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建构是指国家能力的增强和权力扩张的过程,它所描述的是近代西欧各国在中世纪的政治基础上建立主权独立的中央集权式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在战争和地缘政治压力的驱使下,西欧各国的中央政权开始向基层社会进行渗透,加强控制,逐步剥夺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以实现中央政权对地方社会的直接统治。而将近代西欧国家建构的历程与中国相比照,则无法逐一对应。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建构起中央集权的直接统治,国家政权虽然没有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控制能力,但却拥有进行大规模社会动员和强制干预的能力。与西欧相比,除未形成"民族"认同外,中国早于西欧千余年就已建立起类民族国家的政治结构,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进程很大程度上是民族国家的重构。因此,对于当今中国的国家建构而言,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由"民族国家"建设向"民主国家"建设的转向,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达到"权威"与"民主"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监督国民党兑现民主宪政承诺,是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概念确立的历史根据。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民主党派实现了从对西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及政党制衡理论的信仰到对人民民主主义的选择,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概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对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是权力的一种形态,是"没有权力的权力".合法性是任何政权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不少文本倡导在民主化的基础上建立宪政制度,制约政府的权力,建立有限政府."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它表明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大力加强合法性的四大要素中的传统传承、意识形态、主权在民的培育,以建构、加强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国会的"中国帮"在对华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中国帮"的成员构成和特征;进而分析他们竭力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援助国民党、反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中共政权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主要"援华"活动;最后对"中国帮"在对华政策中的作用进行客观详尽的分析,并对"院外援华集团"与"中国帮"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乡村是中国文化基因原生之地,其内在的文化网络是乡村善治的基础。晚清以来国家政权的下沉,逐步改变了乡村的权力文化网络及"双轨政治"治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的乡村运动及政权建设,进一步消解了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外在形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乡村治理中经济效益至上逻辑压抑了权利文化网络新生的步伐。后税费时代,发挥权力文化网络在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乡村善治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话语霸权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给中国造成了"话语困扰"。价值观是话语权的源泉,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倡导从身份与认同来认知社会,为分析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视角和可行路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应该依托于中国国家权力,并通过国家间主体互动区分"自我"与"他者"身份,批判作为"他者"身份的西方价值观,以此解构西方话语权,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指执政党凭借非权力因素和非暴力手段,通过其意识形态、纲领政策、组织架构、执政绩效及其公共形象的积极影响,使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接受执政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人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从维护政党的政治功能来说,"如何维护和加强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政权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更是执政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胡伟《三个代表:党的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坐标》,  相似文献   

8.
"三三制"政权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协商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其建立和推行实现了民主选举与广泛协商的有机结合。协商民主性、多元参与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开创性与务实性是"三三制"政权的突出特点,其建立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民主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三三制"政权的创建历程,并在总结其历史特点和分析其创建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三制"政权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特的双重双轨体制在建国初期政权巩固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初期"追赶式"经济发展阶段体现出明显优势,但伴随而来的党政权力一体化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二元化的国内外环境加剧了权力集中的趋势,部分权力"吸纳"了监督力量,导致权力监督部门效能弱化甚至无作为。从我国监督困境入手,探索当前体制下党政权力通过何种途径影响监督行为、消解监督功能;作为确保权力正常运行的一维,监督力量同时受到部门利益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党政权力从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以及文化心理方面部分消解了我国权力监督部门的效能,如何解决当前体制下权力监督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推行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中弱者的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韶彬 《外交评论》2007,2(3):87-96
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国家,在具体问题领域并不必然处于同等的弱势,甚至处于优势。这种情况何以发生?本文在评述和借鉴既有的主要的权力分类基础上,基于国际权力来源的不同,提出一种关于国际政治中弱者权力的分析框架,认为自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派生性权力构成了弱者在具体问题领域权力的要素。具体问题领域权力的对比比总体权力对比,能够更好解释该问题领域国际政治的进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使党转变领导方式、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三三制"的实行,使党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三三制"政权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民主联合政权,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三制"政权的创建与实践,适应了当时国内社会各阶级、阶层关系发展的深刻变化,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各抗日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有效化解抗日根据地的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促进新中国的诞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新时代改善党对政权的领导、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执政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正确处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严治党管党,发挥执政党在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中领导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都在用手中的权力去谋事和决策,这种权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国家和人民赋予了领导者权力,在充分利用这些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同时,领导干部更要注意结合权力以外的非权力素质处理事务,谋划发展。领导干部的非权力素质通常表现为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谋事能力、处事方式、人格魅力、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开拓进取精神和工作创新能力等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我们分析国际关系和实现国家利益都有很大帮助.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探讨"软权力"的文章有一些,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地探讨"软权力"的著述.如何理解关于"软权力"的理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怎样从国际关系现状的角度分析"软权力"理论的现实意义,这对深化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创建的现代国家雏形,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物,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国号、政权体现人民性,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为人民代表会议。党建国家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政权的合法性乃根据"民力",尤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试行了局部执政,赢得了人心,既成为根据地人民凝聚的核心,也对国民党统治区民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延安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关于根据地政权理论的一些基本精神,奠定了当代国家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今我国政权建设值得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萌生于中国共产党为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开展的党派协商合作实践之中。"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新兴政权模式。"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政治形态,是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初步实践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执政方式。本文试对执政方式中的“全面执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掌握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全部权力是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基本方式执政是指特定政党对一国国家权力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中央层面上的国家权力的掌握,执政方式则是指政党控制国家权力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还是半总统制,从通约的意义上说,凡是掌握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中的一权即中央国家行政权力的党就是执政党。由于各国政权组织形式的差异,执政党在议会中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在议…  相似文献   

20.
现行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机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为了提高乡镇政权的施政效率,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尝试,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模式:只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只直选乡镇长;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 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再由书记提名组阁.这四种"直选",虽然对基层选举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扩大了干部任用的民意基础,但也在冲击和突破现行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机制,带来了乡镇政权权责关系的混乱和冲突.在这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体化公推直选"改革设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建构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新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党风民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决策参与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