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具有独立的品格与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传统,责任担当的具体品格是人格独立、毅力坚强、好学钻研、立人达人.高校民主党派多是学术上的主力军,应当担当高校学术进步与纠正学术风气的责任,对学术研究进行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给高校民主党派施展责任担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配合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努力培育可持续的中国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国民、社会组织、政府等多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必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主要由社会精英组成的中国民主党派,有责任也有能力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也是新时期民主党派发挥其作用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知识层次有极大提高,具有留学经历的人数增加,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他们具有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联系面广、影响大;思想意识主流好,具有强烈的学术责任担当精神;思想价值观念取向趋于多元分化等思想特点.为此,要高度重视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的统战工作,积极探索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工作机制,创新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帮助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从现实的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需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继续发挥监督作用;从政党功能来看,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民主监督,民主党派有责任、有能力在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 ,监督有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 ,是最有力的监督。搞好民主党派监督 ,是执政党的要求 ,也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定了各民主党派应担负起民主监督的历史责任 ;2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监督 ,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建立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加强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发展要求,坚持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庄严责任。  相似文献   

7.
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仍不够完善,使政党协商工作实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党协商的有效推进,民主党派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作为,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确保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与民主党派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独特关系——知识分子通过民主党派这一政治聚合体有序表达其政治倾向,实现其政治抱负;民主党派又因知识精英的良知胆识、智慧情操显示出诸多特点及风貌。循此可更深入地探究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及价值作用。几点思考:履行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积极表达其政治理想和诉求,不以夺取政权为目的,是中国民主党派的首要特点;民主党派以其政治视野、知识理性、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充分地发挥好参政党作用;民主党派成员要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政治素质、思想境界、知识视野、参政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方能适应时代对参政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工作前沿和发展源头,是团结引导成员和联系社会的纽带,是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支撑.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政治主导、责任基础和质量优先的价值原则,精准识别基层组织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的主流和枝节、问题的性质和程度等,进而从制度要求、组织属性、现实发展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主党派换届工作不仅仅是组织交替,更重要的是政治交接。对参政党一届又一届新的领导成员而言,政治交接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上届领导人要向参政党的后来人交接(传递)的内容甚多,而主要内容则体现在以下方面:交接光荣传统;交接政治方向;交接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政治交接中,责任交接重如泰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围绕政党制度建设、多党合作基础、民主党派性质、民主党派职能、民主党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关于政党制度,强调要更好发挥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关于多党合作基础,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关于民主党派的性质,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关于民主党派职能,强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批评,强调在提高政党协商水平中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首要责任;关于参政党建设,提出民主党派特别是领导班子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习近平关于多党合作的系列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社会经济正处在深刻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给社会管理和民主党派都带来较多新的挑战。民主党派如何做到既克服自身局限性,又在多党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中有所建树?解决此问题有如下路径:民主党派参加政权,积极促进改善民生;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协商,联系社会,促进建立民意畅通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民主党派进行调查研究,把握社会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方面分析民主党派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逻辑依据;阐述民主党派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目标体现在通过维护共同核心、助力共同繁荣、遵循共同价值、担负共同责任,铸牢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提出民主党派可以围绕履行基本职能、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日益加强,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民主党派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协商能力建设是时代赋予民主党派的使命和责任。提高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应着重处理好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与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民主党派智库队伍建设和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关系,处理好这几种关系有利于强化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本文从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入手,分析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的价值,进而从操作层面提出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同为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建制和发展的政党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政党协商的主导乃至领导力量,民主党派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从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对我国政党协商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探讨政党协商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加强民主党派主体性建设的现实启示,对于深化政党协商,推进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政党协商,必须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平等协商的关系,着力加强民主党派的主体性建设。一是维护民主党派的独立性,树立政党协商的主体地位;二是激发民主党派的主动性,承担政党协商的主体责任;三是增强民主党派的自主性,提升政党协商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进步性与广泛性是民主党派的两个基本特征。进步性是民主党派的本质属性,是民主党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在;广泛性是民主党派的表象属性,是民主党派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在复杂多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更要自觉保持进步性,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参政党能力建设,使民主党派充满生机与活力,永葆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具有精英政党的特点,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它的存在符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要求,为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确定找到了很好的切合点,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公众意愿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应对了各种社会矛盾,有效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政治运行模式。同时对民主党派而言,建设精英政党更体现着其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以及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决定其必然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责任。当前,民主党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党制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民主党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天条件;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疏通社会各方面矛盾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