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派讲的是怎样做人,公道讲的是如何行事,公道正派把做人与行事统一起来,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与作风。坚持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公道正派,是我们组工干部应当始终坚持的准则规范。一、正派做人。正派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有各种的人,对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例如从事政治的人有可能成为政治家;从事艺术的人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人虽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讲,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这就提出了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在…  相似文献   

2.
《处世百题》是余心言同志近几年陆续发表于《共产党员》“天下事身边事”专栏的思想漫谈结集。漫谈涉猎十分广泛,但全书贯穿着一条主线,使这百余篇文章浑然一体。 为人处世,首先是为人,怎样为人,又涉及到对于人这个概念的正确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做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做人是党性、法制、道德、为人处世等修养的综合体现,需要终生加以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比做事显得更要重要一些,做事、  相似文献   

5.
“何祥美”、“三栖尖兵”、“上士班长”——这是记者随中央新闻采访团赴南京军区某部采访何祥美先进事迹前对何祥美的最初印象。一路上,记者不禁心生问号:何祥美是怎样一个人?这个人是怎样一个兵?这个兵又是如何成为全国重大典型的?  相似文献   

6.
程水泉 《学习导报》2012,(19):22-23
李源潮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担当责任的表率、创先争优的楷模。责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朴素起点。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更应该成为担当责任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程水泉 《新湘评论》2012,(19):22-23
李源潮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担当责任的表率、创先争优的楷模。责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朴素起点。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更应该成为担当责任的表率。  相似文献   

8.
谨慎是一种对外界事物和自己言行密切注意的为人处世理念,也是一种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求得新发展的科学态度。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实践证明,力能胜贫,谨能胜祸,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由此可见,谨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作风。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必然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把手,其素质如何,行为怎样,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其要求必然是很高的,能容人、能容事就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法祥 《廉政瞭望》2005,(10):59-59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提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正变为社区人。在这一进程中,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如何及时跟进?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怎样加快构建?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成熟人生多年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素质,尤其值得党员领导干部品味和深思。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问我,你是怎样成功的?我想说,实际上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不普通的事。普通人如何坚持做不普通的事呢?首先,要有一个可触摸得到的愿景,或者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0,(11):45-48
绥远起义,部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后,起义官兵中得到提拔升职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由旅长晋升为师长的鄂友三,一个是由师长晋升为军长的张世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七军首任军长是张世珍。他有什么功勋能获此殊荣?随着探究的深入,张世珍为人处世的原则突显出来,概括起来讲就是两个字:信念!  相似文献   

15.
读懂忠诚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其《四言铭系述》中说:“尽心于人曰忠。”忠诚,就是对人真诚,没有二心。忠诚。代表着忠实、诚信和服从,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写日记大都是“实话实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日记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为人处世态度.日记就好似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常说的一些为人处世原则,乍一听来容易做到,但其实很难。或者说,不少原则对君子可能有效,对常人则几乎无用。比如那句常挂嘴边的"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这话有其特殊的语境。如果是夸赞一个人,就会找各种事实来证明,这时人和事是一致的,就算事说得不准确也无伤大雅。如果是批评一个人,那么为了不引起无谓的争论,一方就会提前声明:我这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然而,事情总是人做出来的,你在批评一件  相似文献   

18.
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如何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兴趣和职业发生了矛盾又该如何办?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并且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对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推荐一份智者的答卷——《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爱因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热爱和闰,主持正义。他以高尚的言行对“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这一人类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肚量",本意"食量",引申为能宽容人的限度,亦谓"气量"。说一个人"有肚量",是说他有涵养,能容人忍事,胸襟宽广。"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是佛的"肚量"。人世凡尘"有肚量"的至高境界应该是"宰相肚量"。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要像宰相之类大人物那样宽宏大量,所谓"大人大量"。说起王安石,永远避不开的是"王安石变法"。众所周知,王安石毕生为之奋斗的神圣事业便是推行  相似文献   

20.
正时下,"看齐"是一个热词,一些人喊得震天响,但对为何看齐、如何看齐、怎样算看齐,却在理解上有失偏颇。个别人嘴上喊看齐,行为上却偏离。这是对看齐的曲解、误读,更是与看齐要求背道而驰。向党中央看齐,关键是解决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新常态下如何作为、怎样干事的问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有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