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看这标题,也许读者会问:“有名字的人就是名人,岂不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名人了?”这话问得好,也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眼下不少影视文学作品在描写名人时,往往是英俊漂亮,事业有成,旺气冲天,总是那么曲折离奇、轰轰烈烈,让你向往,让你垂涎。然而,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却没有情节,有的只是生儿育女、锅碗瓢盆之类的细节。其实,如果沉下心来,将这些细节细心品味,相信许多人不难得出结论——这也是一部情节起伏、荡气回肠的连续剧。只可惜,被大家遗忘了。所以,今天我把有名字的“普通人”提高到“名人”的高度来认识,人们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名人和普通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爱情、婚姻。邓小平的爱情、婚姻问题,也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曲折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咱们中国,是很有些“陪读”传统的。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太子”而无学童陪伴左右,那书就读不好;又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说,耐不住寂寞的什么公子,如果没有“红袖”在身边晃来晃去,书也读不利索。然则“太子”有了学童,也未必能把书读好;公子加上“红袖”,更不知会闹出什么风流韵事。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陪孩子读书。小家伙儿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种程度上就取决于家长陪读功夫下的多少。如今又有一种新的陪读,以不才的孤陋寡闻,似乎还不曾见诸以往的记载,无以名之,姑且叫做“陪领导读书”吧。日前接到一位外省朋友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扫描中国"陪读大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就是孩子,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自理生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孩子们被冠上了一个新的称呼:小皇帝。他们上学有父母接送,作业有父母抄写,甚至值日,都由父母代劳。家长们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吃的苦,孩子不要再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5.
“六一”节前夕,《警察天地》杂志社的一位主编约我拍几张照片作封面用,当时没就什么我说拒绝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自己又不是什么名人,上杂志封面发行全国各地太张扬了。可是那位主编却说,有名字的人就是名人,这岂不等于把“名人”提拔到“普通人”的高度,真有意思。尽管我提出几条反驳的理由,无奈我的理由和语气都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等很多城市的艺术院所、著名高校、或者中小学校的附近,常有外来求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租房而居,过起了"安营扎寨"式的陪读生活。他们或者举家搬迁来此,或者父母一方陪同。平时,孩子上学,家长则就近打工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7.
陪读     
如今又有一种新的陪读,姑且叫做“陪领导读书”吧。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陪孩子读书。中央号召“讲学习”,我以为那个“讲”字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讲究学习、愿意学习、真正学习,不能整天让别人学习,自己不学习,光说不练,只作“脱口秀”;二是追究假学习者的责任,彻底清理假学历、假文凭。  相似文献   

8.
人生有很多意外,"种瓜得豆"就是一种。本来是陪孩子去学美术啊、音乐啊、英语啊等等,孩子没学怎么样,父母却练得有模有样了,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9.
"陪读可以理解,但不是最好选择"邱泽奇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陪读现象的产生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陪读现象说明,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学校教育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个传统也仍然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成为很多父母的目标。正因为千千万万的父母有了这样的目标,才使得社会的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督促子女接受教育,是于子女、于家庭、于国家、于社会都有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百万富翁关闭企业,做起"陪读父亲"据报道,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二的王小华,是2003年由万州实验中学考进来的。刚来时,其父母每周末都会来重庆陪女儿。王爸爸在万州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建筑公司。去年3月,王先生和妻子再三商量后决定,关闭自己的公司,到重庆另寻工作以照顾女儿。于是,资产上百万的王先生离开万州,来到重庆,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做一般职员,跟同事睡集体宿舍。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女儿。(《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5-07)  相似文献   

