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主人》2011,(3):25
泰姬陵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它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  相似文献   

2.
我们到达新德里时,距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还有几天时间。新华社新德里分社首席记者李楠同志建议我们一定去参观一下泰姬陵。他说,中国有句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到了印度,不去看看泰姬陵,就算白到了印度了。  相似文献   

3.
赵玫 《天津人大》2014,(7):44-45
泰姬陵,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最知名的古迹之一。它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杰汗为了纪念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兴建的陵墓,被广泛认为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珍宝和世界遗产中被广泛赞美的杰作之一”,印度诗人泰戈尔用极其优美的诗句盛赞泰姬陵是“一滴永恒的泪珠”。  相似文献   

4.
江亚平 《中国保安》2004,(22):18-2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印度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反贪行动,特别是针对政府部门公务员贪污受贿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年9月27日,是印度著名的泰姬陵落成350周年。印度北方邦为了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特地邀请了部分记者前去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市采访和遭遇敲诈报道庆祝活动。我作为新华社常驻新德里的记者,也在邀请之列,于是便驱车来到了离新德里以南210公里的古城阿格拉。到了阿格拉,自然要到泰姬陵,去看一看这个美仑美奂的建筑奇迹,听一听美丽哀愁的爱情故事。而在350周年纪念之日参观这个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  相似文献   

5.
荷花,蓝孔雀,恒河,泰姬陵……古老的印度,万物皆有灵。在菩提树下,邂逅成了另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6.
黄健 《今日广西》2008,(6):50-53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印度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服饰色彩斑斓,女性婀娜多姿,男性刚毅深沉。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印度的早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旧德里风格完全不同,泰姬陵的伊斯兰教色彩浓重。瓦拉纳西恒河沿岸是印度佛教胜地;印度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两亩地》、《流浪者》和《魂归故里》等电影是传世经典:印度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相似文献   

7.
正传说中的阿格拉堡和世界闻名的泰姬陵就在那里,用简单的语言无法形容出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进入阿格拉城,需要经过长长的引道进入主陵,然后就会豁然看见眼前的泰姬陵,色彩顿时变得鲜明。两边的清真寺散发出圣洁的红色光芒,这时候天空的蔚蓝色和所有的建筑组成了最完美、最和谐的色调。  相似文献   

8.
世界旅游专家经过严格评定,最近公布了13处全球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中国有3处风景荣登排行榜,举世瞩目。 一、约旦彼特拉的石头城; 二、中国的万里长城; 三、埃及的古金字塔; 四、坦桑尼亚色伦格蒂国家公园; 五、中国的珠穆朗玛峰; 六、美国的大峡谷; 七、阿根廷和巴西的伊瓜苏大瀑布; 八、秘鲁的马楚比楚; 九、 印度的泰姬陵; 十、美国和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十一、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十二、俄罗斯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十三、中国西安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摘自《西安晚报》)全球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9.
最近,印度外交十分"惹眼"。美国总统布什称"印度是天然伙伴",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印度是天然盟友"。美俄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印度另眼相看,使印度一下成了"香饽饽",炙手可热起来。1月24日是印度的共和国日。这天,普京"凑巧"来访,按印度  相似文献   

10.
赵玫 《天津人大》2014,(8):44-45
离开阿格拉时的恋恋不舍可以想见。那亡国之君的悲歌,月明中的故国不堪回首。那时的沙杰汗当然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被放逐到这故都城堡,在凄切中遥望泰姬的美陵。沙杰汗迁都德里,让阿格拉这座城市从此衰败,至今。如果沙杰汗没有留下泰姬陵,那人们还会从世界各地赶来阿格拉这座颓败的城市吗?事实上沙杰汗死前就已然知道,他的第三个儿子已经杀光了自己的手足兄弟。  相似文献   

