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戏有戏     
正"戏剧绝对不能离开舞台,只有在舞台上它才具有生命,才能和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在院长刘侗的带领下,北戏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排练教室里,京剧专业的学生们一板一眼地排演着《霸王别姬》,指导老师时而从旁指点。  相似文献   

2.
濠城镇位于安徽北部的固镇县城东24公里处,为四县(五河、泗县、灵壁、固镇)交接之地.濠城史称"垓下",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二0二年楚汉战争后期,楚霸王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逃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两军展开决战.汉军夜唱楚歌,楚卒相继亡去.项羽闻之,疑汉已得楚,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爱妃虞姬深明大义,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相似文献   

3.
濠城镇位于安徽北部的固镇县城东24公里处,为四县(五河、泗县、灵壁、固镇)交接之地。濠城史称“垓下”,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二○二年楚汉战争后期,楚霸王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逃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两军展开决战。汉军夜唱楚歌,楚卒相继亡去。项羽闻之,疑汉已得楚,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爱妃虞姬深明大义,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项羽见大势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围,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自刎乌江,年仅31岁。  相似文献   

4.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别解——兼论《伐檀》的主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魏风·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诗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诸家解说各异。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是认为“不素餐兮”是反问句或反语。二是认为“素餐”为“素食”,“不素餐”即“不吃素食”。这两种说法不甚妥贴。现略述管见如下。 《诗经》中类似“不素餐兮”的句子凡十二例,均为否定性的陈述句,而非反言句式。如“不我活兮”,“不我信兮”(《邶风·击鼓》)《毛传》“不与我生活也”,《郑  相似文献   

5.
《大风歌》与汉初政局张林祥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九江王英布,会缶一役,英布败逃。刘邦乃命别将继续追击,自己则绕道返回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沛。他大宴家乡父老,恣情饮乐,尽显作为帝王衣锦还乡的尊荣。酒酣,自击筑歌唱:“大风起兮云飞...  相似文献   

6.
根据《天问》中“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和《离骚》中的“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而舞韶兮”等记载,可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九歌》这首古乐远在屈原之前就早已在楚地流传许久了;二是,屈原在作《天问》写《离骚》之前就已经很重视《九歌》,甚至可能已经改写完《九歌》了。这就是《九歌》写作时代最有力的内证。 《天问》和《离骚》还说明《九歌》是夏人流传下来的一首夏歌。《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说:“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  相似文献   

7.
郭嘉 《淮海论坛》2009,(2):43-44
“项籍者,下相人也(今宿迁西南),字羽。”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死于公元前202年,他南征北战,东荡西除,叱诧风云,戎马一生。生时英雄盖世。死时坦荡壮烈,纵观历史.成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典范。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从唯物史观出发.项羽的产生离不开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时代推出了项羽.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达人"一词在网上很热,其实,它很早就在汉语中出现了。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通达事理之人,如: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左传·昭公七年》)二是豁达豪放之人,如: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汉·贾谊《鹏鸟赋》)三是显贵之人,如:宏材继出,达人间峙。  相似文献   

9.
《离骚》的“骚”字,历来的解释有忧愁、牢骚、诉说三种。但都不能解通。因为:“骚体”是一种文体,但并不是这种文体的作品每篇都写了忧愁、牢骚、诉说。若解作“象《离骚》那样的文体”,又不符合客观实际。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说楚国“民间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必用巫歌.《九歌》就是巫师祭神的歌曲。又巫师行术,唱禁咒词,句尾用些(苏个切)字。民间歌唱,句尾带兮(音同侯字)字。屈原作《离骚》、《九歌》,弟子宋玉作《招魂》,都是用楚方音,修改民间流行的曲调,变成新创造”。可见作为骚体特征的句尾带“兮”、“些”的民歌体,早在屈原以前已在楚国民间流行了。那么,古代楚国方言是否将“歌曲”称为“骚”呢?确实是这样,并且这种读音还保留在现代苗  相似文献   

10.
"包容",可以连起来读,也可以拆开来认识,其中的含义值得再三玩味。我一直有一种感觉,中国哲学的根在《周易》,在那个阴阳鱼构成的动态八卦太极图里,万物应时而变,无所不容。"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这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思维方法。人间万物的变化,被巧妙地安排在"圆  相似文献   

11.
闺中既以深远兮,哲王又不寤。 ——《离骚》 在屈赋中,“闺中”仅此一见。纵观古今各家对“闺中”句的理解,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以王逸为代表,释闺中为王宫,即楚王所居宫殿,《楚辞补注》以前都如此;另一派以朱熹为代  相似文献   

