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和鸣 《传承》2012,(15):48-51
2012年8月14日至15日,首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论坛共征集到论文680篇,经过专家评审,确定参会论文158篇,入选论文190篇,来自全国各地的230多位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出席论坛。论坛将党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无论对深化党史研究,还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次在我国党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盛会。本刊本期刊发数篇以党史文化为主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历史上,新党员入党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宣誓仪式”,它的试行、发展、直至成熟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创立时期,是宣誓仪式应用的酝酿时期。大革命时期,宣誓仪式则开始试行,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中国特点的程序和形式。土地革命时期,宣誓仪式逐步发展并初具模型。抗日战争时期至党的十二大,则是“宣誓仪式”发展成熟时期,各地方有了其程序和方式的明文规定,特别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宣誓仪式”确定为人党的必经程序,标志着其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刘曼 《求索》2014,(1):149-154
在史密斯将神话与仪式进行了初步联系的基础上,弗雷泽在《金枝》中对神话与仪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以植物神观念、“神王”理论和“杀王”仪式为基础,弗雷泽松散地阐述了以王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两种神话-仪式理论,同时也流露出神话与仪式相互说明、神话解释仪式、仪式表演神话等关于神话与仪式之间关系不确定性的看法。弗雷泽对神话与仪式关系这种松散多样的阐释,为后来仪式论者的探索和超越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启示和参照,并为神话-仪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冯强 《前沿》2012,(1):177-178
本文以实地调查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云南佤族剽牛祭祀仪式的流源、流程和配套活动进行了考证;并在文化学的视角下探寻了剽牛仪式在现代社会发生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司甜 《淮海论坛》2014,(2):23-25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第一次写入党的十八报告.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第一次在党的建设研究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这一重要的视角,使其更加立体和完善,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有必要对党的纯洁性建设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政协天地》2013,(6):F0002-F0002
三明市政协理论研究会4月23日召开一届二次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次理论研讨会。会议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理论研究会建设,不断深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议增补了部分理事、常务理事,表彰了论文征集先进单位和优秀论文,还听取了五位论文作者的发言。图为大会会场。  相似文献   

7.
近期,新疆和田地区第六届“爱在新疆”“爱在和田”、“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争做党的好孩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和田市一小正式启动,来自地直单位妇委会和和田市一小、二小师生7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8.
黄浩 《前沿》2011,(11):74-77
对于马克思哲学,从不同视角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论文对学界的“哲学的转向”“哲学的终结”和“哲学的革命”三种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澄清了三种不同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各自的边界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张彩霞 《求索》2011,(11):214-216
论文从语言学与新闻学交叉研究的视角,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新闻语境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研究;并对新闻语境的动态生成规律做了深入地探讨,提出新闻语境“是辨证的、交叉的和动态的”;进而研究了新闻语境的“场”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论文还对中美新闻语境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研讨了全球化时代我国如何运用新闻语境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论题。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0日,应急管理部举行直属机关"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部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许尔锋主持颁发仪式,并为现场参会的27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新发展入党的青年党员向老党员献花。3位老党员代表在仪式上发言,回顾了自身工作经历,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情感和继续革命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1.
7月29日至31日,市级机关工委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研讨班。29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全文另发)。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尧鑫在开班仪式后作了《学习贯彻(条例),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专题辅导报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小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成旦红出席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12.
朱军 《当代广西》2006,(13):34-35
为了及时总结提炼我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和基本经验,扎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和广西党的建设研究会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征文活动,共计收到各地各部门推荐的论文1418篇。这些论文紧紧围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扣党的先进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联系广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涵盖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以及执政能力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当前,随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圆满结束,党的先进性建设将转入经常性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先进性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呢?就这一问题,各地各单位都进行了探讨。以下就介绍一些地方的做法和部分入选全区理论研讨会论文的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潘怿晗 《前沿》2009,(9):100-103
本文运用象征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盘村在社会变迁大背景下的村落祭社仪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变迁进行探讨,并从祭社仪式与村落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认为祭社仪式是村落社会结构性变迁的一种文化影像,其内涵与实质是村落社会的变迁,在此过程中,祭社仪式本身也在实践中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的实质就是对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前提准备和新的视角、思路。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中共党史研究在理论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15.
董波 《前沿》2012,(23)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但我们至今很少以民族音域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关照,这是我们研究上的一个薄弱之处.因此民族音乐学应该把蒙古族祭祀仪式及音声作为自己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实现研究视角、方法、内容和目的,从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音乐形态学向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吴伯奎 《传承》2011,(10):60-61,67
以政党的两个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为视角,观照我国党社关系构建从同构到分野的二元过程,提出了面向新阶段党社关系构建的若干断想,强调研究我国党社关系构建可以更多地以社会为本位来观照和考察。  相似文献   

17.
张健 《八桂侨刊》2006,(3):35-40
本文主要研究19世纪新马华人私会党兴盛的原因,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殖民地政府的纵容和利用、私会党自身组织特征、行政当局对华人会党的无知及其力量的薄弱、饷码制度和港主制度的影响,以及男女性别比率失调等方面。本文不仅使用了历史学的分析方法,也运用了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齐文娟 《传承》2013,(12):36-37
中共党史研究的实质就是对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前提准备和新的视角、思路。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中共党史研究在理论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19.
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的前瞻性、实效性以及研究的领域和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要改变这一状况.应当从提升思想认识、拓宽研究视角、提高研究实效和丰富研究领域四个维度,立体化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晶 《观察与思考》2023,(10):68-76
典型宣传是由政治权威主导,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政治主题,通过构建会议、典礼、纪念日、节庆日、新闻报道等仪式场景,塑造典型人物符号和集体记忆,激发人民群众产生国家认同的政治仪式过程。1949年至1966年党领导的典型宣传,着力反映普通岗位上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借助情感的力量使人民群众理解、拥护和支持党的主张,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凝聚了民心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典型宣传,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组织宣传了新时代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并与“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等重要纪念活动结合,用实践经验证明了典型人物跨越时空的历史延续性与政治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