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知博览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已达到与国际规则相适地理标志保护也是无形资产按照美国哈拂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令人喜爱比让人惧怕更重要 "软实力"或曰"软权力"(soft power)已成为国际政治的关键词,被视为21世纪大国竞争的核心.一国的外交与其内政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内在的实力,在国际上也难当大任. "软实力"是前哈佛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克林顿政府的阁僚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1990年出版的<命中注定的领袖:美国权力的本质性变化>一书中提出的.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势力仍然独步于世,是能够领导世界的超级大国.但是,要保持这一地位,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或日实力)性质就必须起本质性的变化.权力有两种.  相似文献   

3.
邱运华 《求索》2014,(2):175-179
文化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借助“区域研究”这一概念,加入“软实力”这个内涵,对它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建立起新型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在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存在着两条区域研究的路线:面向国际的区域研究和面向国内的区域研究。前者接近美国式的区域研究范式,后者则属于中国自身的现实要求创设。如果把美国范式区域研究归类于人类学意义上的战略智库,把中国民国学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研究归属于“政治+经济”意义上规划,那么,面向“软实力”的区域研究,则更具有当代文化发展价值。应建构一套包括社会发展和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涵盖诸如产业结构、品牌、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文学艺术、若干领域的影响力评价,建立一套“软实力”指标体系,达到对各区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予以量化表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丑则静 《群众》2017,(4):8-10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其重要性正目益凸显。当今世界早已进入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塑造一国的国家形象成为摆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通过设议题、讲故事来主导国际社会话语权,竭力展示其“民主灯塔”“全球领袖”“科技创新大国”的美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徐京波 《前沿》2013,(1):126-128
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极分化、社会失衡等社会问题。很明显,如果将其放在“硬实力一软实力”的理论框架中来看,这体现的就是一种重硬实力而轻软实力的观念。因此,在建立社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社会发展思路,将更多的软实力因素纳入社会发展体系形之中。  相似文献   

6.
郭燕来 《前沿》2010,(11):4-7
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就是通过说服、公信、吸引和感染人民群众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自己长期执政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信息时代政治传播的感染力、政策和行为的公信力。党的软实力与合法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党的软实力构成要素与合法性的三种资源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本质上,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生成的过程就是党执政合法性不断获得的过程。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对待软实力产生的合法性效应,党的软实力太强或太弱都会对合法性带来挑战,保持软实力强弱之间合理的张力结构,才是获得合法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郭之纯 《世纪行》2007,(6):44-45
“软实力”是当前国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概念,近则关乎一国大政方针,远则关乎一个国家命运。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近期著文认为.“文化实力未能防止大国衰败”,而不同的政治选择却很快就能改变一个国家形象,强调“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文化实力不等于软实力”,“没有政治实力,文化实力没有意义”,而“没有文化实力,政治实力仍可独自发挥作用”。基于此,阎教授倡议将增强软实力的工作重点置于提高政治实力上。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与公民社会建设 中国政府和中国学界目前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指出:"实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而获得期望结果的能力.影响他人行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即通过强制性威胁(大棒)、利益引诱(胡萝卜),或吸引力,使别人认同、接受你的主张的影响力."可见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力而非靠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的力量,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也.  相似文献   

9.
杨婷 《理论月刊》2012,(2):65-68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欧洲国家、亚洲主要国家等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本文试着分析这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历程、特点,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0.
新论快递     
程国强:四种力量将主导国际粮食市场一是美国,他在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起垄断作用的超级大国。二是凯恩斯集团。所谓“凯恩斯集团“就是1986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洲、东南亚的一共15个国家为了对抗垄断,而组成的一个国际  相似文献   

11.
樊纲 《政策》2001,(12)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进一步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这样一个语义含混的词,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了以下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但是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飓升,国际(国内)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  相似文献   

12.
成成 《现代领导》2002,(6):16-16
曾经和美国一位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学博士聊天,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这位博士提出了一种“野生动物园”模式,也就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摔打、滚爬,通过无数次竞争而能生存并最大限度发挥出潜能的胜利者是具有创新特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打击“无赖国家”。那么,何为“无赖国家”?美国确定“无赖国家”的标准是什么?“无赖国家”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什么位置?一、“无赖国家”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产物“无赖国家”(RogueStates,也可译成“流氓国家”)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新词语,它源于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在美国人看来,世界上存在着善良和邪恶两种势力,它们之间会经常发生冲突;美国是善良势力的代表,那些邪恶势力则被冠以各种含贬义的称谓,“无赖国家”就是其中之一。里根曾经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老布什经常使用“叛逆国家”一词,小布…  相似文献   

14.
张锦文 《桂海论丛》2007,23(4):70-72
“软实力”主要包括相对“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观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强大。进一步构建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要靠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还要善于施展和平外交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与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功国  冯生成 《新东方》2008,(12):51-53
一、文化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专著《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及其后续著作中,提出了“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一种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是精神价值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它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言,虽然包括文化的感染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说服力,但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软实力提升之快已引起世人关注,中国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构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发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重要作用。治安与文化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治安文化则是两者紧密结合的衍生物。把治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充分挖掘治安的软权力资源,赋予治安文化以先进的治安价值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其扩散性,必将有利于治安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软实力"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对软实力理论做了较为完整的阐述。按照约瑟夫·奈教授的观点,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  相似文献   

19.
目前,美国一些机构正在研发一种被称为“斯特迦诺古勒费(STEGA NOGRAPHY)”的新型通讯加密技术。所谓“斯特迦诺古勒费”(以下简称“斯方式”)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的英文词汇,它的含义即“秘密表达的东西”。用一句话来说,它就是一种在第三者无法察觉的情况下相互传递信息的技术。听起来,“斯方式”似乎是一种新式的加密技术,实则不然。通常人们所说的密码或加密技术,也就是把拟传送出去的信息文字的形式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罗斯威尔国际执法学院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中,美国的战略是建立全球性的执法学院网络,加强专业培训,鼓励国际合作,而设在罗斯威尔的国际执法学院(ILEA-R)是实施该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朗德比尔斯(RandBeers) 一、在那遥远的地方罗斯威尔国际执法学院(ILEA-R),设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市。那是在美国西南部高原沙漠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曾以发现UFO(飞碟)而闻名。2002年盛夏6月,公安部警官一行16人前往这里参加国际执法学院第一期培训,我们连续乘机16小时又转乘客车5小时才到达这个遥远的大漠深处。在前往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