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离开了这一核心,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就没有本质区别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文明也就没有本质区别了。因此,把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重点就要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搞上去。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还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就是思想道德方面的“滑坡”现象十分突出。“信仰危机”是思想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蔓延则是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人从道德的层次结构方面作过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发展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怎样才能真正由软变硬?怎样切实有效地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这都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根据近期部分报刊资料,作如下综述:一、如何澄清当前在这两者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主要模糊认识1、三种模糊认识。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三种主要模蝴认识:一是“代价论”,认为物质文明建设也、然要以牺…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就告诉我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深圳特区,由于它在改革开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人际关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超前性。这里试作一些探讨。一、建立特区新型人际关系的构想深圳特区社会主义币场经济在酝酿、建立、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益的人际…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仍然为我们这个时代进步所必需,仍然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所必需。”45年来,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精神文明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当前发展精神文化消费,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精神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发现只讲物质文化消费,忽视精神文化消费,已成为一股普遍的社会潮流,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生命日趋枯萎,甚至引发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至上的不健康、不文明和腐朽的消费行…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一个新阶段。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旗帜鲜明地提倡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如何对待王海打假之事,即“王海现象”,理论界褒贬不一。我认为,“王海现象”出现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第一,“王海现象”的出现,揭开了我们某些部门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疮疤,对我们某些职业部门…  相似文献   

7.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也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列为会议的主要议题。这一切表明,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精神文明水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越来越具有紧迫性。这一切也使得我们关于深圳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讨论,具有待殊的现实意义。如果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8.
李鹏同志在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十几年来,特区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抓得紧的,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经济特区要在第二次创业中,更好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仅要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模范,也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不仅要在经济上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也要增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优势,积极探索“三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有效形式,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一)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具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件头等大事。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人,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①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五”计划建议在规划我国未来5至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时,又突出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深圳指出,“我们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揭示,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位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有许多重要规律需要我们潜心摸索和发现。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有一些理论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思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么,具备了哪些条件才算是达到了“高度”?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看。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建设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高度”?从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方面看,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建设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高度”?这些“条件”和“程度”,虽然不能象表示物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中央 一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非常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建设和人们思想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在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就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去年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去年底,江泽民同志就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又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讲、反复讲。今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提出,其首创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了要扭转不良社会风气问题,指出:“我们建国以后的十多年中,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风气是健康的”,但是,在“文革”中,“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十来年中,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党和政府搞乱了,把我们的社会搞乱了、也把青少年毒害了”;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于对少数青…  相似文献   

15.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七项工程”上下功夫──对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章玉钧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要紧密联系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来进行研究。这中间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而这一历史性课题能否解决得好已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因此,我们回到历史的“时间隧道”中去考察人类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时代,是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创新,使我们的事业大有发展,大有前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这样,也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取,才能沿着党指引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新,是在新形势下搞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创新之首: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企业用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所要建设精神文明,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必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8.
重在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一九八六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一切着眼建设”.一九九二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宣传思想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发展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和满足这种更高的要求,必须着眼建设,重在建设。重在建设的内涵是深的。我们理解.建设就是“立”.就要在思想万法上建立“立”字…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深刻理解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对于把握《决议》的精髓,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以及在工作中切实加强和改善各级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二大,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  相似文献   

20.
认清形势,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崇温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并把它和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比,深感这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