12.
詹鹏 《传承》2011,(30):32-33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一段名言:"不研究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当然,这也不是说,不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根本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但是,理解了黑格尔的逻辑学,特别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可以使我们更懂《资本论》中各范畴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  相似文献   

13.
省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赵本夫经过10年准备、10年构思、动笔3次,前后废弃了近20万字之后,终于推出了他的系列长篇小说《地母》的第一卷《黑蚂蚁蓝眼睛》和第二卷《天地月亮地》。近日,这两本书已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收入"布老虎丛书"。作为省作协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的赵本夫,80年代初,曾以短篇小说《卖驴》轰动文坛。在如今流派纷呈、异军突起的文坛上,他不求"高产"也不追"新潮"可谓独树一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文坛上基本上是个独行者,并不在热点关注之内"。长期以来,赵本夫的心中时时牵挂着的是他的《地母》系列小说。  相似文献   

14.
蒋将  利明慧 《传承》2008,(16):50-51
《史记》不仅作为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著作,塑造了许许多多使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在《留侯世家》中,太史公成功塑造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这位传奇的人物:他刺秦王,得兵书,辅高祖,灭项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又功成身退,求仙学道,也留给了我们谜一般的张良。  相似文献   

15.
《九章》是《屈赋》中重要的篇章。由于时代久远,汉代人在整理《屈赋》时把它分割成九篇单独的文章,每篇文章(段)又加上一个小标题,使其变成了《九章》。其实,《九章》是《离骚》的续篇,是《离骚》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九篇文章的合撰。《惜诵》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这个“重著”就是针对《离骚》而言的,“重著”的文章与《离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记述了屈原经过的楚国东迁后几个大的历史事件,是《离骚》抒情、叙事的继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霸王别姬》是二十年代初,梅兰芳先生编演的一出新戏,叙述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他和虞姬的一段故事。许姬传先生曾谓:“梅剧中,《霸王别姬》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历史剧。”此戏载歌载舞,形式新颖,寓意深刻,引人入胜,当时由梅先生与杨小楼合作,首演于北京第一舞台,一演即红。在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屡演不衰,成为梅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1949年夏、秋,梅先生两度来北京出席会议时,这出戏还连演十多场。其中在长安戏院的10场演出里,它就占了4场。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次演出,原定剧目为《打渔杀家》,临到开演前,朱学范同志亲自打来电话,说出席会议的工会代表们为了剧目的问题专门开了一次小组会,一致要求上演《霸王别姬》。梅先生慨然允诺:“从多数,演《别姬》。”其后,在上海市庆祝解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仡僚"最早记载于黄闵《武陵记》,并有引文为证,但都未注明出处。梳理这些未注明出处的观点和引文,最早的是田曙岚先生,田先生也说他读过黄闵《武陵记》,但田先生也没有注明他读的是来自何处的黄闵《武陵记》。其他有这一主张的学者很可能是受到了田先生的影响。但仔细核对目前能找到的《武陵记》,其中并没有"仡僚"或者近音异写词,说明"仡僚"之称最早未必始于黄闵《武陵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对《路史》和吕思勉《先秦史》有关"犵獠"记载的误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8,(2)
正为庆祝《黄埔》杂志创刊30周年,反映《黄埔》杂志30年发展成就,我刊特开展"我与《黄埔》杂志"征文活动。征文对象:大陆及港澳台黄埔同学、黄埔后代,《黄埔》杂志读者及作者。征文主题:讲述您与《黄埔》杂志的故事,以及对《黄埔》杂志的深刻情感。征文要求:文章字数5000字以内。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请附上作者简介与照片1—2张,以及电话、地址、邮编等联系方式。如有条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政治教师在给学生讲《艰苦朴素》一课时,为了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讲了一则《一条皮带的故事》,说的是该校有一位语文老师五十年代中期在大学读书时买了一条皮裤带,后来,他怎样断了接,接了断,一直到现在还束在身上,整整用了三十年。这位政治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意是想借此说明艰苦朴素的精神。谁料,他的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表示异议。那位学生说:“我认为这位  相似文献   

20.
邱君德昌是我老乡,更是我大学时的同窗,我常叫他"老班长"。他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参加工作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诗集两本、长篇小说两部。最近,他捧出由海峡书局出版发行的诗集《山水性灵》,送我一阅。细细翻阅、品味他的诗集后,我的思绪里流动着一条名叫"乡愁"的暗河。乡愁是什么?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