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警察与媒体关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处置中,警察与媒体是竞争合作关系。但由于警察部门在应对媒体时观念滞后、制度缺失、具体策略不到位等,常使警方处于被动的舆论环境中。为此,警察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应对媒体应把握正确的原则,建立健全常规制度,实施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涉警新闻呈不断递增的趋势,警方应对媒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暴露出警察媒介素养的欠缺。针对警方在应对媒体时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公安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及早培养,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培养警察应对媒体的良好心态;培养警察建立新闻关系网络的能力;培养警察使用各种新闻手段的能力;培养警察担当新闻发言人的技能;培养警察网络舆情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媒体监督有助于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的开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办案人员执法时违法违规。充分理解媒体,积极配合媒体,把握信息披露原则,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技巧,警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犯罪新闻报道对侦查活动的帮助和监督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地消除媒体报道所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最终实现侦查部门和媒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警务公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务公关的良好运作对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之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警方在法制宣传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规范引导作用,教育人民群众提高法制意识,准确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必须建树警察形象意识,以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依托,以建立和谐融洽的警民关系为目的,增强群众对警察的好感和信任感;在处置群体性事件初期务必加强现场对话,在对话中沟通情况,排解矛盾;同时要注意媒体应对策略。警方通过媒体客观的报道,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避免臆想和猜测造成的恐慌与动荡,以便适度控制;媒体通过警方乃至政府解决问题的态度、举措的报道,让公众看到警方及其政府积极努力的作为,以塑造警察及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经典案例传播集中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诉求,社会关注度高,具备公共事务管理的参考价值。网友对警务工作并不熟悉,在"随意浏览"时对"某个案件特别关注",深受媒体报道的感染,对案件的评判充满激情,与媒体达成情感观点的默契,从而酿成一种民意影响政府的决定。肇事者制造事端与警方周旋时,用引起媒体和舆论注意的方式向警方施压,让媒体致命介入以加大跟警方谈判的砝码,寻求与政府成功交易的可能。警察行使职权面临紧迫的媒介监督问题,危机处置战略成功实施、民众知情权获取和媒体及时报道,三者孰重孰轻。从马尼拉人质事件和贵州警察出警枪击村民事件两个案例传播的剖析,透视警察执法特权与网络媒体代表民权的博弈状况,有"前车之鉴"。警方应该进行深刻的总结,以达成新的媒介理念和应对措施,搭建媒体、民众和警察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国家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监督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通过透析当前媒体聚焦的热点案件,媒体监督对司法公信力提升积极、消极影响并存。媒体监督与司法公信力冲突本质上有正义法律观和朴素道德观的冲突等深层次原因,为协调二者关系,应从立法、司法、执法、公民参与等多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闻媒体"袭警"事件频发,原因是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介的沟通存在误区,缺乏有效的应对负面报道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而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动态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要求,缺乏明确的关于公安新闻危机的定性判断标准,且公安机关在处理新闻危机时缺乏法定依据。针对上述问题和困难,应该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立法,构建警方与媒体的沟通联谊机制,建立公安新闻资源管理机制,规范公安新闻舆论信息处理机制,实行公安新闻舆论预测制度,科学建立网络公安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构建警察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开展应对媒体能力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涉警类社会热点事件频发,一旦引导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当前,公安机关政务微媒体在舆情应对中存在着应对意识滞后,引导资源分散,应对方法陈旧,运行维护不规范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公安机关政务微媒体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应优化应对理念,健全应对处置机制,提升应对管控能力,完善应对激励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完善公安机关政务微媒体运行机制,提升涉警舆情应对能力,发挥政务微媒体自身价值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面得到助力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深化打防跨境经济犯罪的务实合作,共同应对经济犯罪活动的跨境化、网络化、职能化和职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两岸警方需共同面对的课题。《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为两岸警方打防跨境经济犯罪的警务合作搭建了平台。从信息互通、务实合作、完善机制、丰富手段等方面,我们提出了深化两岸警方打防跨境经济犯罪实务合作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0.
