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英才 《理论前沿》2002,(21):33-35
一、现阶段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目前,农村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的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复杂突出,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农村矛盾的焦点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虽然存在,但它被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和特殊的政治氛围掩盖了,表现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各类矛盾也趋于缓和。然而,近年来由于农副产品的过剩和工农剪刀差的拉大,农民收入趋缓甚至下降。据统计,…  相似文献   

2.
文化具有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力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迟福林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在宏观稳定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因此,社会环境的稳定,首先有赖于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巩固了农业,...  相似文献   

4.
黄震 《理论前沿》2008,(16):35-36
中国改革始干农村。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中国农村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综合改革时期。要从农民增收、土地制度改革、基层政府改革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5.
温总理在指导云南省抗旱救灾工作讲话中要求地方政府要痛定思痛,加强水利建设,凸显了政府角色在农村用水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农村用水的属性和政府角色变迁两个角度,强调政府角色在农村用水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当前农村用水现状与政府角色失败的内在联系,指出在转型时期多元主体兴起的新形势下,政府应当在治理理念指导下逐步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农村用水公共行动网络。最后,本文强调了政府要在制度层面、统筹规划、服务和监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缓解当前农村的用水危机。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几经反复,目前正处在调整和重构时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与城市相比也存在明晰差距。为此,应该构建切实有效的制度机制,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对“二三农”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号角,将对未来我国较长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明确提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短腿”,  相似文献   

8.
改善民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根红线。建党以来,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改善农村民生的理念和举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改善农村民生的思想开始萌发并付诸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民生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农村民生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换时期的中国农业(下)杜润生七(十二)农民就业问题是长期积压在农村的一个大难题。过去在人民公社时期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改革后实行家庭经营,农村劳动力随即出现四分之一剩余量,而到本世纪末,剩余量会增大到2亿左右。如果转移就业解决得好,丰富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 《社会主义论坛》2013,(1):23-23,29
2012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就会议新精神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三农”领域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和农民并未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曲延春博士的专著《变迁与重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在这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该论著追溯了建国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形成和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建立,列举了不同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表现形式,阐释了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1927年-1937年(下简称十年时期),国民党以继承孙中山的遗教为标榜,宣称要“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1],为此,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喧嚣一时,然而,这些上地政策,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本文就十年时期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的特点作番浅析。 一、十年时期国民政府土地政策的概况 1927年前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处在中世纪状态,生产关系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士地集中、地租沉重、赋税苛杂的痼疾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三留守”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独特社会问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融人城市直接引起的。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每年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约有2.5亿,这些劳动力以男性和青壮年人为主。在这2.5亿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背后是大批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儿童和妇女,他们被统称为农村“三留守”。在这个“流动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共河南省濮阳市委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2000年开始,在全市以“连成效应”为切入点,以实践“三个代表”为宗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典型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实现小康”的农村党建新路。一、农村党建新形势需要典型,农村党建新发展产生典型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15.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陈吉元为了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继续稳定和完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要进一步明晰土地等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且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纲”。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一、发展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曾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粮食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趋减。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效益滑坡,失去了往日风…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因其所具备的特殊社会功能而对促进新农村建设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阐述当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围绕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态变迁与现实样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合作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其形态从初期的互助合作变迁为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实样态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农村合作社、股份制法人。不同形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充分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形态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与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这一供给体制先后主要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至税费改革前时期,以及税费改革时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一定差别,但“农民代替政府出资,政府代替农民决策”的本质状况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将发生全新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农村正处于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结构急剧调整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正视农村利益多元化、承认利益多元、化解利益冲突,对农村利益格局进行法律调控,在看到农村利益多元化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通过法治限制利益多元化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转型时期调整农村利益关系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