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53-53
昭公后醒【原文】昔宋昭公出亡至乎境,喟然叹日:“呜呼,吾知所以亡失矣。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内外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昼学道而昔讲之,二年而美闻。宋人迎而复之,卒为贤君,谥为昭公。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亡,此后醒者也。(群书治要·贾子)【译文】  相似文献   

2.
云溪子 《小康》2006,(5):76-77
一日,儿子与其一位同学在吾跟前谈论工作之事,设想甚多,胆气颇壮,牢骚不少。吾曰:“青年人,不要好高骛远,还是实际些好。”儿子对曰:“老爸,我们的事,您还是少管为好。”吾颇不快:“哪有父亲不管儿子之理!”不想儿子迸出几句话来:“老爸,您是读书人,尚不知古今成大事者,多从小丧父!”接着,从孔夫子到今人,列举了一长串姓名。吾闻言七窍生烟,厉声道:“有父而成大事者众,汝为何不谈?”一番争执,吾胸中之气半日未消,夜里迟迟未眠。“有父母荫佑,乃一大福份!父亲难道成了子女成才的绊脚石?子女为何不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吾越想越气!夜深了,心才…  相似文献   

3.
闻振东寻父闻声化闻声化(辈名闻立干,又名闻佩玺、信吾、寄琴、剑琴),原湖北黄冈人,现年93岁。1923年到新加坡、爪哇等地考察教育,1925年回国与王师兰(伯香)结婚(王已于1992年去世)。1927年10月父突然离家杳无音讯。我是在父出走后于192...  相似文献   

4.
谁也不会忘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举国欢腾的场面!在那万人瞩目的历史时创,有多少炎黄子孙为之激动万分,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兴奋难眠!世界各地中华民族的子孙准不力之扬眉吐气!1999年间月20日,中华民族的历史年卷卜又要书下同样重要的一笔──一被葡萄牙排占的澳I”  相似文献   

5.
外历史上皇帝留下的遗嘱,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是指定继承人,有的是嘱托大事,有的是分配财产,也有的是忏悔一生……其中的上乘之作,实在是屈指可数,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遗嘱,可算得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现录如下:“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怀?但与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为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要求闻达。至嘱,至嘱!”这篇遗嘱仅百字左右,言简…  相似文献   

6.
曹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于用人,使天下豪杰云集帐下。 一、主动求贤 曹操曾三次下令求贤。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下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传说姜子牙知道周文王求才,钓于渭水之滨以待)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传说刘邦的谋臣陈平与其嫂有染)……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主张主动求贤而不是“守株待兔”。此后,曹操又两次颁布求贤令,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求之情。 二、舍仇奔怨 曹操到南阳征讨张绣,…  相似文献   

7.
古人是崇尚清廉为官的。历代忧国忧民者,不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希望有清官廉吏治国理政,使得四海清晏.国泰民安。西安碑林中有一座官箴碑,官箴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碑文是明永乐年间理学大家曹瑞和天顺年间清官年富所作:碑是清道光四年时任陕西延绥道台颜伯焘倡议刻制的。  相似文献   

8.
写稿五乐     
大千世弄,五彩缤纷,芸芸众生,爱好各异。前人爱仕途之辉煌,有人爱金钱之迷人,有人羡登山临水之洒脱,有人恋草地轻舟之宁静,吾独爱”秃笔一支,清茶一杯”之写稿。写稿之乐有五:一日采访之乐。采访时,或一人“天马行空”,或三两人结伴而行。采访中,与对方平坐平起,坦诚交谈。访“公仆”无高攀之嫌,问村野无凌人傲气。见先进,近来者赤;睹丑恶,引以为戒。二日写稿之乐。每当夜阑更深之时,正襟危坐之案前,灯明心静,展纸挥笔。顿时,一推散珠经吾穿线成项链,一块布料由吾妙哉成衣裙,岂非创造之乐哉?虽是那笔尖啃纸“沙沙”…  相似文献   