警媒冲突及改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警察与媒体的工作冲突时有发生,此现象缘于两者在观念、行动、工作和宣传四个方面的冲突。警察与媒体都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媒关系的重大意义。从警察角度来说,应直面警媒冲突,树立开放接触、灵活应对、以人为本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己任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施警务公开,最大高度地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最大力度地规范执法执勤,最大风度地帮助媒体记者,最大速度地引导涉警舆论,警媒协力同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与媒体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时期的警察队伍建设中,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特别是在警察形象建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警察与媒体的沟通成为影响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问题。其中也暴露了一些由于双方各自特点以及沟通理解不当而造成的问题和矛盾。应提出构建和谐的警察与媒体关系的方案,以期在矛盾与冲突中同样可以实现二者关系的和谐互动,通过双方的和谐互动关系而使得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上来说,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是一种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安排,也是权力关系的必然体现.在现代民主社会,实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拥有广泛而重要的权力,必须接受媒体的监督.公安机关与媒体虽然存在着多种维度的关系,但最关键的则是政治上的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公安机关只有摆正自己受媒体监督的位置,警察权力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进而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这是民主社会探讨警方与媒体关系问题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虞航 《公安理论与实践》2008,18(6):21-23,44
媒体在公安形象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安机关在媒体公共关系上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影响了利用媒体的信息主导权推进公安形象建设的活动。如何在公安机关与媒体的沟通中取得双赢,建立和谐的媒体公共关系,公安机关要从媒体应对策略上着手。  相似文献   

14.
警察职业的价值存在于警察的职业责任之中,警察职业责任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警察职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纪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是客观性责任和主观性责任的统一。由于警察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加之警察责任对象的多维度,警察职业责任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面对冲突,警察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无直接利益冲突"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冲突形式,对公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其隐蔽性、突发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参与者的盲从性、无组织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置;参与者行为的偏激性、心态的对立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参与者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统合.为此,公...  相似文献   

16.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部署推进的"三项建设"之一,也是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从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演进分析,警察执法规范需要遵循"正当性"和"合理性"。当前警察执法的规范准则呈现多元化特征,警察执法规范的多元化标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冲突,为此,要从警察执法的价值导向、裁量基准的制定、警察内部执法监控的强化等路径进一步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负面涉警报道屡见不鲜,公安机关一般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应对。但也有一部分干警不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新闻机构和媒体报道,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体现了警察媒介素养的缺失。公安院校应该准确定位警察媒介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指导干警进行媒体应对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8.
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与警察的关系上,媒体既是警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在警察与外部公众之间起中介作用,又作为警察公共关系对象的组织客体而独立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警察和媒体的责任同样重大。因此,要正确认识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间的现存矛盾,看到两者在互动中,既有互相利用、互相配合、良性合作的一面,又有围绕监督与被监督、工作程序和价值主旨上相矛盾的一面。在正确处理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原则上,要遵循互信合作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护原则、创新原则和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利益分配格局调整诱发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由于解决矛盾和利益争端的机制尚不健全,公安机关经常被推至各种矛盾解决的第一线,成了社会转型期民众不满情绪的重要出口,公安工作容易导致敌意却不容易获得满意,加上接二连三出现的“警察案”,使警察队伍的自身形象严重受创,警民关系越走越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健全公正严明的执法机制、建立交流顺畅的沟通机制、实施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20.
警察权力制约的若干“瓶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司法权控制警察权 ,加强对警察权力的监督 ,本是法治社会下对警察权的行政本质深刻认识的结果。但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稳定压倒一切”的当代中国 ,司法权控制警察权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瓶颈” :司法权控制警察权与社会学、管理学、司法机关的工作实践和法治社会的必备条件以及当代中国国情等宏观因素存在着冲突之处 ,这些冲突之处又反过来阻碍着司法权控制警察权的进一步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