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涧 《实践》2006,(9):28-29
2006年,按照国家旅游局总体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狠抓规划建设,积极组织宣传促销,努力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全区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区入境和国内旅游人数平稳增长,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是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旅游工作的首要任务。一、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3)
<正>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在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之际,2月8日至9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我区首届旅游业发展大会,也是认真贯彻落实自  相似文献   

4.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新定位。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将旅游业纳入全盟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盟富民增收产业来大力扶持。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3%。规划先行打造精品早在2008年,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就制定了旅游强盟的两个五年规划,2012年,借元上都遗址申请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11)
<正>近年来。全区海事和水运建设项目投资逐年攀升,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水运市场繁荣发展。特别是随着自治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水上旅游迅速跟进,旅游船舶逐年增加,水上观光和水上漂流项目呈现较快发展趋势。全区现有水域面积约为1647万公顷,河流总长度6546公里,登记注册船舶751艘,内河通航里程2516.5公里,渡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4)
<正>2015年,乌兰察布市旅游工作以传播"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品牌、创建全国自驾旅游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凉城县旅游创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和创建全区品牌旅游景区为契机,突出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抓好重点景区建设,提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促销和行业管理,深化行业、产业和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建设京津冀、呼包旅游度假基地,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亿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形式。宁夏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已成为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也为实施沿黄城市带战略、打造"黄河金岸",推进宁夏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3,(17):2-3
正近年来,平罗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突破创新,积极在文化有特色、旅游有亮点、宣传有品位、队伍有活力、产业有突破上下功夫,先后荣获"2012—2015年度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旅游行业文明诚信单位"、全区旅游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平罗县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4,(1)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业发展新定位,将发展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定位为自治区着力打造的"五个基地"之一。这必将推动自治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区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全区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水平、质量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年到2012年,我区旅游业各项经济  相似文献   

11.
贵阳和全省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1995年与1990年比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29.67倍,年均增长27%和96.9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增长2.68倍和14倍,年均增长29.77%和71.88%;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1.64倍,年均增长26.97%和1倍。这些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1995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数7.27万人次,占全省的53.38%;旅游创汇2239万美元,占全省的77.2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720.45万人次,占全省的41.09%;旅游营业总收入4.9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51.41%,始终保持着全省旅游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碧江区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六大行动,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目标。今年1月至9月,全区共接待游客595.07万人次,旅游收入61.37亿元,同比增长40.26%和155.6%。10月17日晚,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广场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舞台中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3)
<正>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内蒙古"建设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以及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定位和要求,呼伦贝尔市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最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抓,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实力强、带动作用大、质效水平优、综合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一、深度挖掘呼伦贝尔原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呼伦贝尔高平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三大板块共同汇  相似文献   

14.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09,(7):18-18
宁夏实现投资增长"开门红"近日,记者从全区投资建设领域扩大内需部门联席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初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的各项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3)
正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吹响了旅游业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号角,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关键时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形势。乌兰察布市全面贯彻全区第十次党代会、全区旅发大会精神,顺应高铁时代、信息时代、大众旅游时代到来趋势,依托生态、区位、气候、文化及草原资源等优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进程,培育发展旅游支柱产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一个区域文化底蕴越深,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就越强。石家庄市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要想实现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文化旅游联袂"原则,同时坚持规划至上,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与规划管理水平;加大基础工程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苦练内功,狠抓旅游人才梯队建设;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及宣传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均生 《发展论坛》2000,(12):47-47
日照市东港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北靠青岛市,南接连云港,区内海滨林带和金沙滩绵延百里,文化古迹星罗棋布,海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没有污染,近海水质和大气质量均保持一级水平,被内地游客誉为我国东部最纯净的海湾。几年来,东港区区委、区政府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确立了以旅游兴东港的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规划引导,规范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3)
<正>2月8日至9日,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隆重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加快旅游发展作为富民强区、转型升级的大战略,拓宽视野、开动脑筋,学着干、比着干、争着干,尽快形成齐抓旅游、大抓旅游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主持并作总结讲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到会指导。李纪恒在讲话中指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增长点。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这个方向的探索、努力,在贵州具有多种典型示范意义。最近五、六年来,贵州省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出现了年均增幅近30%的增长,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成为不可撼动的支柱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展示了旅游业对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契合了国家对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的定位和期待。正是这样的定位和作用,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显  相似文献   

20.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山地旅游大省,让山水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今年一季度,贵州旅游总人数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5%,旅游总收入975.28亿元,增长38.1%,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和15.9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将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业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把旅游业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