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作家群体,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2.
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她开始小说创作已是“五四”落潮时期 ,当第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已处于沉寂之时 ,丁玲以其卓越的抒情才能在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 ,① 给女性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内容。她的早期小说创作 (《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大多写的是“五四”以后到“五卅”前夕女知识青年的生活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那种敏锐冷静的观察视点 ,真切深刻的情感体验 ,独特新颖的人物系列和审美特征 ,都是真正的“女性写真” ,浸透着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 ,深印着中国现代女性探索自身生…  相似文献   

3.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一个革命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后者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33年5月22日,有一位外国友人访问鲁迅,问道:“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您认为谁是无产阶级代表作家?”鲁迅回答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赞誉的中国女作家,在当时只有丁玲。而丁玲的情感世界,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一生中经历了四段情感和婚姻,记录了这位女作家的欢欣与愁苦、幸福与磨难。  相似文献   

4.
吕冰  王忠梓 《理论学刊》2006,(5):117-120
中国文学先天“文以载道”的功利性和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机缘让文学与民族主义联姻,成就了“刺激—反应”式的文化民族主义,并成为当下一种颇有影响力的潜在的社会思潮。20世纪90年代,在历史使命的驱使下,中国的思想家与作家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印痕,其中,既有讲求保守的文化保守主义,也有颇带激进色彩的文化民族主义,二者相互交映,成为文坛上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文学湘军:声震中国文坛早期产生的一批著名作家如田汉、欧阳予倩、成仿吾、沈从文、丁玲、周立波、张天翼、蒋牧良、叶紫、康濯、谢冰莹等,这些作家在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建立这段时期,在各自的文学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较大贡献。在“文革”期间,益阳作家周立波以其独具风格的《山乡巨变》,影响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作家。未央、周健明、谢璞、刘勇、任光椿等实力强劲的中青年作家也是在他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从“文革”后到1989年,湖南文坛迎来了一个绚烂的春天。其中古华、莫应丰、任光椿、孙继忠、…  相似文献   

6.
前日,著名作家洪峰走上沈阳街头公开乞讨一事,在文学圈引起轩然大波。洪峰是和马原、残雪齐名的先锋作家。他的《瀚海》、《还乡》、《和平年代》、《喜剧之年》等中短篇小说影响很大,当年被称为“文坛射雕五虎将”之一。对这位被疑为“洪七公”后人,“丐帮”传人的行为,众人褒贬不一,特别是文坛各位作家:有人疑为行为艺术;有人同病相怜;有人哀叹斯文扫地——“专业作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上街乞讨不像一个专业作家所为。”(叶永烈);有人称其为“英雄”——“替所有中国作家乞讨”(叶匡政);有人感慨“作协不是福利院”……“80后青年作家张一…  相似文献   

7.
从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格局看刘以鬯“实验小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鬯是香港文坛著名的资深作家、文学批评家,一位多年来一直从事报刊编辑及文学译著的学者、翻译家。他一以贯之的“实验小说”创作,不仅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坚守着严肃文学的精神领地,而且其创作实绩已为海内外学界所瞩目。香港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9,(5):59-59
毛志成在2008年第1期的《文学自由谈》上撰文指出:眼下.中国的文学生产速度,包括作家的写作速度。出版社的出版速度,各式文学团体、文学机构的组建速度,文学活动的举办速度,特别是“名作家”、“名作品”的出现速度,都当得起“快节奏”。据说有的诗人、作家、评论家、学术家,一部“名著”从写作到定稿,到出版,到获奖,到出名,用的时间多则一两年,少则几月几天。就是这些未经时间考验、未被有识读者严肃认定的所谓“名作”,  相似文献   

9.
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 昆曲《李慧娘》是作家盂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邹洁 《世纪桥》2008,(1):82-82,84
日本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日本文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战后,日本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创作活动空前繁盛,不仅成为日本文坛一大奇观,更被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现象受世人瞩目。因此,研究日本战后女性作家对研究日本文坛动态,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大背景影响着中国文学的走向,贵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概莫能外,而地理环境制(?)质文明的程度。创作主体的秉赋又使得贵州文学在具体运作上存在着多种可能,如何发展贵州文学,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必要的回顾 贵州五、六十年代的作家队伍,由来自老解放区的作家(如邢立斌)、原国统区的进步作家(如蹇先艾等)以及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所组成。建国以前,贵州作家在全国文坛具有影响的仅谢六逸、蹇先艾二人。解放  相似文献   

