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出现的SARS肺炎、禽流感、鼠疫、埃博拉、尼帕病毒等78%的人类新发传染病,均与野生动物有关。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这些话题频频在热搜出现,呼吁大家不要食野味——拒绝野味的100个理由、蝙蝠尽最大努力长得不像个食材、对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说不、滥食野味的野蛮要用法来治、禁食野生动物争做自律青年、禁食禁猎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2.
拒绝舌尖上的"野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刻不容缓。从"谁执法谁普法"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普法活动,到教育机构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善待动物"意识,再到各界人士身体力行,依法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国一直在路上。今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国野生动物利用产业按下了"暂停键"。  相似文献   

3.
《人民法治》2020,(5):1-1
中国法学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动员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加强对依法防控、复工复产、公共卫生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的调研攻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法学会、各研究会组织广大会员围绕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法律角度防止滥食野生动物、依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跨境流动中疫情输出或输入等问题集中攻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多种形式就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20,(3):65-66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广州不少餐馆当街摆卖野生动物,不少是国家保护动物。"野味"是公款吃喝餐桌上的常客。"吃野味"成了粤人摆阔的方式。少数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默许甚至保护,助长了此类消费。(2月9日《人民日报》)近年来,虽然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呼吁禁止滥食野生动物,保护人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明文规定。然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家住江苏省如皋市的“环保卫士”陈进冬,20年拯救野生动物121万只(条).从而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其锲而不舍、善待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重大疫情往往是与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密切关联的,从黑死病、血吸虫病、艾滋病到SARS和NCP,概莫能外。人类总结出的防控这类疫情的办法就是要么通过消灭有害野生动物来阻断距离(如鼠类和钉螺),要么对不能够或不宜消灭的野生动物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8.
毛亚楠 《方圆》2020,(3):14-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中国人过了一个五味杂陈的新年。此次疫情是继2003年的SARS后新一轮的公共卫生危机。而根据国家疾控部门和专业研究者的初步信息表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与毫无底线的野味贸易不无关系。痛食恶果的人们,一面仓皇应对,一面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注到自身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9.
近来,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滥捕滥吃野生动物的状况。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全国部分城市中有2.81%的人常吃野生动物。对广州市民同类调查则显示,经常吃的占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客们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为增加营养,有的则是为了显富。而无论食客出于什么动机,酒店经营者往往以野味作为提升档次、招徕顾客的经营手段。因为暴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肆宰杀野生动物。有关人士呼吁——  相似文献   

10.
花蕾 《中国审判》2020,(5):24-27
人民法院依法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是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10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妨害传染病防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及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犯罪。  相似文献   

11.
杨帆 《中国审判》2020,(4):12-16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据专家权威发布,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被高度怀疑与野生动物交易相关。而从全球范围看,这并非第一次,SARS、MERS、埃博拉背后无不有野生动物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业务文选》2013,(23):35-39
1.2013年1月2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1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是指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  相似文献   

13.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全社会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日益强烈。由于当前还存在野生动物犯罪案件频发,野味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执法司法监督的途径有限等突出问题,预防类似疫情的发生还存在漏洞亟需解决。因此应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源头治理中的作用,利用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等方式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法律威慑力,堵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漏洞。  相似文献   

14.
与往年春节的热闹祥和不同,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野生动物传播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并向全国蔓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食用野生动物,成为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新冠病毒肺炎暴发指向野生动物交易与食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并非疫情第一次指向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5.
王玮 《人民法治》2020,(3):32-33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再遭口诛笔伐,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教授。他认为,这次疫情可悲地反映了人们在“非典”17年之后,“好了伤疤忘了疼”,在野生动物利用方面一错再错,同时也暴露出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韵石 《法人》2020,(3):22-23
"吃野生动物本来就是人类的陋习,以前没东西吃,吃这个吃那个。现在何必吃野生动物呢,因为冠状病毒常常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这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讲到的。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猎捕、食用野生动物所引发的各类疾病包括鼠疫、非典、MERS、埃博拉病毒等,但并没有让很多人记住教训。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认真制定、严格执行"舌尖上的禁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猎枪·猎事     
这些年,一提猎枪二字,人们就自然地往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那儿想。 猎枪被打上了不光彩的印记。 可是,回过头来想,若是没有猎枪,就会杜绝乱捕滥猎了吗?症结不是有没有猎枪和猎枪的多与少,而是人。 全国每天的交通事故1000余起,能怪汽车工业发展得过快吗?烧火棍和菜刀也有可能成为杀人犯罪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主要建立在公共安全与生命伦理两大法理基础之上:前者侧重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风险规制,是一个功利性标准;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维护,主要为伦理性标准.现实中,对"野生动物"概念范畴的理...  相似文献   

19.
哲人有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以为,能否在灾难中获得进步的补偿,还要看人们能否去读懂读透灾难的由来和去向,去共同铭记抗灾中的人物和故事,去深刻汲取反思到的教益和启示。疫情袭来,人性在闪光岁末年初,一场噩梦般的疫情骤然袭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无情肆虐。转瞬间,它便颠覆了城市乡村辞旧迎新的平静生活,刺穿了无数家庭欢乐团圆的祥和景象。  相似文献   

20.
依法战疫     
《方圆》2020,(3):44-45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2019年12月8日,一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病,这是官方通报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一场全国规模乃至跨国际的战疫行动迅速展开。但在这场疫情大作战中,也有一些诸如诈骗、造谣传谣、哄抬物价、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等违法犯罪现象不时被爆出。在各类涉疫情案件中,妨害传染病防治、妨害公务、伤害医务人员、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刑事犯罪现象,以及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益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