11.
肖军 《求索》2013,(4):93-95
印度教教派主义萌生于19世纪初,于20世纪初正式兴起。英属印度殖民地教育的发展、英殖民者实施的"分而治之"政策,促进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兴起;教派冲突的激化催生了印度教教徒的政治共同体想象;英属印度殖民地传媒与交通的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印度教教派主义兴起的重因素。印度教教派主义的诞生在促进印度独立时也导致印巴分治,对印度国内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深深地制约印巴关系发展,也强化了印度的"印度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一位印度问题专家说:"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这个国家太复杂了。"2002年7月至2004年12门,我作为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在印度工作了825天。印度给我的主要感觉之一是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在印度工作的过程,就是感受、思考和破解印度之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进犯东南亚,宣称目的是解放亚洲民族,驱逐英美帝国主义,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当时印度形势极为复杂,英国政府并不承认印度独立,因而印度国大党对英国采取不合作态度,印度不少政界人士主张“亲日反英”。为了进一步联合英国和印度共同抗击日寇,并劝说英国允许印度自治,同时希望印度也能加入反法西斯阵线,蒋介石偕同宋美龄决定访问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一直怀揣梦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强国。这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识和印度国民的共识。莫迪版的"印度梦"更是雄心勃勃:要把21世纪变为印度的世纪。而"印度梦"说到底,其核心就是"大国梦"。  相似文献   

15.
据印度经济专家拉马斯瓦米去年到我国进行访问提供的材料说,在1949年,中国远比印度的条件要差,但是到了1980年,因这两个大国各自选择的道路不同,情况发生了相反的变化。例如:粮食产量,中国是33,000万吨,印度只有14,000万吨,而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多3,000万公顷;钢,中国是3.300万吨,印度只有800万吨,煤,中国是60.000吨,印度只有12,000吨;石油,中国是10,600万吨,印度只有1,200万吨;发电量,中国是2,820亿度,印度只有1,030亿度。就人民生活而言,这位专家说,按人口计算,中国的平均收入两倍或三倍于印度;尽管在印度上层社会中占人口10%的最有钱的人的生活远比中国人富裕,但是其余90%的人的生活,则是中国胜过印度。另外,据有关方面统  相似文献   

16.
印度的村社制度在历史上长期存在,是印度社会一个突出的特点。村社的存在,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印度史籍中,有关村社的记载十分简略,根据现有资料,即使要勾画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也有困难。对古代印度村社性质的认识,看法分歧,众说纷纭。村社制度是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发现印度     
上世纪40年代,印度的独立结束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开辟印度历史的新纪元。一面崭新的三色旗高高飘扬在南亚次大陆的上空,也高高飘扬在亚洲和世界的上空。“一代不幸今日宣告结束,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独立后的印度再也不是昔日殖民地时代受屈辱的印度,它以崭新的主权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印度发现了自己,世界同样  相似文献   

18.
印度狂购军火图谋“军事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不久前的印度之行,主要成果是与印度签署了三个有关国防、太空和核技术合作的协议。至此,美国向印度敞开了尖端武器销售大门。在这笔武器交易中,印度可以得到100多架美国研制的歼击机。希拉里访印将结束美印自冷战时期开始互不信任的历史阶段,并彻底解除自上世纪末印度进行核试验以来美国对印的武器制裁。加上近几年美国先后向印度出售的大型登陆舰、大型海上反潜巡逻机以及之前达成协议的印度进口武器,这样,  相似文献   

19.
益多 《统一论坛》2011,(3):25-29
每年临近三月,达赖集团照例要为"纪念"其当年在西藏发动武装叛乱喧嚣一番。今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又在印度忙些什么?忙着给印度当儿子据《印度时报》报道,1月30日达赖在印度班加罗尔演讲时再次当众声明"我是印度的  相似文献   

20.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15):5-5
<正>帕蒂尔:印度首位女总统7月19日,印度举行总统选举,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总统候选人普拉蒂巴·帕蒂尔赢得选举,成为印度有史以来首位女性总统。王见年72岁的帕蒂尔曾是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邦长,今年6月14日.印度执政联盟主要政党国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