12.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5,1(12):111-114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其思想感情和文学写作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之中,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问题存在的诸多差异性的理解,构成了双重的文化矛盾, 同时,倾向中国古典式的审美风格还是西方现代性的审美风格,也是不同作家的不同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心时代命运,用自己的作品对现实改革中的艰难与困惑进行深入思索、大胆揭示的一个文学群体,目前受到关注。这些作家是: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的何申、谈歌、关仁山,曾以小说《凤凰琴》享誉文坛的刘醒龙,以及陈源斌、邓一光等人。《上海文学》1996年第8期“编者的话”,以《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为题,对当今小说写作中出现的这股新的文学潮头,给予肯定和回顾。此前,有论者对他们的写作已经注目,指出这些作品出现的时间相近,揭示的矛盾和思索的问题竟也像事先约好了一样的相似,它们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阵势,可以称为“一股现…  相似文献   

14.
董小玉 《探索》2001,(3):53-55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掀起的缘由为中国学者对西方现代主义的重新评价与译介;“文革”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现代主义复活的土壤;文学突破旧有樊篱的自觉,需要多样性的艺术选择与变革性创造;中国作家擂响了“要不要现代派”的话语论争之门。  相似文献   

15.
徐坤在新生代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坤在新生代作家中是相当有特色的一位,这不仅在于她以反串男角的身份冲上文坛,“如入无人之境”地恣意调侃,或是通过“女性越轨的笔致”和女学者的边缘身份在女性文学中开出了另一条与陈染、林白们的“私人体验”不同的道路,更在于她在许多批评家认为缺少思想含量和创作个性的新生代作家中,以她思想的锐利、学识的渊博、风格的特异而引起的关注。徐坤似乎正在从新生代找到的一种可能性之门前转动着钥匙,试图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从她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能够与新生代作家文本的劣势相对抗的因素,无疑,这对于新生代小说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在缺乏文学大师,已是不争的事实。巴金的去世,好像在宣布一个文学大师时代的结束。所以,他走后,新当选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女士说:这之前的主席是文学丰碑,我和文学丰碑没有可比性。有的作家说得更明白:“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结束了,平民时代到来了。”丰碑也好,巨人也罢,都可以看成是大师的另一种说法。文学大师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了。说到文学大师“难产”的原因,中国作家圈里相当流行的意见是社会生态环境不同,最有力的证据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那些大师,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造就的,到后来活着的大师们也没什么像样…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大小文学奖项纷现文坛,好似密匝匝蚂蚁排兵,而随着“小圈子”评奖、分奖、领奖、颁奖的游戏越玩越热闹,质疑之声越来越响亮。“小圈子”能玩到什么程度?某奖项某次评出的获奖作品的一位作者,同时就是评委。如此“举贤不避亲”,如此堂而皇之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让人们对许多文学评奖的公正公平无语。从茅盾文学奖到鲁迅文学奖,这几个“最上档次”、屡屡被表述为“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奖,这几年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喝倒彩,被公众直指“排排坐分果果”。文学奖的公信力受到嘲弄,作家和批评家群体脸上无光。  相似文献   

18.
<正>湖湘五月,生机勃发。作家们由全国各地跋涉而来,相聚在初夏的湖南,开启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的旅程。一次致敬之旅,向着文学前辈和红色热土5月22日,益阳清溪村清溪剧院,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活动,在期盼中缓缓开场。这是一次对文学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文学力量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1日,中西文学论坛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演讲厅开幕。中国作家铁凝、莫言、阿来等应邀参加了盛会。中国作家和西班牙作家欢聚一堂。共同畅谈文学与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四川南江县曾出过一个被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为“大巴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诗人”的少年作家。这个少年作家好生了得,刚上初中就在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被评为首届全国“十佳文学少年”。从此,“少年作家”的称谓不胫而走,这个勤奋笔耕的农家子弟让大巴山的父老乡亲看到了一只在文坛上展翅高飞的雏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