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建信息     
《先锋队》2011,(23)
祁县:创新党组织设置在网格上建立党支部为适应社会管理网格化对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祁县创新党组织设置,以农村和社区为重心,在辐射非公经济、新社会组织和重点项目等各领域设置网格。县委把农村、企业、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网格,就要  相似文献   

2.
民和固族土族自治县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让党小组建立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上,构建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目前.全县建立了160多个农村特色党小组,参加的党员共有900余人,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斌练 《党建》2009,(6):47-47
按照“支部把脉定规划、协会搞好三服务、基地牵头壮产业、会员带头做示范”的思路,麟游县委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推广和深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工作模式。各村党组织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村人才、资源等现状,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成立协会,吸纳农户积极加入协会。根据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产业链等关键点上党员分布情况,对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适时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或党小组,大胆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习月刊》2011,(24):101-101
一、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 持续推进“五个延伸”。在把党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楼栋、党小组建在楼门的基础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单位党员、居民中的在职党员、社区流动党员和社区“两新”组织党员.基本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天明 《奋斗》2006,(11):49-50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根本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是涉及到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员能否更好地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关键环节,是涉及到如何在组织保证上促进农村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金维 《学习月刊》2009,(6):49-49,74
近年来.建始县委针对农村党建物质基础薄弱、贫困党员比例偏高、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机关联村、党员联户:党组织争创先进,党员、党建指导员、村干部争当优秀”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争”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对构建党建城乡统筹新格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推动农村发展的“三个转化”。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农民党员从业岗位发生的新变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定西市安定区紧紧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这一目标,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江西靖安县依托农村产业协会党组织,切实做好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工作,将更多致富能手引进党的门,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2003年以来,通过农村产业协会党组织在农村致富能手中共发展党员38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76名,有296名农村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9.
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解决了“档案党员”、“口袋党员”问题,各种新经济组织的党员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汇聚在同一个支部,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员又有了温暖的“家”;选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农村挂职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改变农村后继乏人的窘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通过“企地共建”,把大企业的援助之手引向农牧区的党建工作,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青海省应对党建工作新挑战时出的新招。  相似文献   

10.
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田”和“全国魔芋种植第一乡”称号的富源县老厂乡,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把组织活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具有不同专长和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他们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出现的煤炭优势产业、魔芋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格局,在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9个村全部设置党总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空巢化”趋势。因此,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途径尤为重要。一是对于党员数量较少的村,与其他村或生产组织联合建立党的组织。打破地区、行业、建制的界限,实现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对于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地方,按产业、行业划分建立专业化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三是在劳务输出人口较多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设立党员联络站,由其负责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或委托外出务工所在地党组织领导,不断探索建立由输出地和输入地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胶州市积极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等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按照“产权不移、行政独立、组织统一、科学设置、面向未来、推动发展”的总体原则,在全市试点建立了21个联合党组织,逐步形成了党组织创新设置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跟进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建文汇》2005,(11):12-12
近年来,山东省商河县主动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逐步探索形成了农村“两委抓三会”的工作模式,即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抓农村产业协会、村务民主理事会、村民道德评议会,为建设民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农村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江西省信丰县将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创举灵活运用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摸索出了“支部建在会上”的做法,创造性地把党支部建在农业产业协会上,实现了党组织对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体的全覆盖。这一成功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并对推动全国其他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村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关县按照“一居一总支”的目标要求,把4个社区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并结合“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向非公企业、向个体户、向下岗失业人员、向离退休人员、向流动党员延伸的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社区党组织,以居民小区、街道、城市郊区等为单位合理设置党支部。对于社区协会、“两新”组织和离退休群体,采取单独设置或联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党支部,使社区每个领域都有党组织的领导,消除党建工作盲点,健全了社区党组织体系。目前,全县4个社区有党总支4个,下设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305名。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动,农村党员的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生活空间呈现新变化,农村党组织原有的架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并导致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明显。为此,全国各地农村党组织积极探索组织设置的新模式,形成了农村党组织架构运行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切实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精神,格尔木市委"两新"工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和规范隶属关系的实施意见》,有力指导"两新"组织领域党建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明确设置原则,健全管理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便于工作、服务发展"的原则,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两新"组织都要建立党组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们全面推行了“按产业设组织,抓活动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巩固中提高,创新中加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们针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党组织设置不适应、党员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出了“按产业进党组织”,具体建立了三种模式床取了三项措施。 三种模式:一是按从业类型划分专业党小组。对于产业项目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按照居住集中的…  相似文献   

19.
祖轩 《奋斗》2007,(9):52-52
绥化市每年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其中党员1万多名,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难组织、权利难维护、党员难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一些党建工作空白点。为此.绥化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劳务经济产业链上,全市已建立劳务经济党支部(总支)301个,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面临新挑战;党员类型和分布状况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面临新挑战。以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为依据,从组织设置方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将为城市化进程中各级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有效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