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理的高度讨论了卫生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和确立标准,分析了目前卫生法学界对卫生法基本原则的归纳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的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治和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2.
精神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精神卫生法之中,体现精神卫生立法的基本精神和根本价值,用以指导精神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法律准则。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基本原则之于我国精神卫生法的特殊意义。精神卫生法基本原则的确定不仅要有法律依据,更应该建立在反映该法根本价值和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之上;不仅要正视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滞后形势堪忧的严峻现实,回应社会实践对精神卫生法的强烈需求,还应尊重精神卫生防治规律,顺应世界精神卫生立法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自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以来,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尝试对加拿大亚伯达省《精神卫生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精神卫生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神卫生法(草案)》征求意见是我国卫生法治的一大进步,其有关精神障碍司法鉴定的内容还存在与鉴定规律、证据制度、诉讼制度相矛盾、冲突的地方,需要在立法中进一步完善与调整,保障其与现有的司法鉴定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5.
论《精神卫生法》的自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正常人"被精神病",更好地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卫生法》确立了自愿原则。该原则渊源于私法领域的自愿原则而又与其不同,是在知情的条件下对精神卫生服务的单方接受自愿。它回应了要像人一样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彰显了精神卫生法的福利法本质。它包涵自愿诊断、自愿治疗和自愿出院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子原则。非自愿诊断、非自愿治疗、非自愿继续住院治疗只是自愿原则的补充,此种例外旨在寻求患者精神健康权与社会公众安全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了解《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的变化,以及医护人员、社区居民、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等相关人员对精神卫生热点问题的看法,为制定媒体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西省和广东省对115人进行了12组小组访谈,包括医务人员6组、社区居民4组、患者及其家属2组。结果:有近一半的访谈对象没有听说过《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更加规范,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更加重视精神障碍的康复和管理。有42人认为社会上依然存在歧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现象,歧视的原因为"担心受到伤害"。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就医"问题,有4人表示不应该强制就医;5人认为必须强制就医;30人认为要区别对待。大部分访谈对象对心理咨询机构持肯定态度。大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医生应该为精神疾病患者保密,31人认为应视病情而定。结论:《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对推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大《精神卫生法》的宣传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强化媒体的正面宣传和报道,正确引导公众认知;完善配套政策,促进《精神卫生法》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卫生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之上的专门调整医疗卫生活动领域内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并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为根本宗旨,其基本形态和原则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卫生法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点和调节手段。卫生法律意识是卫生法制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实现是卫生法制建设最关键的基础环节,作为法律意识的一种,它不仅具有一般法律意识的共同属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卫生法律意识问题是卫生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卫生法制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的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卫生法律意识,认识卫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卫生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优化卫生法制实现环境,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卫生法地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卫生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卫生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意义和标准重新构思的基础,认为卫生法在职能、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上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尽管作为独立的卫生法法律部门难以成立,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以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综合的卫生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9.
陈绍辉 《证据科学》2005,12(2):114-118
卫生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卫生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意义和标准重新构思的基础.认为卫生法在职能、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上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尽管作为独立的卫生法法律部门难以成立,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以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综合的卫生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特定领域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一般应具备法律性、统率性、概括性、特殊性等属性,但在以往被称为卫生法基本原则的诸多概念中,只有"生命健康权保障原则"满足上述要求。同时,现代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双刃剑效应,在促进生命健康权保障及其内涵持续更新的同时,亦经常冲撞和挑战伦理和法律底线,因此,有必要确立"科技促进与伦理约束原则",在依赖科技进步的同时,对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加强伦理约束和法律规制,从而在科技创新与伦理约束两方面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1.
风险规制法的目标和方法在于具体危险的防御和预防(可能的)风险。对于科技工艺和技术生产的物质或生物来说,除了惩罚禁止措施外,需要建构一套传统风险预防的前置制度,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对科技后果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风险规制的行政法方法包括传统的行政调控方式和信息规制方法、激励型规制手段等非禁令手段的方法。通过智慧的规制方法既可实现意欲达到的规制目标,同时也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2.
执法释明是在执法过程中对与相对人实体和程序性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专业、规范的释法说理工作,体现了正义、透明和效率的现代行政理念,是规范执法程序、拓展执法理念的有效手段,对卫生行政机关顺利开展执法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监督执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论的解释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法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学科地位,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其理论的解释力,但是,目前研究现状中,研究范式的混乱、理论框架不清晰、缺乏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与工具以及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分离这四个因素削弱了经济法理论的解释力。中国经济法学提高理论解释力的基本路径在于:在吸收各范式优点的基础上,对经济法研究范式和理论进行多元整合,建立一种能够整合各种研究范式和理论流派优势的多元统一理论。在这个路径下,经济法学应当进一步厘清理论框架,引入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将科学方法与人文的方法结合起来,吸纳理性选择理论所包含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实现理论与技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卫生行政解释对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卫生法律规范,实现卫生行政管理目的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卫生行政解释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行政解释的效力问题,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关系及在行政法律文书中引用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从事卫生法制工作及案卷评查工作的多年经验,梳理有关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行政处罚案卷为例,简要介绍案卷评查的内容、标准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希望能为今后的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程序包括强制送治程序和强制治疗程序,由于该程序涉及到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应该严格遵循法治行政的原则。不过,国内各地所制定的六部精神卫生条例,赋予该程序的法根据并不充足;同时,程序法上的规定也并非十分完善。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制定《精神卫生法》,详细规定强制治疗的程序,为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律根据。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道"和"术"两大内容,"道的现代化"和"术的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根本目标。其中"道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所系。"诸神之争"是中国"道的现代化"面临的历史情境。无论是"决断"还是"商谈"都无法化解诸神之争,以合作作为价值共识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国家治理应该最大程度地的促进社会合作,提升社会合作的水平。法律既不应该以权利为本位,也不应该以义务为本位,而是应该以合作为本位。行政法既不是控权法,也不是平衡法,它应该是构建、保障和修复良性官民合作关系的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制建设中历来重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对司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法"司法问题却有认识不足的倾向。所谓"无法"司法是指在法律没有规定、法律规定不明或者法律规定相互冲突等情况下,由于法官不能拒绝裁判理念的要求,法官必须解决现实的社会纠纷。"无法"司法是以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司法经验为表征的,在司法过程中具有普适性。但是"无法司法"毕竟与严格依法原则有冲突,因此也应当对"无法"司法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19.
医学院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医学院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剖析了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名称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合理、研究认识不统一、教学组织及实施不一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卫生法学专业课程结构、编写高质量卫生法学教材、改革卫生法学教学方法、加强卫生法学师资培养、扩展卫生法学研究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卫生法学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 took effect in 2008.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umber of flashpoints where the CRPD will require real and significant reconsideration of English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capacity law. The CRPD introduces a new paradigm into international disability law, relying on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While that is no doubt a good thing, there is as yet no clear sense as to how that is to be implemented. After provid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vention, the paper considers four specific areas: mental capacity law (focussing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Mental Capacity Act 2005), psychiatric treatment without consent, civil detention of people with mental disabilities, and mental disability in the criminal system (fitness to plead, insanity and 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