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朋 《人权》2012,(6):49-53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很现实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做好人权外宣工作,不仅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政策和工作的理解和尊重,而且对于展示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世界大国形象,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强调要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国际社会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持久努力。构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针对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制约因素,需要采取积极的战略对策,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4.
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而是体现在其言说话语的有效性和威力,本质上体现的是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影响力。国际话语权对一国软实力的积极影响效用体现在:利于促进一国民族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理解;利于把控议题设置,导引国际舆论;利于本国价值观念输出,扩大理念贡献;利于本国国际作用发挥,增强政治权力;利于国家形象塑造,增进魅力吸引;利于增进民族凝聚,提升国民信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中国独特的政治现象,对外宣传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建构国家认同的历史重任。当代中国对外国家战略由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形塑了当代中国对外宣传的机制和战略。政党领导与社会参与并存的对外宣传机制和以主权与人权为核心的对外宣传战略,塑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三种形象,即和平国家、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对外宣传在以往所取得的成功对今后实践的启示,主要包括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善用外力和加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外宣传活动,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就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的大城市通过创办通讯社对外宣传共产党济世救国的理念,同时一批共产主义者在旅欧青年和海外华侨中进行宣传,反映国内革命形势,宣传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外宣传活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注重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联系,驳斥敌对国家和政党的攻击和污蔑,宣传了中共的立场和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较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了较好的政党形象,为后来的对外传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媒体作为信息载体,能够通过形成社会舆论来影响行为体(即政府)的政治倾向,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媒体宣传自己的观点,来营造有利的决策氛围。在国际社会中,各国都在利用国际媒体,试图形成与己有利的国际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各跨国媒体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传播,对政府决策作出影响。国际媒体的竞争体现为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效性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谢稚 《理论月刊》2010,(2):91-9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应该通过打造自己的国际主流媒体,向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要扭转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片面报道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沟通、理解、宣传、引导”为着眼点。论述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提升国家形象的策略。在对外传播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除传统媒体外,还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在全球舆论舞台上引导国际社会和民众,从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较为全面、丰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尤其采取特定的叙事策略着重突出其"幸福"形象,以积极回应国际舆论、服务对外宣传目的。本质上《中国日报》的农民工报道是对国内不同属性媒体报道的贯通与综合,农民工仍然是沉默的被代言群体、并作为新闻背景存在。后续传播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切实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舆论,舆论环境既是社会环境的反映,又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和谐的舆论环境也是具体的、历史的。营造和谐的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一元化指导思想,引导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舆论;不断提高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充分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传播在捍卫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一致的意识形态利益,乃至国家整体安全战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利益至上",是我国国际传播最根本的战略原则;"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这一新世纪战略思想,是当前我国国际传播战略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方针的宣传,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国际传播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软权力"正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聚焦点,为应对复杂的安全战略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国际传播必须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该国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及其结果的总体评价。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有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未来的国际形象已引起世人瞩目。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是营造和维护我国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国际形象战略谋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形象的定位,爱好和平、发达文明、正义友善、诚信负责,是当代中国国际形象最根本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为此,应该及时吸收先进的国际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审查标准迫切需要重构。比例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判例和理论发展起来的相当成熟的审查原则和标准,可资我国借鉴。本文研究比例原则的概念、渊源和适用领域,分析其在司法适用上的局限性,并就其在我国行政诉讼中运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舆论战已经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作战样式。不断创新舆论战法,加强舆论战与心理战、法律战之间的高度协同,完善舆论管控体系,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夺取现代战争制舆论传播权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严峻形势,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暴露出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预警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不统一等弊端。完善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在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公众危机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17,(1)
China prioritizes the rights to survival and to development both in abstract terms and in practical terms in its human rights efforts. As early as the United Nations began to draft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hina maintained that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should be part of human righ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China focuses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asses laws and makes policies that protect disability rights, and even prioritizes the protection as part of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particularly poverty reduction and the effort to make China into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advocates the inclusion of disability rights into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das, and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s unique way of protecting disability rights aptly demonstrates the country's efforts to realize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for its people.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监狱生产对促进罪犯改造、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监狱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重新构建监狱生产的理想模式、研究监狱生产发展的思路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我国监狱生产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监狱生产体制重构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对于1995年至2005年的中国妇女参政进行回顾评估,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将十年妇女参政置于解放后的历史背景下,描述加强制定性别保障政策的意义和实践。第二,发现女性民主参与对我国公共政策推进的价值。第三,与国际社会妇女参政进行比较,与我国民主党派进行比较,分析这十年妇女参政停滞不前的状况和原因。第四,分析参政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地位,认为导致女性政治参与更多表现出的是非权力的外围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20.
论战时舆论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动员在战争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其他战争动员样式相比,舆论动员是一种精神动员、信息动员、公众动员和媒体动员,是实现战时快速动员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战时舆论动员范式。其中,对战时舆论动员基本原则的范式认知主要包括:军事斗争谋略与舆论宣传思想高度统一,政治斗争规律与舆论宣传规律高度统一,舆论宣传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高度统一;对战时舆论动员基本路径的范式认知主要包括:争取一切力量扩大舆论阵地,整合新闻资源形成舆论强势,运用典型示范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