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认识不到位,工作难落实。在部分农村,一些领导干部对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缺乏必要的认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二是干群学习少,干群关系松。一些村组长期不召开会议,不组织农民学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而使农民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疑虑和不正确的看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对公益事业发展消极,封建迷信、赌博活动泛滥。而个别干部以…  相似文献   

2.
王运义 《奋斗》2001,(4):36-37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人,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感到农村工作难做,一些地方干群关系日趋疏远;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帮助他们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增收。这就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本应以服务农民为本职的县乡干部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以致一些农民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像农村干部了".比如,有的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仍很严重,虽然工作在乡镇,但"筑巢"在县城,常常点个卯就没影了,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处置矛盾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了;有的县乡干部为了脸上有光,宁可把有限的资金"锦上添花"地用来修建乡镇的休闲设施,也不愿"雪中送炭"地把钱投向农村,农民眼看着许多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迟迟得不到改善干着急;有的干部把在乡镇或村里工作当做是"镀金",还没等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就急着往上级机关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九江市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市,农村人口达75%以上。九江农业曾经以“金花”(油菜)、“银花”(棉花)闻名全省,但由于全国主要农产品已进入由短缺转为结构性过剩的新阶段,农民增收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想致富而资金投入短缺。二是农村金融部门有放贷的意愿但又怕担风险。近年来,虽然农村各金融部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但由于个别农户生产经营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坚决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社会.生义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普遍提高。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全省经济的不平衡,农村及农民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缺乏真正的市场观念,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观念比较严重;一些农民精神空虚,缺少精神支柱,存在着“钱袋满了,脑袋空了,生活好了.人心散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沈立人认为“三农”问题有十个难点。 首先,农业增产。农业的增产和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和增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20年来,农业增长速度递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递降,有其必然趋势,但也带来深层次矛盾,之一是制约着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 其次,农民增收。增收本靠增产,而多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或许是“剪刀差”又有扩大,导致增产不增收。农业和农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不增收、不富起来,却在继续弱势化、边缘化,八九亿农村消费者和购买者这个世界最大容量的市场始终是潜在的而还不是现实的。 第三,农民减负。增收与减负是一个铜板的两  相似文献   

7.
《正气》2000,(8)
中共永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志冰撰文认为 ,今年以来 ,通过解决我市文学乡太吕村、东文学村两起群众上访问题 ,结合以往接待群众信访的工作经验 ,可以得出 ,当前容易诱发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民负担过重。由于我市农村经济还欠发达 ,乡、村两级一些项目是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草率上马的 ,缺口资金直接向农民摊派 ,导致农民负担过重。二是财务公开不到位。当前 ,仍有一些村财务公开不及时 ,公开程度不够 ,运行很不规范 ,群众很不满意。三是村组干部作风不民主。相当一部分村组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 ,民主意识不强 ,在开展工作中 ,…  相似文献   

8.
一些基层干部不能正视群众需求,工作方法欠缺,与群众难缺少共同语言,有的干部甚至处于失语状态:与农村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农村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农村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有的作风不实,方法简单,脱离群众,"交通条件好了,但离群众远了;通讯条件便捷了,但听不到群众声音了",这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9.
乡镇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同新形势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一些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带领农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理论水平不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不够。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大,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干部不善于结合实际,机…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1.
11月16日,省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综合生产能力已得到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 ,深化体制改革与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农村工作中深层次矛盾的杠杆农业、农村与农民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当前 ,我认为农村改革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深化。第一 ,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 :“深化农村改革 ,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但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少方法;有的思想作风不正、办事不公、简单粗暴,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党在农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税费改革、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税减免等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我省更是从2005年起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这项决策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但减免农业税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基层工作机制亟待创新。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承包纠纷增多。由于农业税的减免,农业收益增加,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回来,要求将私下转让给其他农户的土地收回;一些过去抛荒而被集体征用的土地,有的农民现在也要求收回或提高补偿费。这中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纠纷。  相似文献   

15.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人口众多,涉及面广,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过:“农村稳,天下安”。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失睦、紧张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最近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干群关系不睦有以下特点: 一、双方抵触情绪增加。乡村基层干部直接接触群众,是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基层政权的中坚力量。过去由于乡村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意愿,深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也能被群众理解。现在由于改革过程中诸多关系没理顺,政策不配套,法律不健全,干部为完成任务常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如强种强购,服务不落实,减负政策不兑现等原因,导致农民对完交公粮、计划生产,各种提留税费等软磨硬抗。遇此情况,干部便上门“拔钉子”,以至积怨加深,抵触情绪增大。农民编了一段顺口溜,足可说明:“干部下乡转一转,农民白供几餐饭。对上欺瞒对下骗,好事实事不愿办。”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发展问题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座谈会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我们抓发展,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更要下大力气去抓.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布局和海峡两岸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为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班子的带头人,也是农民致富的领头人,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广大农民群众中的职责.本文分析当前我市村支书队伍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的对策:一是构建培训机制是提高支部书记素质的有效逢径;二是多渠道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创新选拔任用机制;三是结合农村实际,完善村支书队伍激励保障机制,调动积极性;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处理好干部与群众关系。镇村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 ,他们与群众关系处理得好坏 ,必然直接影响到镇村工作的成败得失 ,影响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必然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无须讳言 ,目前我们有些地方农村干群关系有日趋疏离的倾向 ,干部与群众间关系紧张 ,感情淡化 ,甚至出现了对立情绪。那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 ,农村中干群关系疏远的责任在于我们干部 ,在于我们的一些镇村干部素质欠佳 ,执政水平不高。至今为止 ,我们的绝大多数的镇村干部都是“半…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这与广大乡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群众对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干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也时有发生。一方面,农民对干部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另一方面,干部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表现:部分干部作风不细,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