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珍 《传承》2014,(1):63-65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涉及政治民主化的主体、程度和效果问题,而且涉及公民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承担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必须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内在联系中,去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一、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要求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市场经济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  相似文献   

3.
<正>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①赵紫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揭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政治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高度民土化,民主化同时也是当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作为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一切公民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此,党的十六大要求,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统一战线大有可为。政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这意味着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下简称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政治民主化的程度,而政治民主化的程度又影响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就二者的关系(以经济民主化为主)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求发展民主政治,这两者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了条件。因此,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就必须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必须深刻理解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实现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8.
十四大报告指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在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按照十四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9.
城区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城区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特征,增强城区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对于实现城区政治生活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一论述,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是一个在改革中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需要不断进行体…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小康社会水平的本质要求和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体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环节,体制问题是政治生活中带根本性的问题,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在改革中,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明确历史方位、价值取向和主要任务;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论断,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这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简而言之,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即由人民管理人民自己,所谓管理即决定政策…  相似文献   

13.
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14.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刁田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学说的新发展、新贡献。完整、准确地学习、掌握这一基本思想,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的特征 ,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观 ,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完整性完整性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首要的特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绝不是只言片语 ,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不仅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而且还阐明了目标和内容等 ,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方向、有保证、有中…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分紧要。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广和完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公开化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以对民主的科学认识为前提。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公开化和程序化,国家重大决策的民主化,进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及言论自由,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其发展和完善只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我们面  相似文献   

18.
许耀桐 《政策》2013,(1):55-5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题,深刻论述了我国的政治建设、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包含着许多新论点、新思路,梳理归纳起来,共有10个重大新论,其蕴涵的要义应予以悉心领会。1、"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对于保证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议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行进中,以深邃的见地、开拓的勇气对社会主义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预测和开创实践,创造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抉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动力支撑;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保障,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