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祖国大陆《旅游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旅游合同于祖国大陆终于实现了规范化。而将其与1999年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新增有关旅游合同之法规则进行对比,可发现二者在总的立法体例、主要规制的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缔约双方一些具体权利义务的分配上仍有差异。如祖国大陆《旅游法》所规定的旅行社告知义务内容的明文化、因旅游者原因所产生合同解除权的列举式立法、旅游合同违约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缓和、惩罚性损害赔偿的引入;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债编规定的旅行社对旅游者购物瑕疵之协助及处理义务。而这些细微的差别也为两岸旅游合同法的相互借鉴与改进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旅游合同是旅游者外出旅游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手续,它可以维护和保障旅游者及旅游企业双方的合法权利和义务,特别关系到旅游者的切身利益和有效维权。本文通过对《合同法》中合同的概念和形式分析,探讨旅游合同应采取的形式,旨在完善旅游合同,保护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交易量的增加,旅游纠纷也大量增多。实践中纠纷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缺乏一个在权利义务、赔偿机制方面都公正明确的合同。另一方面,我国学术界对旅游合同的研究和讨论也相对较少。为了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主体,保障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着重阐述旅游者在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22):64-64
最高法:旅行社擅定“霸王条款”无效 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明确了旅游经营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旅游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请求法院认定该内容无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部《旅游法》重拳治理“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旅游乱象的法律是否会引起旅游业的“阵痛”?中国旅游自此能否进入“纯玩时代”?十月团费“涨势”已定九月游客“抄底”出游《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旅游是让游客取得精神享受为目的,旅行社的违约势必会造成这种目的的落空。然而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没有认可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为了体现对人的精神利益的全面保护,因此我国立法有必要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纳入到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中。  相似文献   

7.
自1970年订于布鲁塞尔的《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约》颁布后,制订旅游合同相关立法已成国际趋势。我国目前虽然尚无统一的旅游合同立法,但已拟定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室内稿)》、《绿色民法典草案》都对旅游合同做出了专门的规定,我国统一、系统、详细的旅游合同立法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所承担的担保义务主要有品质担保义务和权利担保义务。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是买方安稳获得所有权的前提和保证,是卖方的重要义务之一,因此,加强对有关国家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对于此义务规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旨在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卖方权利担保义务的规定作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9.
旅游合同为双方当事人约定而成立的双务契约。旅游合同的目的是为旅客获得旅行社的专业细致的旅行服务和期待的精神享受及休闲娱乐。本文所探讨的旅游合同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在旅行社或者旅游经营者在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未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或者为其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或者违反提供海景房的约定、偷工减料缩短预定的旅游时间等等,而不存在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的情况下,如何为旅客的精神损害提供救济的途径。通过英美契约法和国外立法例的比较考察,作者就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85条规定了卖方保有货物的权利,同时规定了保全货物的义务;第86条规定了买方保有货物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保全货物的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买卖双方如何正确行使法定的违约救济权利并履行违约救济义务,实现保有货物权利与保全货物义务的协调,是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11.
第七讲 债权     
一、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民法中的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请求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有权请求他方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其经济目的,他方有义务满足该项请求。《民法通则》第84条的规定,较为详尽地表述了债的内涵:“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相似文献   

12.
郭超 《政府法制》2013,(31):22-23
《旅游法》10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北京多家旅行社表示,在《旅游法》配套的实施细则出台前,他们暂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取消购物环节。  相似文献   

13.
“零负团费”是一种扰乱旅游市场、侵害旅游者利益的经营方式.我国通过一般法律、旅游专门法以及地方法规和规定等三个层面对它进行规制,其中《旅游法》是最重要的规制手段.然而,该法实施以来,治理效果并不显著.由于现行法存在漏洞、新旧法衔接断层等原因,“零负团费”以更加隐蔽的形式运行,强制旅游者购物等现象还大量存在.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旅游法》中规制“零负团费”的思路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允许旅行社指定旅游购物场所但限制购物次数、细化包价旅游合同必要条款、旅行社先行赔付责任制度与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衔接.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市场交易秩序的乱象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得以出台,这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规定》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权利配置的再倾斜,对规范旅游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有效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已经并且必将继续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文科 《行政与法》2007,(11):103-106
197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布鲁塞尔制定的《旅行契约国际公约》,比较全面地规范了旅游契约的主要内容。根据该公约的规定,旅行契约包括有组织的旅行契约和中间人承办的旅行契约两类;旅游契约的主体有三类:旅行业者、旅行业中间人和旅行者。而且公约中也详细规定了旅客与旅游营业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旅游营业人责任的限制与免除等。这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游合同纠纷中,旅行社对履行辅助人不符合旅游合同约定的给付应承担和他自己违约同样的合同责任。旅行社因公共交通经营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公共交通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仅负协助义务。但是,旅行社包机、包船、包车、专列等不属于公共交通范畴。  相似文献   

17.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  相似文献   

18.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木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20.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