙山腹地,所辖11个县(市、区)中曾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脱贫攻坚以来,当地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近36万搬迁群众住进新居。一年多来,昭通在稳住就业、壮大产业等方面聚力施策,后续帮扶不停步,拓宽乡村振兴路,让搬迁群众有活干、致富有盼头,稳步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20,(3):65-66
安徽省总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开展"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打造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品牌,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诚实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提高政治站位,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省总工会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是我国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楚雄州组织基层党组织和乡镇干部职工等与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共同组成“十万扶贫大军”,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特色产业等,真抓实干,牟定、双柏等6个县已实现脱贫摘帽。  相似文献   

6.
浦超  字强 《时代风采》2020,(2):38-39
2019年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决定性进展,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搬迁入住86.64万人。山歌唱给党,赞扬新生活乌蒙之巅,金沙江畔,云南省会泽县脱贫攻坚战正酣。  相似文献   

7.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2020年11月14日,云南省扶贫办向新华社发布消息,怒族、傈僳族近日实现整族脱贫,至此,云南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挥别千年贫困,奔向美好未来。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因族举措,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以来,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因之发生巨变,“直过民族”逐渐摆脱千年贫困,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20,(4):15-17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全国总工会将迎来成立95周年:当前,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正担负着抗击疫情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两项重任。  相似文献   

9.
新年致读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1年,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多地发生的洪涝灾害,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排除万难,推进事业,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任务赢得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0.
殷雷  张怡 《时代风采》2020,(4):36-37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不言而喻,昆明市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研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稳增长,适时引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工业14户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50%)复工率为100%;40户骨干企业(产值占全市70%)复工率为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口径复工率为96.3%。  相似文献   

11.
“充满信心跟党走,我们共筑中国梦,脱贫致富奔小康,拉祜儿女齐欢唱。”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市专场现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脱贫群众代表李娜倮唱起了《颂党恩》,唱出了拉祜族群众幸福的心声。“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从过去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大大方方登台表演歌舞;从以刀耕火种、进山狩猎为生,到林下种植有机三七、发展电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拉祜族群众摆脱贫困、融入现代文明。2019年底,拉祜族实现整族脱贫,步入小康大道。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和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通知》(工发电[2020]4号),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20,(4):24-30
山东工会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文/山东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山东各级工会按照全总、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主动联系引领社会组织发挥专长,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在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和人民战争中展现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对100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在青海省考察时指出:“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20,(3):19-34
广东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第一时间要求全省各级工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省总领导看望慰问防疫和复工复产一线人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省对口支援湖北省荆州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吕业升在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线指挥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疫情最重的洪湖看望慰问一线医护人员代表。省总工会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6.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一辈先驱们用实践总结出来的话语,在地处边陲、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显得尤为实在而迫切。可以说,云南很多地方,脱贫攻坚成果的实现和巩固,人居环境的打造和改善,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一条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而这一条条连心路、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的背后,奋战着一群常年背井离乡、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抛洒辛勤汗水的铁路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杨静 《时代风采》2021,(3):25-25
2018年,云南“80后白发书记”李忠凯走红网络,所在的大姚县湾碧傣族傈僳族乡为各界关注。2020年,湾碧乡的贫困群众告别了世代都想摆脱的穷日子,全部实现“摘帽”。“‘摘帽’是我们的承诺,凝聚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湾碧乡副乡长廖向凯说,位于金沙江畔的湾碧乡是一个“少、小、边、穷、散”的少数民族乡,2013年的贫困发生率高达37.46%。在各方的努力下,如今脱贫愿景终于实现。傈僳族脱贫户虎勇祥对贫困有着特殊的记忆,他老家在巴拉村委会乜波罗三组,那里山高、坡陡,一家人在石缝里求生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20,(3):50-50
在疫情进入稳定期后,厦门市总工会通过包机协助企业接回外地职工返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19.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政府宣布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退出贫困系列。西盟县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效融合,贫困群众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双摘幅”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州、迪庆州维西县等地。傈僳族历史悠久,16世纪后从外地迁入怒江、澜沧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中,在此繁衍生息。因世代生存于大山中,傈僳族群众几乎与现代文明脱节,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傈僳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近年来,特别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傈僳族终于冲破了大山的阻隔,实现了从“千脚房”到安居房、从“鸟路鼠道”到“四通八达”、从刻木记事到4G信号全覆盖的转变。勤劳勇敢的傈僳族群众正摆脱贫困,迎来崭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