9.
胡冰 《人民公安》2013,(11):14-16
【上学】吾儿!明天你就要踏上人生第一步了,切记小便低调,吃饭高调。切不可随意把"屁人"这一为父的昵称赠给他人。你即将接触女生了,兴奋吧?为父比你还兴奋!不过分寸要把握好。为父并不期望你成龙,只希望你健康快乐成长,将来像我这样给孙子写微博。安!(2012年9月2日22:39)警察常常给人严肃、冷峻的形象,说得好听是铁血硬汉,说得难听是不解风情。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4,(3):49-49
第五伦尽节【原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人也。举孝廉。帝问以政事,大悦,与语至夕,拜会稽太守。会稽俗多淫祀,好卜筮,人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其有自食牛肉,而不以荐祠者,发病且死,先为牛鸣,前后郡将莫敢禁。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皆案验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或问伦日:“公有私乎?”对日:“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谓无私乎?”(群书治要·后汉书)  相似文献   

11.
胡进文 《台声》2000,(10):43-44
1998年 7月 18日,福建东山县康美村村民林平收到一封台湾来信。林平心生疑惑:自己年过半百,从未有台湾亲戚朋友,何来台湾来信?再看一下信封、地址和收信人准确无误,白纸黑字,岂能有假?!拆开信封一看,林平更是一头雾水,寄信人林鑫,信中称呼林平为儿子,并极尽为父之情。林平为此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他便拿着这封台湾来信到东山县台办要求协查。县台办联络科陈科长在问明缘由后,翻遍了所有东山籍台胞档案和底册,就是查无林鑫此人。毕竟陈科长从事对台工作 10多年,凭他直觉,这并非一封普通的台湾来信,信中必有一段隐情…  相似文献   

12.
水荒威胁着中国城市邓罗定孙先生匆匆忙忙回到家中,想动手做顿好午饭,因为今天有客人。然而,水龙头没水,储存的水又用光了,甚至热水瓶也滴水不剩。巧妇难做无“水”之炊!没有办法,孙先生下楼向商店奔去。晚了,他想买的矿泉水,早被捷足先登者抢购一空。他只好提几...  相似文献   

13.
好话一百句     
1.“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4.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相似文献   

14.
木林 《现代人事》2003,(11):38-39
据司马迁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文王准备出猎,令卜人卜出猎之收获。卜人卜后说,这次出猎,“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文王猎,遇姜太公于渭水之阳,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文王大喜过望,说道:“自吾先君太公日,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于是称姜子牙为“太公望”,让他坐在自己的车上,一同回到西岐,并将姜子牙立为国师。  相似文献   

15.
哀悼邓小平同志水调歌头(二首)□钟树梁倾堕江河泪,悲悼小平公。荧屏笑貌常见,今日是遗容!二十一年前事,也正晨曦初现,哀乐划长空。总理含忧殁,承烈有青松。吾党志,吾民愿,已雕龙。腾飞更看万马,所向气如虹。缅想丰功伟绩,景仰宏仁大德,日月照苍穹。白高白高...  相似文献   

16.
面具     
一春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单位吃了中饭回家,电梯工告诉我有人正在等我,等了得有两三个小时了吧,一会儿还来。进了门,迷迷糊糊刚睡着,门就被敲得山响。我大喝一声:“谁啊!”外边静了静,又开始敲。“谁!”我急了。又静了一下,终于传来问话:“是章老师吗?”我从床上爬下来开门。门外站着一位中年男人,他的装束一望而知是位农人。可我并不认识他。“你找哪个章老师?”农人盯着我,脸上的表情一下就焦虑起来,“我找的就是你啊章老师,我是石家村石信吾的儿子石观松啊,是我父亲叫我来找你的!”哦———我反应过来,马上请石信吾的…  相似文献   

17.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平吾前,其间道也固先平吾,吾从而师之;生平吾后,其间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51-51
献子贵言【原文】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日:“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合楫而答日:“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日:“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日:“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日:“善哉言。”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日:“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群书治要·尸子)  相似文献   

19.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79,载本刊2005年第5期)80.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达巷党”:“巷党”即里巷,(《译注》第93页)“达”是里巷的名称。“执”,从事(于)。译达巷党有人说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4,(8):50-50
胡威,字伯武,淮南人也。父质,字文德,清廉洁白。质之为荆州刺史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每至客合,自放驴取樵。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赐绢一匹,为道中资。威跪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奉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荆州帐下都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