11.
陪读种种     
陪读,可算得是熟悉的陌生事了。熟悉,因为他由来已久;陌生,则因为它有变异而无常态。古人陪读,为士子所艳称的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但能否读进去却大可怀疑。唐人小说《李姓传》、明人传奇《绣襦记》里的郑元和就因李亚仙陪读而不能潜心于书本,害得李亚仙剔目自毁。尽管在文学创作中将此推向极端,但也示人以“红袖添香”的陪读似喜实悲。古人的陪读,还有陪冲龄即位的小皇帝或髫年储君读书的,作陪者是宗室子弟,虽年幼却犹知尊卑,不免战战兢兢,当然是苦差使,此后更可能因而卷入宫廷政治斗争,祸福难料。这种陪读,古人身历者既少,距离当代又远,…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生活中,最能吸引人的力量,最能激发人经久不懈的热情是什么呢?那就是事业。”陕西省合阳县委统战部长崔兰芳对“事业”的理解,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她认为,干任何事无论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个人是否作出了最大努力。人难以把握今生就要干哪一行,然而干哪一行就要爱哪一行,就意味着事业的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3.
石华 《天津人大》2005,(6):12-13
人大代表冯有为在沈阳市乃至辽宁省是一位高知名度的名人.他原来是一个普通人,做了几十年的学问,同时又兼职做了十八年人大代表.他之所以成名,是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普通老百姓把他捧到“名人“这把交椅上来的,是一种传奇式的成名.纪实文学<人民代表冯有为>在<北京文学>发表、又在<今晚报>连载之后,冯有为代表的业绩在全国不胫而走,为人们所景仰,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种瓜得瓜"模式有两个代表人物:"台球神童"丁俊晖和"钢琴天才"郎朗。其特点都是:父母根据孩子的天分设定一个成材目标,然后坚持不懈不达目标不罢休地努力下去,终于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15.
无论冬夏雨雪,清晨还是傍晚,在城市拥挤的公车上、地铁里,常能看见一对对母女或者父子匆匆来去,孩子身上或背着画夹,或背着某种乐器,父母手上也大包小包,从穿着上判断他们不是外地人,于是,不用问也知道,这又是赶着去学什么班了……下面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肖雨帆和他妈妈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相似文献   

16.
游览德国城市,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各具手艺和特色的“街头艺人“。目前,最流行的街头造型艺术是“真人雕塑“。“街头艺人“穿戴着各自特制的衣帽,涂上厚厚的油彩,几乎一动不动地立在街头,如同一尊人物雕塑艺术品。与石雕铜铸的名人雕塑不同,他们是五脏俱全活生牛的普通人。如果在他们面前放下一枚硬币,这种“雕塑“就会活过来,向您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绯闻     
央视春晚有句台词:"没有绯闻的名人,不是真正的名人。"央视春节晚会,有句台词说:"没有绯闻的名人,不是真正的名人。"中华数千年历史  相似文献   

18.
眼下不少影视文学作品在描写编制名人时,往往是英俊漂亮,事业有成,旺气冲天,总是那么曲折离奇、轰轰烈烈,让你向往,让你垂涎。然而,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却没有情节,有的只是生儿育女、锅碗瓢盆之类的细节。其实,如果沉下心来,将这些细节细心品味,相信许多人不难得出结论——这也是一部情节起伏、荡气回肠的连续剧。只可惜,被大家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底,我随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的"名人故居考察团"赴江苏考察,来到了诞生过储光羲、戴叔伦、段玉裁、华罗庚的著名城市金坛.金坛市内有一所华罗庚曾经就读的中学,现名华罗庚中学,学校内有一座二层楼的建筑,是为"校史馆",馆内辟有"华罗庚纪念堂",几间宽敞明亮的陈列室.  相似文献   

20.
如同台商纷纷到大陆做生意一样,在两岸交住日益频繁的今天,到大陆读书已经形成一股潮流,挡也挡不住。 在这股浩浩荡荡的大陆求学潮中,除了即将跨出校门的年轻学子外,也不乏名人赴大陆深造。到大陆读书究竟有多辛苦?要注意些什么以避免走弯路?且听听已拿到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的王昱婷、正在攻读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