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关注     
理论前沿人类能否摆脱资本统治的“历史惯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最终由全球化所导引的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所决定。资本主义愈是发展,愈是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将在它的高度发展中趋于灭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凸显于理论界。当代世界全球化虽然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但它绝非与社会主义相悖。全球化不仅是社会主义产生的逻辑前提,而且还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只要社会主义把握机遇,建构合理的参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在21世纪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3.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1,27(6):21-24
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发生了三次质的变革.科学技术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生产力诸要素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它推动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经济正在转变为信息经济.以此为基础,整个社会也正在转变为信息社会.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二重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社会主义 ,抑或在20世纪中形成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所代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 ,在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挫折后 ,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这一反映21世纪经济发展总趋势的世界潮流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前途究竟如何 ?这是人们在思考的问题。对此 ,我想谈几点初步认识。一、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 ,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发展。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和战争 ) ,总会以当时文明最发达的民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5.
最初由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 ,时起时伏 ,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全球化并未完全循着资本主义方向单线发展。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第一和第二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 ,它为人类不是沿着资本主义而是沿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实现全球化积累了初步经验 ,打下了坚实基础。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现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正在朝着积极的、前进的方向变化 ,正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对理论和实践的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中 ,进入又一个兴盛时期。从发展趋势上看 ,它比前一个兴盛时期将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6.
新科技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自主发展准备了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进一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为科技进步和世界交往扩大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化以及人类的普遍交往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前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把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病扩散到全球,从而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严峻挑战。自主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要求和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内在动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体现。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矛盾,促进人的自主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完善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全球化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思考和探索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全球化的思想、观点和策略。列宁的全球化理论肇始于列宁对19世纪中叶以来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俄国命运的思考,形成于20世纪初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探索进程,并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支撑。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列宁全球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列宁全球化理论为当前我们认识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也为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引领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不仅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而且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演进。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科技革命下得以不断发展呢 ?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科技革命的连接。而科学技术的公有性、对私有制的扬弃性和反对资本的统治性 ,又决定科技革命的最终方向将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贺敬垒 《前沿》2013,(3):19-22
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为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开展。科技革命产生后又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并未改变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趋势,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仍是资本主义未来发展趋势。把握资本主义与科技革命之间的历史逻辑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准确分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变化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凯 《前沿》2010,(11):91-94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革命的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其推动生产力方面的高效率,直面的回答了传统社会主义能否适应新科技革命需求和市场经济能否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坚持走下去的追问。但与此同时它又衍生出另外两个问题:第一,面对资本主义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弊病,社会主义能否利用市场经济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第二,社会主义中国在利用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从而完成对社会主义自身的超越?前一个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性问题,后一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问题,前一个是外部问题,后一个是内部问题。两个问题共同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发展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而破解该问题还必须依赖与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思想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