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天柱 《台声》2000,(11):30-31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作品早已在岛内为民众所喜爱,近年来大陆亦兴起一股“李敖热”。新千年伊始,这位台湾“文化顽童”,因成功地“用血与泪”撰写了史诗式小说《北京法源寺》,而被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正式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 1901年至今整整颁布了一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一直榜上无名。李敖作为我国作家群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不管最后评选结果如何,入围就足可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童年在北京读书,少年时期曾住上海, 1949年迁居台湾,自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母校历…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8,(6):8-9
虽然目前各方人士都对“三通”寄予了很大希望,但鉴于目前仍处于微妙阶段的两岸关系,“三通”究竟何时通、怎么通,各方也还在观望之中。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一直被视为两岸之间的门户与通道,但是如果直接开放的是面向大陆地区的大“三通”,那么,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该受惠更为明显,毕竟这两个地方从人员及货物的流动量来看都远超于福建。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是大陆第一家主要出版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书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十年来,公司始终将介绍台湾图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为努力方向和业务重点,先后出版了一大批有社会效益、有学术价值的图书,成为大陆读者了解台湾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台湾图书,数量多、品种多.经济类:主要是台湾学者的译作,如尉腾蚊翻译的《创业十诫》、《企业竞争战略》、《追求卓越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1988年10月,一支由12人组成的台湾出版界代表团,分别从香港、日本转机降落到上海虹桥机场,带队的是时任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副秘书长(现为协会理事长)的陈恩泉,与他们一同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还有3000种台湾出版的书籍。这是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第一个以行业团体的形式正式来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其时,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刚刚开始,而台方仍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从那时至今,陈恩泉前后300多次来往大陆,为两岸出版交流奔波了20多年,成为两岸出版界耳熟能详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5月19日,李登辉在其官邪举行《台湾的主张》新书发表会。此书中文版由台湾远流公司出版。为扩大影响,该书有平装本和专供义卖用的珍藏本两种版本,书上还有李登辉的签名与藏书章。“(台湾的主张)主张什么?《台湾的主张》系统地阐述了李登辉在政治、经济、两岸关系上的~贯主张。李登辉在书中,集中谈到了他个人的思想历程,尤其是日本和西方文化对他的影响;他在书中把台湾定位为具有“国家主体性”的“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不仅坚持两岸“分裂分治”,而且还鼓吹把中国分为“七区”;他声称,中国的再统一“应视大陆民主化与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人参加编写的《大陆和台湾词语差别词典》,1990年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的注目。今年1月18日的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认为它是一部“帮助两岸人民沟通语言隔阂,摒除交流障碍的必要出版品”。但它与任何一部初版的工具书一样,不足与缺漏在所难免。本人近来又搜集了一部分条目,现补遗如下(为保持词典原样,增补条目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7.
古远清 《台声》2000,(2):22-24
去年8月份在黄山召开的海峡两岸苏雪林研讨会上,展出了台湾刚出炉的苏雪林《日记卷》,总计15册,长达400余万言。这《日记卷》最先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沈晖先生征得苏雪林教授本人同意在祖国大陆出版的。正当苏氏日记装箱运回时,被台湾有关方面发现,连忙追回,说此日记的出版权在台湾而不在大陆,于是只好改由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主持整理出版。如果说,苏雪林《日记卷》还只是两岸整理权、编辑权、出版权之争的话,那两岸对台湾文学的诠释权之争,比这激烈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屈指一算已快20年了。不妨先从最近的“争夺”讲起。曾任民进党…  相似文献   

8.
王扉 《两岸关系》2009,(9):36-37
8月10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在台北宣布,正式开通银联卡台湾受理业务,这是继“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后,海峡两岸交流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被业界视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破冰”之举。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10.
刘寿明  司贺中 《台声》2006,(12):41-41
“台胞证”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简称,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和在大陆旅行、居留的身份证件,分为5年有效和一次有效两类。若到期或不慎丢失、毁损,势必会影响到台胞在祖国大陆办事或出行,因此,应当及时补办。一、法律依据(一)《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签注受理审批签发工作规范》二、办理换领或补证手续的机关目前,在大陆可以申请换领、补办5年期台胞证的地区有上海、江苏、福建(福州市、厦门市)、海南省(三亚市和海口市)等地,办理机关为上属地区被授权的市、县公安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11.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启用新证自今年8月1日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已启用新证件──《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替代原有的“经香港去台湾”加注的《往来港澳通行证》。新证为多页本制,封面为雪青色,上方为金色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字样,下方为金色五角星的花...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1):66-67
台湾“国防部”1月23日再次高调宣扬大陆“导弹威胁”。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1月23日主动召开记者会,再次高调宣染大陆“导弹威胁”,分析大陆解放军的最新动态。“国防部情报次长”王正宵称.目前大陆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完全覆盖台湾全岛.“对台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民族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主要承担四川及西南部分地区的民族 文字图书出版工作。 早在五、六十年代,该社就被评为先进民族单位。近几年来,又获得了不少荣誉。该社在1995年、1997年全国出版社年检登记工作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 1998年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90年代以来,该社出版的书籍获得了不少图书大奖。其中《苗族史》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彝族文学史》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凉山畜牧科普丛书》获首届“中国民族图书奖…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台湾化”这两个政治术语现今在台湾被大量运用着,其含义却早已转化了。“台湾化”成了台独分子政治诉求的一种主张,“本土化”则被视为排斥大陆籍人士、扶植台籍人士和重用追随李登辉的政客们的政策。早先,国民党大陆籍人士所提出的“台湾化”,虽说指的是“起用台籍人士扩大政治参与”的意思,毕竟有些语焉不详,让人产生省籍差别的错觉。在台湾,让台湾籍人搞“台湾化”,岂非要把大陆籍人赶下海。  相似文献   

16.
王尧 《两岸关系》2011,(9):45-47
最近,两部大陆电视剧《新还珠格格》和“新水浒》在台湾引发不少“口水”。其实,这两部剧中也不算严格意义的大陆剧,“新还珠”编剧是著名的琼瑶奶奶,《新水浒》中也有台湾演员,但在两岸娱乐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要找到一部纯粹的大陆剧也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17.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5,(1):9-9
日前台湾出台了“出版品及录像节目带分级办法”,租书店龙头的十大书坊决定将家喻户晓的漫画《蜡笔小新》与琼瑶小说《失火的天堂》列为限制级,须封胶膜及设置限制级专柜,18岁以下民众不得租买。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演员秦汉与林凤娇、林青霞等合作的影视作品在大陆还未公开上映时.这位英俊小生就已经红遍港、台地区以至东南亚了。他甚至被言情大师琼瑶女士视为当家男主角,几乎演遍了她的前期作品。当记者听说当年的偶像——秦汉正在江苏宜兴出演中央电视台大戏《紫玉金砂》里的主角潘四爷时,便忙不迭地跑去“探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